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摘 要:林沖,作為《水滸》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他的性格特征是隱忍。但是他的這種“忍”并不是人們所說的軟弱可欺,而是明哲保身。軟弱可欺與明哲保身是兩種不同的處世哲學(xué)。這里的“明”是“明曉善惡”,“哲”是“是非辨知”,而不是善惡不分,是非不辨,所謂“保身”就是指能夠善于保護自我。
關(guān)鍵詞:《水滸傳》;林沖;人物形象;性格;明哲保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5-0-02
看過《水滸》的人大都對林沖這個人物有深刻印象。細心一點的讀者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英雄中,林沖是作者花費筆墨較多的一個,而且在眾多的好漢中,他也是武藝最高強,為人最耿直,做事最精細的一個。難怪金圣嘆說他是一個“上上人物”。[1]林沖最大的性格特點是忍,但是他的這種忍不是軟弱怕事,而是明哲保身,軟弱怕事與明哲保身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
一
明哲保身,此語從《詩·大雅·丞民》中既明哲,以保其身簡化而來?!对娊?jīng)》疏曰:“既能明曉善惡,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擇安去危,而保全其身,不有禍敗”。因此,這里的“明”是“明曉善惡”,“哲”是“是非辨知”,而不是善惡不分,是非不辨,所謂“保身”是指能夠善于保護自我,而不是無原則地茍全生命。
王艮(公元1483—1541年)字止,號心齋,泰州安豐場人。他是王陽明的門下弟子,基于先師所倡導(dǎo)的學(xué)術(shù)路徑,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其學(xué)說中的主體意識,首創(chuàng)“非名教之所能羈絡(luò)”(《明儒學(xué)學(xué)案·泰州學(xué)案》)的泰州學(xué)派。王艮作為泰州學(xué)派的始祖,強調(diào)的是個性自在。在他四十四歲時,見“同志在宦途,或以諫死,或以譴逐地方”,認為“身且不保,何能為天下萬物主?”因作《明哲保身論》。
明哲,良知也。明哲保身者,良知能也。知保身者則必愛身,能愛身則不敢不愛人,能愛人則人必愛我,人愛我則吾身保矣。
知保身而不知愛人,必至于適已有便,利人害已,人必將報我,則吾身不能保矣。吾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國家哉?此自私之輩,不知本末一貫者也。[2](《明儒學(xué)案·泰州學(xué)案》)
明哲保身,是聰明人的處世之道。孟子就提出:“窮則獨善其身,達到兼濟天下。”[3]這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一種處置、一種反應(yīng)。反過來說,也就是一種安身立命。進退仕途的藝術(shù),歸根結(jié)底就是明哲保身,儒家學(xué)派提倡人們要懂得“明哲保身”。
張良他就深知此理。因此,在漢初“三杰”中蕭何被囚,韓信被殺,張良卻未傷毫毛。因為他明白:“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在群臣爭功的情況下,他“不敢當(dāng)三萬戶”。他處處忍讓,激流勇退。
所以,我們應(yīng)學(xué)會明哲保身。人們要成就任何事業(yè)的前提和基礎(chǔ)就是自身安全,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輕言犧牲的。明哲保身,是有思想和有遠見的人所體現(xiàn)的處世之道。
二
《水滸》中林沖,他就是一個懂得“明哲保身”的典范。
林沖,作為《水滸》中最出色的英雄之一,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大多數(shù)人都佩服他的忍,他的忍讓精神讓人折服。
然而,大多數(shù)學(xué)者對林沖的忍讓則深感不滿與遺憾,覺得他的“忍”是“忍氣吞聲,委屈求全”。認為“忍”有損林沖高大完美的形象。殊不知,作為林沖性格中的“忍”具有特殊意義。他的“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林沖的“忍”不是逆來順受,不是膽小茍且。他的“忍”是權(quán)宜之計。他的“忍”并不是軟弱怕事,而是明哲保身。軟弱怕事與明哲保身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
那天,他與魯智深在喝酒,侍女錦兒前來相告,得知妻子被人調(diào)戲,便匆忙趕去。他趕到眼前,待下拳時,一看是高衙內(nèi),迅速地作出了決定,放下了拳頭。有人說林沖是軟弱可欺。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林沖他是盡力克制自己心頭的憤怒,盡力用理智來抑制一觸即發(fā)的情緒。林沖沒有當(dāng)眾打高衙內(nèi),并不能說明他軟弱可欺。他只不過不愿硬碰硬以卵擊石罷了。畢竟高太尉位高權(quán)重,林沖只不過是其統(tǒng)治下的一個教頭。自古道 :“不怕官,只怕管”。[6]他要考慮到高太尉的地位與面子,同時又要考慮自己的官位。如果他打了高衙內(nèi),高太尉會善罷甘休嗎?官位不保先不說,說不定還會人頭落地,殃及家人。為了不使“家破人亡,夫妻離散”,他忍了這口氣。對此很多人拿他和魯智深作比較。說他是軟弱怕事,魯智深疾惡如仇,林沖應(yīng)像魯智深那樣反抗起來,痛打高衙內(nèi)一頓。其實不然,魯智深和林沖的情況不一樣,魯智深獨自一人,沒有任何牽掛;林沖有他自己的家庭和事業(yè),他不得不從多方面去考慮。
三
奪妻之恨,對男人來說,是莫大的恥辱,但林沖卻硬是咽下了這口惡氣,忍受一切痛苦,侮辱。如果他是高俅之流,難保不會以犧牲妻子換得升官發(fā)財?shù)臋C會,可是他不是,所以他選擇的是忍讓,是明哲保身。
然后是林沖被人陷害,誤入白虎堂,如果當(dāng)時他反抗的話,逃生應(yīng)該不成問題,更何況他手上還有兵器——刀。但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忍了下來,大多數(shù)人對林沖的這種做法,表示反對和不滿。試想想,要是當(dāng)時林沖反抗的話,后果會怎樣?“反”意味著什么?“反”就意味著從此以后林沖將走上一條與傳統(tǒng)社會對立,整天被官府痛通緝,捉拿的不歸路,從此以后林沖將浪跡江湖,亡命天涯。而且在那個非禮性的社會,這種罪名不但讓林沖人頭落地,就連他的親朋也得跟著遭殃,到時妻子怎么辦?丈人怎么辦?所以他只能選擇隱忍。
他的這種隱忍,不是前人說的軟弱可欺,他是鑒于一時的形勢,以圖長遠的發(fā)展。他深知人要成就任何事業(yè)的前提和基礎(chǔ)就是自身安全,不到萬不得之時是不能輕言犧牲的道理。
從這兩次林沖的“忍”和“保身”來看,他是多么冷靜,多么沉得住氣啊。他在尖銳復(fù)雜的矛盾面前,始終能審時度勢,保持清醒的頭腦,難怪吳用在初識林沖時就贊道:“只有林沖那人京師禁軍教頭,大郡的人,諸事曉得”。[6]也難怪金圣嘆說林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1]從這可看出林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同時他采取的明哲保身方式也是一種權(quán)宜之計,更是一種深謀遠慮。
四
中國人歷來重視和諧,忍讓?!俺蕴澥歉!保昂蜑橘F,忍為高”,長期是中國人的口頭禪。而且越是社會底層,生存就更難,越信奉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xué)。
明哲保身,是中國人應(yīng)付艱難生活選擇的處世態(tài)度與人生觀。越是在古代,人的生存越艱難。因此應(yīng)該從這個視角上去看待林沖所倡導(dǎo)的明哲保身思想。林沖明哲保身的思想即使在現(xiàn)在能為我們的現(xiàn)代人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金圣嘆·讀五才子書法[A]·金圣嘆文集[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5.
[2]王艮《明哲保身論》.
[3]孟子《孟子·盡心上》.
[4]白居易《杜佑致仕住》.
[5]陸游《跋范文正公書》.
[6]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