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英
摘 ?要:本文在主要探討《黑暗的左手》的敘事結構的基礎上,發(fā)掘小說的文本結構和“陰陽和諧”主題之間的互動關系,認為小說的敘事結構不僅是一種結構形式,也構成了“陰陽和諧”主題的一部分,從而促成了小說形式與主題的統(tǒng)一。
關鍵詞:敘事結構;陰陽和諧;形式與主題;統(tǒng)一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2-0-02
厄休拉·勒奎恩是一位著名的美國科幻小說家,與中國道家思想有密切關系。早在14歲的時候,勒奎恩便開始接觸莊子的思想和著作,被道家思想和《道德經(jīng)》深深吸引,也正因如此,道家思想滲透到她的許多的文學作品中?!逗诎档淖笫帧分刑N含的道家“陰陽和諧”的思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雌雄同體——“陰陽和諧”主題的彰顯
小說故事發(fā)生在蓋森星1。由于該星球終年溫度極低,多被冰雪覆蓋,因此也叫冬星。該星球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特征是星球上的人大部分時間是中性的,只有在特定的“渴慕(kemmer)”期才會顯現(xiàn)出性別特征。小說中蓋森星人雌雄同體的特征被作者賦予了至關重要的意義。它既是造成金利不信任埃斯特拉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兩人獲得作為平等的“人”的相互理解的關鍵因素。勒奎恩借助兩人由誤會和不信任到彼此理解和珍愛的過程,指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應是“男”和“女”的不平等關系,而應是“人”和“人”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旨在消解男女之間的二元對立,達成男女之間的陰陽平衡。
小說主人公金利·艾作為典型的男性代表,其思想中存在著一般男性對于性別差異的許多偏見和典型的男性沙文主義,而他觀察事物和人的角度也會帶有性別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色彩。在金利的觀念中,女人作為男人的對立面,她們的特質是善變的、容易背叛的、輕浮的、諂媚的、言語晦澀的、偽善的;而男人則是忠貞的、莊重的、正直的、坦率直接的、真誠的。因此,在接觸到雌雄同體的蓋森星人的時候,金利面臨的不僅僅是“文化沖擊”,更棘手的是“生理沖擊”(50)。在這個特殊的民族里,人們的性別在大部分的時間里并不明確,這使得金利無法將TA2們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框架內(nèi):他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一類既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的特殊的人群;當TA們拒絕被分類、拒絕被歸入“男人”或“女人”的行列時,TA們的不可知性對于金利而言,就意味著TA們的不值得信任和背信棄義,這也正是造成金利最初懷疑埃斯特拉文的根本原因。
與金利的二元對立的性別思維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埃斯特拉文的兩性同體的性別觀念。埃斯特拉文做為蓋森星球的一員,大多數(shù)時間也是處于雌雄同體的狀態(tài)。對于TA們而言,人們應該通過TA人的性“格”,而不是通過TA人的性“別”來判斷一個人。因此,在埃斯特拉文與金利交談和相處的過程中,讀者很少讀到埃斯特拉文因為金利的性別異常而對其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正如金利無法平等地看待男人和女人一樣,埃斯特拉文也無法理解金利區(qū)別對待男女的行為。
金利的一句話簡要地概括了性別特征對于自己和蓋森星人的思維方式和意識結構的重大影響:“你們(蓋森星人)執(zhí)著與整體統(tǒng)一,而我們執(zhí)著于二元對立”(222)??梢哉f,勒奎恩借助她構建的這個雌雄同體的星球,表達了她對實現(xiàn)和諧同一的社會的一種愿景,同時作者也希望能以此“陰陽和諧”之“道”緩解甚至消除二元對立造成的各種不平等的現(xiàn)象。
二、陰陽八卦圖式的敘事結構
金利·艾作為小說的主要敘述者在小說開始的時候這樣說道:
我會像講故事一樣完成我的報告……而這個故事不全是我自己的故事,也不是由我一個人來講述的。其實,我也不確定這是誰的故事,你自己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斷。但是這些故事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如果有時候故事呈現(xiàn)的事實似乎隨著講述聲音的改變而略有不同,你可以選擇相信最喜歡的事實;然而,這些事實沒有一個是虛假的,它是一個故事。
這段敘述標明,小說中將會出現(xiàn)多個敘述者來講述各自的故事。雖然他們講述的視角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的敘述都是真實的,而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為了達到這種敘事效果,勒奎恩在寫作該小說時,采取了非常獨特的敘事結構。
勒奎恩在設計整部小說的構成時別具匠心。讀者在閱讀該小說的過程中,不難意識到小說主要是由金利·艾和埃斯特拉文兩位敘述者的敘述構成的,即第一、三、五、六、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九、二十章。然而,仔細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小說章節(jié)中還包含了昂·陶特·奧龐的實地考察筆記——她是第一批抵達冬星的愛庫盟使者中的一名調(diào)查員(第七章),卡亥德的傳說、故事和宗教記錄(第二、四、九、十二、十七章)。而作者對主要人物的記錄的重新安排構成了一種陰陽八卦圖式的文本結構,有效地實現(xiàn)了敘事結構與“陰陽和諧”主題的統(tǒng)一,如圖1所示。
圖1 陰陽八卦圖式的敘事結構
對此結構進行闡釋,可以發(fā)現(xiàn)此敘事結構的與八卦圖契合的精妙之處。首先,小說以金利·艾的敘事開頭和結尾,均占用三個章節(jié),這種設計實現(xiàn)了同一個敘述者敘述內(nèi)部的呼應和平衡。其次,圖的左右的主體部分則呈現(xiàn)為四章金利·艾和埃斯特拉文的敘述,實現(xiàn)了兩位敘述者敘述的呼應和平衡。圖1內(nèi)的圓形和菱形近似于八卦圖中的黑白兩點,象征著金利·艾和埃斯特拉文的眼睛和觀察周圍事物的視角,讀者也可以通過他們的眼睛和視角窺見他們的經(jīng)歷、情感、對事物的理解和心理活動。再次,將整個陰陽八卦圖分割為左右的曲線則由小說第七章“性的問題”擔當,該篇章取自昂·陶特·奧龐的實地考察筆記,其在整個八卦圖式的結構中之所以發(fā)揮了這樣的分割作用,原因在于這一章的敘述者不是主要故事內(nèi)的敘述者,這就保證了本章在探討蓋森星人雌雄同體問題時的客觀性;而且“性的問題”,也就是蓋森星人的雌雄同體的問題,是阻礙金利·艾正確、客觀、全面的理解埃斯特拉文的行為和思想狀態(tài)的屏障,是造成金利和埃斯特拉文之間誤解、不信任和疏離的根本原因,只有克服了這一障礙,金利才能消除自己的性別歧視,擺脫二元對立的(性別)觀念,獲得“陰陽和諧”的兩性觀和世界觀。
最后,圖1中列出的第六章和第八章對于主題和形式結構的統(tǒng)一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兩章的標題分別為“去往奧格雷納的一條道”和“去往奧格雷納的另一條道”。從字面意義和文本內(nèi)容分析可知,在埃斯特拉文講述的第六章和金利·艾講述的第八章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奧格雷納。目的地的重合也是他們摒棄第七章中描述的“性的問題”的干擾、逐步建立平等的合作關系的開始。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這兩章以后,埃斯特拉文與金利·艾的敘述呈現(xiàn)交互對等的關系:金利·艾講述第十、十三、十五章,對應地,埃斯特拉文講述第十一、十四、十六章。這種章節(jié)間的對等象征著兩位人物之間平等對話的展開;只有通過這種對話,金利·艾和埃斯特拉文才能取得真正地建立在“人”的基礎上的互相理解和尊重。同時,不難注意到,兩章標題中“道”的使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暗馈痹诶献拥摹兜赖陆?jīng)》中占有顯著的理論思想的地位,是道家思想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勒奎恩將自己翻譯的《道德經(jīng)》譯本命名為《老子:道德經(jīng):一本關于“道”和“道”之力量的書》,可見,勒奎恩非常重視道家“陰陽和諧”之“道”對于解構和消除社會中的二元對立、達到互相理解和尊重、人性和和諧、平等和博愛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黑暗的左手》正是作者尋求二元對立問題解決之“道”的一種嘗試。
通過上文對小說敘事結構和中國道家八卦圖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對文本材料和文本結構的精心設計,不僅僅是促成“陰陽和諧”主題實現(xiàn)的一種手段,其本身已經(jīng)成為“陰陽和諧”主題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作者對小說章節(jié)的巧妙安排,使得“陰陽和諧”在主題和形式上達成了高度的統(tǒng)一。
結論
勒奎恩通過她創(chuàng)造的這個雌雄同體的世界告訴我們,清除社會中存在的二元對立的現(xiàn)象,從而建立一個男女平等、和諧共處的世界需要人們的共同努力;然而,金利·艾在克服男性對于女性固有偏見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艱苦旅程也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平等(如男女平等、種族平等、文化平等)的社會我們還要一段長而艱辛的“道”要走。但是男女和諧共處的局面終將來到:她在小說中提出的“陰陽和諧”的方案便是實現(xiàn)該愿望的可行之“道”。
注釋:
[1]本文引用的小說文本均為筆者自譯。下同,不做贅述。小說英文文本如下:Le Guin, Ursula K.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M]. New York: Walker, 1969.
[2]中文中的“他”與“她”也有性別指向,故使用“TA”指代蓋森星上的雌雄同體的人。
參考文獻:
[1] Le Guin, Ursula K.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M].New York: Walker, 1969.
[2]Zhang, Boya.“The Harmony between Yin and Yang—Study of Androgyny in Ursula K. Le Guins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D]. Nanchang University, 2007. CNKI. Nov. 13, 2012.
[3]李倩. 道家思想與女性主義的融合:“雙性合體”的新境界——《黑暗的左手》評析[J]. 學術界, 7 (2012): 241-45, 283.
[4] 劉宇航. 淺析《黑暗的左手》中的道家思想與雌雄同體[J]. 經(jīng)濟研究導刊,2 (2012): 204-05.
[5] 阮菲. 論《黑暗的左手》中的二元性思想[J]. 青年文學家, 2 (2009): 89-90.
[6] 孫斐瑾,夏桐枝. 《黑暗的左手》——女性主義與道家思想融合之作[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8.5 (2012): 11-14.
[7] 楊楠. 《黑暗的左手》中的女權主義與道家思想[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 (2007): 96-97.
[8]葉冬. 論《黑暗的左手》中的雌雄同體[J]. 外國文學研究,2 (2009):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