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怎么與老人聊?需要做什么準(zhǔn)備?在不斷實踐中,我和我的團(tuán)隊總結(jié)出一些經(jīng)驗和規(guī)律。
要把交談作為一項為家庭開展的工作,與老人相約,每天或每隔幾天,在固定的時間聽老人講故事。
這個過程有點儀式感,讓老人覺得不是嘮家常,會認(rèn)真地回憶和講述。
每次聊天不超過兩三個小時,這是出于老人體力的考慮。
訪談中問什么問題呢?
第一步,找出老人的幾個重要人生階段,以重大事件,或老人生活的地點為劃分標(biāo)志。如我的外婆,她1932年出生在山東青島,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轉(zhuǎn)折是1954年22歲時,從青島來到遼寧錦西,在那里生活了21年;1975年,她從東北搬到山東淄博,生活了7年;1982年,又搬回青島,居住至今。以地點為線索,可以把外婆的經(jīng)歷劃分成幾個段落。當(dāng)然,每個段落還有小段落。
第二步,添加經(jīng)絡(luò)和血脈。順時間線索,可以把老人的基本人生經(jīng)歷梳理出來。標(biāo)志事件和時間點包括出生、上學(xué)、參加工作、工作轉(zhuǎn)換、結(jié)婚、生孩子、孫輩出生、退休、生病……我的外婆1932年出生在山東青島;1938年,6歲,讀小學(xué);1950年,18歲,高中沒念完,在青島參加工作;1954年,22歲,結(jié)婚并搬到東北;1956年,24歲,生下第一個孩子;1957、1959、1962年,25、27、30歲,生下三個孩子;1975年,43歲,遷家山東省淄博市;1982年,50歲,搬回青島;1990年,58歲,退休;1995年,63歲,丈夫過世;2005年,73歲,生病修養(yǎng)。
這就有了基本的生平概覽。接下來是填補血肉,讓故事豐富完整。
1932年,外婆出生在青島。那么,她出生在一個什么樣的家庭呢?
外婆告訴我:“我出生在一個不一般的大家庭?!?/p>
多么不一般呢?外婆說:“我家的外墻像小城墻那么高,上面有炮臺,還能騎自行車;我家的院子一道一道,穿過五道門才能進(jìn)到我們家人住的院子?!?/p>
還可繼續(xù)追問院子的細(xì)節(jié),也可以往下問:家里有什么人呢?
“有奶奶、媽媽、叔叔、五個姑姑,還有許多傭人?!?/p>
這時,可能會問:那您的爺爺和爸爸呢?外婆告訴我:“我的爺爺去世很早,我的爸爸在我還不記事時也已不在了?!?/p>
接下來,也許會感興趣地問:家人都做什么?外婆說:“爺爺當(dāng)年在青島經(jīng)商,賣土特產(chǎn)發(fā)家致富,后來去世,家業(yè)傳給了他的長子,也就是我的爸爸。爸爸年紀(jì)輕輕,也很有作為和擔(dān)當(dāng),但不幸染了傷寒去世。去世后,奶奶當(dāng)家,聽信了外掌柜的唆使,導(dǎo)致家境敗落。媽媽青年喪夫,在大家庭里很受排擠。叔叔年輕時是個游手好閑的公子哥兒,幾個姑姑后來紛紛嫁了人。”
那么,外婆的童年是怎么過的?外婆說:“我的童年非常不幸福。我從小沒有爸爸,跟著媽媽相依為命,在大家庭里備受冷落。我沒有自由,去哪兒都有傭人跟著,不能像別人家的小孩兒一樣瘋玩兒,只能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他們跳皮勁兒踢毽子。我在家里沒有小伙伴兒,只有我五姑比我大一歲,但我們倆人也玩不起來。我缺乏安全感,小時候,還差點兒被來家里要槍的土匪綁架了。我的媽媽和姑姑也都被綁架過。那段時間,我的奶奶整天唉聲嘆氣掉眼淚?!?/p>
越來越多的信息被收集了。要挖掘更豐富的內(nèi)容,就要多問“為什么”。
外婆說:“1954年,我搬到東北?!?/p>
我追問:“為什么會搬到東北呢?”
“因為我和你外公結(jié)婚了。”
“那么您們是怎么相識的?”
這時,外婆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外公比外婆大十幾歲。外公的繼母和外婆的媽媽是表姐妹,也就是說,他們雖沒血緣關(guān)系,但互稱表哥表妹。外公年輕時離家上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配到東北的石油廠。因?qū)P那髮W(xué),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外婆那時才剛剛20歲,還沒考慮結(jié)婚的問題。外公的繼母,也就是外婆的姨媽,使勁撮合倆人。外婆想到外公比自己大十幾歲,人還在東北那么寒冷的地方,有些不愿意。
這時,我又問:“那您是怎么決定和外公在一起的呢?”
外婆說:“讓我下定決心的其實是一次意外的經(jīng)歷。那天,我和家里一位表姐走在路上,一個坐在路邊的老頭兒說了句,姑娘命真好啊!我們倆人都沒在意,徑直走過去了。他又說,哎,可惜從小沒了父親。這句話把我倆驚呆了。他是怎么知道的?難道他看得出來?我們轉(zhuǎn)過身去找他。他是個面色紅潤的老頭兒,說能給人看相。我就半信半疑讓他看了看。他邊看我邊開始說我的家庭。真神了!我家的起起落落、家里都有誰,什么情況,他說得幾乎全對!后來說到我的婚姻,他說,你不能找一個和你同年紀(jì)的人,比你大一點兒的也不合適。一定是找一個比你大不少的,這樣你的人生才會幸福。那時,我正猶豫是不是要和你外公在一起。被這個算命的這么一說,覺得是不是命中如此啊,要不就和你外公聯(lián)系一下試試吧!就這樣,我們開始互相寫信。因我倆異地嘛,所以交流的方式只能通過寫信。通信大半年后,我們就領(lǐng)證結(jié)婚了?!?/p>
想要挖掘出飽滿的畫面,還要讓老人調(diào)動各種感官,講述內(nèi)心活動。
“再次回到青島,您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1981年,我已離開青島27年,當(dāng)時49歲。我坐火車再次回到故鄉(xiāng)。車剛駛?cè)肭鄭u的時候,我就激動得坐不住了,從座位上站起來,一路向外觀望。曾經(jīng)熟悉但闊別已久的紅瓦綠樹、碧海藍(lán)天,讓我悲喜交集。我一直向外看,直到到站……”
我相信,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紀(jì)錄片,希望你也能從家人故事、家庭歷史中受到感召,獲得啟迪。
責(zé)任編輯:尹穎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