摘 要:在普通話中,“到”一般用作動詞,介詞,而在靈石方言中,“到”還有其他的用法如助詞、形容詞、量詞、副詞等。本文結(jié)合實際語料,從不同的詞性出發(fā),對靈石方言中“到”的用法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關(guān)鍵詞:靈石方言;“到”;用法
作者簡介:任小琴(1990-),女,山西靈石人,山西大學文學院2014級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語方言。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4--02
靈石方言中的“到”字,使用頻率高,是一個經(jīng)常被使用到的詞,它可以單獨作動詞存在,同時也可以與其它動詞組合為新的詞,還能夠作介詞、助詞、量詞、形容詞和副詞。全方位的考察“到”字在靈石方言中的用法,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靈石方言所具有的獨特性,而且能探究“到”字從古至今在詞性、用法上的演變歷程。
一、“到”用作動詞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到的解釋為“至也,從至,刀聲。”至的解釋為“鳥飛從高下至地也,從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凡至之屬皆從至?!盵1]由此可以看出,“到”的基本含義與“至”是相同的,即:“達,抵達”?,F(xiàn)在普通話中,人們一般用“到”來表示“到達”的意思,而不用文言文意味較濃厚的“至”,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有此用法。例如:
蹶父孔武,靡國不到。(《詩經(jīng)·大雅·韓奕》)
歸到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莊子·雜篇·盜跖》)
或曰: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韓非子》)
這種用法古今漢語通用,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動詞“到”,常作謂語,表示到達,往。 如:到家了,到群眾中去。靈石方言亦不例外,如:
你到咾火車站,我去接你的。(你到了火車站,我去接你。)
不是不報,是時候沒到。(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我到咾居歇了,你不要惦記啦。(我到家了,你不要惦記了。)
可見,“到”作為動詞的用法一直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
二、“到”用作介詞
很多介詞都是在動詞的基礎(chǔ)上虛化而來的,介詞“到”也不例外,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使得動詞與介詞的界限逐漸模糊。與動詞“到”相比,介詞“到”后面帶的賓語更為豐富多樣。
“到”的意義由“到達”發(fā)展到表示趨向的“往”時,動詞意義就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靈石話中,當“到”不用來表示動詞意義,并且不在句子中充當謂語成分,卻與后面的成分組合成介賓結(jié)構(gòu),“到”就由動詞轉(zhuǎn)變?yōu)榻樵~,擁有了介詞的功能,可以用來表處所也可以用來表時間,而在普通話中,“到”作介詞,主要是用來表時間。
(一)介詞“到”表處所
1、用來表示動作發(fā)生或者事物存在的地方,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在”。例如:
燕子到這個搭窩來啦。
人家到居歇等咾你好幾個小時啦。(他們在家里等你好長時間了。)
2、靈石方言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結(jié)構(gòu),即:“到……跟前”結(jié)構(gòu),它用來表示一種比較特殊的方位。例如:
你到咾人家跟前(在別人面前)要聽說。
你到兀個站牌跟前的,一陣公交車就來啦。
3、靈石方言中“動詞+到”結(jié)構(gòu),一般用來表示涉及到的對象與范圍。例如:
你不要說話啦,影響到別人啦。
你說到這個東西,我想起一件事情來。
(二)介詞“到”表時間:既可以用來表示準確無誤的時間,也可以用來表示較為抽象的時間。例如:
真是不聽話,到吃飯時候啦還都不回來。
兀家們(他們)結(jié)婚的日子定到十月一號啦。
三、“到”用作助詞
“到”作助詞一般具有獲得性質(zhì),行為的方向一般是朝著話語的主體方位運行,著眼的是完成[2]。在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到”作助詞的用法已經(jīng)很少見了,但在靈石方言當中,“到”仍可作為助詞。
(一)“到”作動態(tài)助詞:出現(xiàn)在動詞得后面,常常用來表示動作的進行或動作的結(jié)束。
1、當表示動作的進行時,可以將賓語提前到句子首位,表示一種囑咐或者警告,從而引起人們的注意。例如:
這樣的人你們可是要注意到。
一丁丁的變化都要留意到。
2、當表示動作的結(jié)束時,到”就由表示“動作的進行”發(fā)展為表示“動作的完成”,詞的意義得到進一步的弱化。在古代文獻中也有這樣的用法,如:宋·岳飛《冬具襄陽隋郢郡防守狀》:“臣收復(fù)到襄陽、隋、郢三州[3]。”靈石方言至今仍保留有這一用法。例如:
我在路上撿到一塊錢。
人家(那個人)手氣真好,抓到個手機。
(二)“到”作結(jié)構(gòu)助詞: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得”,用來連接補語。
魯迅的《一件小事》中就有“到”作結(jié)構(gòu)助詞的例子:“幸而,車夫早有點停步,否則伊要栽一個大斤斗,跌到頭破血流了[4]?!痹诂F(xiàn)代漢語中,“到”字已經(jīng)不用作結(jié)構(gòu)助詞,取而代之的是“得”。在靈石方言中這種用法也比較罕見了。例如:
我笑到肚子疼死啦,你還在吼。
四、“到”用作形容詞
從語言發(fā)展的歷程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形容詞都是由動詞演變而來的。形容詞“到”就是選取了動詞“到”中“一點點移動”的情狀,將其轉(zhuǎn)變?yōu)樾稳菰~“到”。古漢語《魏書》一文中早有記載:“仲業(yè)淵長,雅情清到”,這里的“到”就是“周到”的意思。在現(xiàn)代漢語中,“到”不能單獨用來表示此意,需要組合成雙音節(jié)詞,受“很”的修飾,表示周到[5]。如:有不到的地方請見諒。在靈石方言中,也有這種用法。例如:
這槐飯店真好,人家的服務(wù)可真是周到了。
五、“到”用作副詞
副詞“到”在古漢語中就有,是“反而”的意思,如:庾信的《和侃法師》一文中提到:“雅言舊國人,到在他鄉(xiāng)別。”例句中的“到”相當于一種語氣副詞。這種用法在普通話中用“倒”來表示,靈石方言部分還保留有這種用法,主要是表示一種驚訝,出乎意料。例如:
人家(別人)都瘦了好多,崴(他)到胖啦。
你到(倒)是會享受了,吃的西瓜,吹的電扇。
你到(倒)寫完作業(yè)啦!
六、“到”用作量詞
“到”用作量詞也是從動詞“到”的含義中派生出來的,表示“幾次、幾回、幾遍”的意思。這種用法現(xiàn)在僅保存在古代漢語中,如: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一文中記載有:“一壟之中,以犁逆順各一到[6]?!爆F(xiàn)代漢語中“到”早已不作量詞出現(xiàn),在靈石方言中也已經(jīng)消失。
結(jié)語: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到”字用法從古至今的變化,在漢語語言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與普通話相比,方言能夠更好地保存古漢語的用法。在古漢語中“到”的用法很全面,在現(xiàn)代漢語中“到”喪失了作形容詞、副詞、量詞的功能,在靈石方言中“到”的用法保留的較為全面,僅喪失量詞的功能。因此,方言是一種很珍貴的語料庫,隨著普通話的推廣,保護方言的任務(wù)迫在眉睫。
注釋: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崔應(yīng)賢.“V到N”中“到”的重新分析歸屬問題[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7.
[3]程時用.湖北陽新方言中“到”字的用法[J].語言應(yīng)用研究,2008,10:111.
[4]程時用.湖北陽新方言中“到”字的用法[J].語言應(yīng)用研究,2008,10:112.
[5]趙妍.特殊的完成體標記——“到”[J].語言學研究,2012,11:120.
[6]程時用.湖北陽新方言中“到”字的用法[J].語言應(yīng)用研究,2008,10:112.
參考文獻:
[1]程時用.湖北陽新方言中“到”字的用法[J].語言應(yīng)用研究,2008,10:111-112.
[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3]趙妍.特殊的完成體標記——“到”[J].語言學研究,2012,11:120-122.
[4]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崔應(yīng)賢.“V到N”中“到”的重新分析歸屬問題[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