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如
摘 要: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動學習得到迅速發(fā)展,學習型手機APP應用的出現(xiàn)更方便了移動學習,豐富了學習者的學習途徑,學習者碎片化的時間得到有效利用。本文從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以及學習內容、學習動機和呈現(xiàn)方式三個角度系統(tǒng)分析了基于智能手機APP應用的移動學習策略,以期幫助學習者有效實現(xiàn)的移動學習目標。
關鍵詞:智能手機;移動學習;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08
一、基于智能手機APP應
用的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
1.高效、便捷、互動、分享式學習
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功能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打電話和發(fā)短息。如今基于Android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更使得智能手機具有了堪與電腦媲美的良好性能,更使得通聯(lián)作業(yè)方便快捷化。4G網絡的發(fā)展使得智能手機可以流暢下載、觀看視頻等學習資源,其便攜性使得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得到有效利用,在公交、地鐵、休息廳等都可以隨心使用。APP應用的大量存在,以及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的存在,使得互動交流便利,雙方甚至多方之間都可以通過語音、視頻等相互學習,分享學習心得,且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
2.學習成本低,易使用兼具時效性
相對于PC平臺的學習系統(tǒng)而言,智能手機APP的制作成本低,基于PC平臺的學習系統(tǒng)需要收費注冊或者購買學習卡;而智能手機APP資源基于海量公開的學習資源,僅需要簡單注冊就可以使用開放式的資源,基本滿足學習需求,這就降低了學習者的學習成本。
3.靈活性、個性化學習設計
智能手機APP軟件在設計中置入了學習計劃設置模塊,系統(tǒng)可以自動規(guī)劃每天的學習計劃,并設置提醒功能提醒學習者按時完成。移動學習實質上是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是學校、課堂等學習之外的補充,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滿足了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
二、基于智能手機APP應
用的移動學習策略
1.學習內容
學習者利用APP學習的時間是零碎的,由于工作等原因,很少有學習者能在一天中抽出完整連續(xù)的1~2個小時來學習。這就要求APP移動學習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碎片化、優(yōu)化處理,即將復雜的學習內容簡單化、模塊化,采取層次遞進學習法,由簡入繁。如果學習內容需要強化記憶,則在設計中按照學習者的“遺忘曲線”來安排復習進度,在復雜內容之前盡量安排簡單的技巧性學習內容,既要做到各部分內容是一個獨立的知識模塊,同樣需要前后內容有一個良好的承接和連貫性,從而使學習者在完成所有內容后能厘清知識結構。
2.呈現(xiàn)方式
網絡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智能手機的適用性不斷提高,手機存儲空間得到有效提升,這就使得學習內容不再受到空間的制約,APP中可以通過下載儲存一定的學習內容,并在內化學習內容之后,將此部分刪除更新內容。文本、圖片、音頻、視頻都可以在APP中實現(xiàn)良好的融合,即便手機空間不受限制,但學習內容依然不能過大,或者超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時45分鐘。在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方面,必須將文本、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動畫等進行良好的交互融合,根據學習內容采用最佳的呈現(xiàn)方式。以英語單詞記憶APP為例,可以將文本內容和音頻融合,在完成一定量的學習內容后,學習者可以進行聽音復習,或者通過視頻進行單詞的實用性學習。多重呈現(xiàn)方式的應用可以實現(xiàn)視覺、聽覺雙向的信息刺激,經過符合記憶規(guī)律的強化,學習者可以牢固掌握學習內容。
3.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原動力,基于智能手機APP應用的移動學習,突破了學習時間、地點的限制,同時也失去了家長和老師的有效監(jiān)督。這就需要學習者自身完成自我監(jiān)管,在APP上自動設置學習計劃的基礎上完成需要的學習任務。對中學生來說,正常傳統(tǒng)課堂學習外,輔助移動學習,教師可以將班級劃分小組,推薦與之相適應的APP,小組成員計劃學習內容和時間安排,并在APP中隨時評論交流,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進行評論,實現(xiàn)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
三、結語
良好的使用智能手機APP應用,使用適當的學習策略,我們可以在娛樂中收獲知識,在零碎的時間里輕松的吸收知識信息。
參考文獻:
[1]李 遠,翁家隆.移動學習視角下微型學習視頻資源設計研究[J].軟件導刊,2013,2(2):179-181.
[2]胡通海.移動學習的定義、特征和結構[J].軟件導刊,2010,9(7): 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