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我國的非法集資逐漸猖狂起來,關于非法集資的犯罪逐年成上升趨勢,非法集資往往是打著合法的旗幟,以非法的方式進行的一種投資方式,表現(xiàn)上收益豐厚,實則一旦資金斷裂,則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血本無歸。針對社會的不斷進步,而非法集資的方式也逐漸時代化了。本文就針對新形勢下的非法集資的危害及對策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非法集資;影響;對策
一、非法集資含義及特征
(一)非法集資含義
根據(jù)我國有關法規(guī)定非法集資是指有關個人或者單位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的批準,發(fā)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根據(jù)有關含義則構成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一百七十六條的非法吸取公共存款罪和一百九十二條的集資詐騙罪,可是在現(xiàn)實中非法集資的出現(xiàn)往往是以合法的形勢出現(xiàn)的,讓人難辨真假,因此想要辨別非法集資就針對其特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非法集資的特征
1.非法性
這里的非法性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指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成立的組織,主體不具備集資的資格,以非法的手段收集公共資金。另一方面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非法集資的主體逐漸合法化,但是以非法吸收公共資金為目的的非法組織, 表面上是合法化,但是作為以犯罪為目的的組織依然是非合法化。
2.社會性
非法集資的社會性是指對象是針對社會公共,即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他的不特定對象并不是指特定少數(shù)人,而是不特定的社會公共,因此非法集資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并且涉及的地區(qū)非常之大。
3.公開性
通過有關網絡、短信、傳單等媒介向社會公開宣傳。非法集資的社會性,也必須要求具有公開性,以吸引更多的對象,并加以宣傳。也只有公開性才會讓更多的人信以為真,從而掩蓋自己的非法性。
4.利誘性
非法集資的公開性和社會性,也要求非法集資具有利誘性,即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也只有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才能讓非法集資迅速的發(fā)展起來。
二、非法集資的危害
(一)對人民的危害
對農民而言,非法集資的危害遠遠超出人民的想象,辛辛苦苦掙了一輩子的血汗錢,最后被騙的血本無歸,多少人因此承受不了壓力和家人的譴責,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從而釀成更大的悲劇。前一段時間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的騰飛擔保有限公司涉及非法集資從而倒閉,涉及的家庭五萬多戶,涉及金額高達25億之多,多少個家庭被騙的家破人亡,是本來貧困的家庭更加貧困,給農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如今受害的不僅僅是農民,其中更是涉及到了大學生,現(xiàn)在的大學生往往為減少家庭負擔,利用寒暑假的機會外出打工,而一些傳銷組織則看到了大學生的緊密型,騙取大學生加入傳銷組織,拉更多的學生下線,讓更多的讓同學陷入危險之境。不僅如此而且有許多非法集資組織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從而吸收大學生加入,從中賺取會員費,教導如何再次吸收下線,掙得會員費,從而不斷拉下線,收獲最大的便是網絡平臺的軟件。
(二)對社會的危害
非法集資對社會的危害首先是表現(xiàn)在對社會經濟秩序上,非法集資的利誘性是人民在暴利的誘惑下,從而把資金從銀行取出來,投入到非法集資中,不利于銀行的儲蓄,也影響到人民對財富的再次利用,無法創(chuàng)造更大的財富,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其次,非法集資資金鏈一旦斷裂,便會對人民造成極大的危害,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使一些家庭無法生存下去,造成社會的負擔,甚至一些會出現(xiàn)一些極端的行為,造成社會秩序的不穩(wěn)定,從而危害更多的人。最后非法集資往往利用企業(yè)的方式進行,一旦破產,造成的后續(xù)工作往往是巨大的,一些工商部門和司法部門往往針對非法集資針對一些非法程序進行一系列的偵查與認定, 給有關部門造成巨大的困難。
(三)對國家的危害
非法集資活動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同時也影響了國家和政府的聲譽。如今非法集資的合法化,往往是鉆了國家金融活動的空子,賄賂國家官員,為之提供便利,甚至拉取國家機關人員一起進行非法集資,謀取暴利造成國家的財產嚴重損失,置國家政府形象于不顧,其影響之惡劣。甚至非法集資組織一旦破裂,嚴重影響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并且使有關的國家機關人員一并處罰,可能造成國家賠償,對國家損害之嚴重。
三、非法集資的防范措施及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
加強對非法集資危害的宣傳,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政府和有關相應部門號召各單位對于非法集資的抵制,并以反面教材為例,教育國家機關人員。并通過有關網絡、短話、電視和有關的活動,教育廣大人民投資要謹慎,理性運用資金。大力宣傳非法集資的危害,讓人民防止調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二)加強職能部門的監(jiān)督,落實相關追責
預防非法集資的出現(xiàn),便要從源頭做起,而其中的做法便是加強職能部門的監(jiān)督,因為非法集資具有非法性,也就必須要求職能部門不得不去監(jiān)督并加以打擊。非法集資的公開性和社會性都有相應部門的監(jiān)督,只要各部門加強監(jiān)督,非法組織也就難以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按照“誰審批、誰監(jiān)管、誰負責”的原則,依法履行監(jiān)管職責,對非法集資行為,依法該處罰就處罰,該吊銷執(zhí)照就要吊銷,該取締就取締,建立黑名單禁止行業(yè)準入。發(fā)現(xiàn)有非法集資類犯罪線索的要按照屬地和行業(yè)管理及時處理上報黨委政府。
(三)加強打擊處理力度,以儆效尤
對于非法集資的犯罪危害不得不說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對非法集資的犯罪后果和防止非法集資的不斷出現(xiàn),必須加強處理力度,以儆效尤。尤其是對于涉及到國家機關人員,必須加重處罰,以便杜絕從源頭的出現(xiàn)。其次是對于非法集資的主要犯罪分子,應以嚴懲,已達到震懾的目的。同時也給了受害人民以安慰并告誡其他人非法集資的危害性。
(四)嚴防死守,統(tǒng)一戰(zhàn)線
對于非法集資,我們不得不嚴防死守,杜絕非法集資。應在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使各部門相協(xié)調,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抵制非法集資。對于各部門金融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發(fā)現(xiàn)非法集資苗頭和隱患,對出現(xiàn)資金異常的大額賬戶要及時梳理,并將情況通知公安機關;工商部門要定期梳理空殼公司、企業(yè)及時發(fā)現(xiàn)非法集資活動的線索,積極配合金融、司法部門的查處;農業(yè)部門要加強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監(jiān)督管理,發(fā)現(xiàn)非法集資行為及時通知公安機關進行查處。公安機關協(xié)同其他相關部門持續(xù)排查非法集資隱患,定期研判犯罪動向,并及時通報給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
參考文獻:
[1]劉芳秀,淺析非法集資犯罪的特征,懷化學院報,2015.08
[2]馬文瀟,王陽,非法集資類犯罪的治理與思考,法制與社會,2015年11(上)
作者簡介:
張宇航(1994~ ),女,漢族,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延津縣人,本科,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