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班級是學生活動的基本場所,是學生磨煉本領、學會生存、創(chuàng)造人生的“驛站”,是學生們進行知識信息交流、體驗快樂與憂愁、萌生夢想并為之奮斗的“生活舞臺”。班級建設的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關系到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廣度與深度。因此,我們教師要做好班級建設,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的氛圍,提供個性發(fā)展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設班級文化建設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建和諧向上的班級文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追求上進的無形動力。因此,我校積極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班級文化建設評比活動,讓學生參與設計個性化班級名片、優(yōu)化班級藝術活動等多種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大力開發(fā)各種班級的文化活動園地,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1.建設班級文化墻,彰顯特色。
我班根據(jù)自身情況設立了自己班級的主題:“沒有音樂照樣跳舞,心存陽光終將綻放。”還分成了八個小標題:安全就是健康、堅持就是進步、知識就是海洋、經(jīng)歷就是能力、愛的奉獻、精彩美文、班級之星、書香園地。
2.營造班內生態(tài)環(huán)境,突出主題。
我校以“生命帶動學習”為主題號召各個班級進行班級環(huán)境建設,旨在以花草帶動學習與成長。在活動中,學生自發(fā)帶來花草,教師則在花草成長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花草的習性,例如:需要多久給花澆一次水,什么性質的泥土更有利于它的成長……提倡學生自己照料花草,讓這些看似小的任務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體協(xié)作意識。
所有的花花草草按照學生自己的審美觀點擺放在一起,形成一道獨特的綠色風景,成為班級的一張名片?;ɑú莶葜θ~相連,象征著學生的團結進取精神。
二、營造班級文化建設的氛圍,潛移默化培養(yǎng)興趣
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建立健全班規(guī),讓學生在自我管理和自主活動中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體現(xiàn)班級建設“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
1.建班委,當家作主激發(fā)興趣。
班委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起表率的作用,能讓整個班級充滿正氣,形成凝聚力。學生通過擔當班干部,明確自己的職責,思考自己“如何當好一名班干部”“如何為班級的美好未來出謀劃策”,這些體驗讓學生自覺地約束自身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這種“當家作主”的感覺便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良藥”。
2.樹班風,齊心協(xié)力提高興趣。
優(yōu)良的班風是班級發(fā)展的長久動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創(chuàng)優(yōu)美環(huán)境,樹優(yōu)良班風,從自我做起”的意識,引導學生積極為班風建設獻計獻策,培養(yǎng)學生文明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及良好的時間觀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識、團隊精神和集體觀念。引導學生自我教育,進行自我管理,提高學生自我服務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規(guī)范學生行為舉止,強化班級日常管理,建設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齊心協(xié)力,共同進步!
一個完善的監(jiān)督、檢查系統(tǒng)是促使學生保持濃厚學習興趣的保證:
(1)個人反饋。要求學生每周一寫“周末回顧”,每個學生都要總結上一周的學習情況;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反饋并接受其他同學的積極建議。
(2)班干部反饋。班干部根據(jù)各自分工,每天早晨利用晨會時間把前一天各自管理的情況在班級公布,及時對班級工作提出意見或建議。
(3)班主任反饋。在星期一班會時間,班主任根據(jù)一周內觀察、記錄的情況作一總結,表揚先進,指出不足。
3.凝聚力,春風化雨保持興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保障,也是保持學生興趣的主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兩點:
(1)多一些微笑。微笑是人類最好的表情,教師的微笑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師通過微笑去感染學生,可使師生關系更友善、更和諧,這是保持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
(2)多一些尊重和愛護。教書育人的基石是對學生既要有“嚴”,更要有“愛”;既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更要相信他們的能力。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是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如:學生生日那一天,第一節(jié)上課的教師負責向他送祝福語:“?!痢镣瑢W生日快樂!”其他同學和教師則送他寫滿祝福語的生日賀卡,班主任宣讀生日祝詞,然后全班同學為他唱生日歌。最后小壽星在許愿卡片上寫出今后的愿望并張貼在黑板報的“魅力小壽星”欄目里!
4.重引導,身心健康升華興趣。
初中生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但由于學習基礎、家庭環(huán)境、接受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學習興趣較低,成績也會相對落后或有偏科現(xiàn)象,從而產生“失敗者”的心態(tài),這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并鼓勵他們戰(zhàn)勝挫折,重樹信心。
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班級無差生”的觀念,讓學生明確學習本身沒有差別,輔以“態(tài)度決定一切”的口號,讓學生知道過程重于結果,幫助學生端正學生態(tài)度,努力學習,爭做最努力的學生。教師要愛護并培養(yǎng)同學們良好的興趣,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樹立“陽光自己每一刻,關愛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過一生”的健康意識;幫助學生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等不良心理,建立健康和諧的同學關系。以班會、黑板報、演講、征文大賽等為載體,積極開展以“愛的奉獻”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心存感恩。
我校針對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設立了心理咨詢熱線和電子郵箱等心理輔導項目,并定期對學生開設心理輔導講座,對學生在青春期容易出現(xiàn)的叛逆、抗拒和早戀等問題進行疏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文周刊(教師版)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