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興安嶺南甕河濕地 如畫的美景和馴鹿的原住民

2016-05-10 22:08:43阿澤
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駝鹿鄂倫春人達斡爾

阿澤

登上瞭望塔極目遠望,南甕河如一條玉帶,從遠處的地平線蜿蜒而至,串連起一路的湖泊、支流,也將森林、草甸、濕地分割成一簇簇“小島”。

南甕河濕地堪稱研究大興安嶺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被稱為“東方神鹿”的駝鹿,有“飛熊”之稱的貂熊,有趣的雪兔,是這里最具特色的動物。

鄂倫春人擅長狩獵,他們或跟蹤、或堵截、或蹲守、或誘捕,總結(jié)出許多獵獲動物的方法。達斡爾人則擅長打魚,熟知生長在南甕河濕地的每一種魚的習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為中國重要林業(yè)基地,大興安嶺只有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但他們并不知道,大興安嶺其實還有極為溫婉、細膩的一面,那水天一色、草長鶯飛的濕地就是最好的證明。

大興安嶺濕地眾多,最著名的應該是南翁河濕地。

南甕河濕地位于黑龍江大興安嶺東部林區(qū)松嶺區(qū)境內(nèi),總面積達20多萬公頃,是我國東北最大的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也是我國唯一的寒溫帶島狀林濕地。在那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中,到處是碧波蕩漾的湖泊、翠綠如茵的草甸,所有的景色都如詩如畫。除此之外,濕地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孕育出豐富的動植物,逐水而居的鄂倫春人和達斡爾人,在這里留下了民族的印記和故事。

最佳觀景地瞭望塔特色景觀木棧道

不親臨南甕河,很難領(lǐng)略濕地真正的美,就算真的到了南甕河,也可能像古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說的那樣,只見到蜿蜒曲折的河流、青翠蒼郁的草木,而不能見到南甕河濕地的全貌。所以,想要看到南甕河濕地的“真面目”,登高望遠或是乘直升機俯瞰才是最好的選擇。

瞭望塔是南甕河濕地的最佳觀景地。這座鐵塔24米高,屹立在濕地附近的一座小山頂上,可以驅(qū)車直達塔下,交通非常便利。登上塔頂極目遠望,你定會感慨自然造物的神奇:南甕河如一條玉帶,從遠處的地平線蜿蜒而至,串連起一路的湖泊、支流,也將森林、草甸、濕地分割成一簇簇“小島”,藍天、白云在水波不興的河面緩緩流淌,樹叢間,偶爾飛起一兩只鸛鶴,高鳴著穿云而去。濕地多霧,裊裊霧氣不時從林中升起,將眼前的綠意分出了層次,由深到淺,由清晰到迷茫,氤氳繚繞一直伸向遙遠的天際。如果登塔時正值金秋時節(jié),所見之景則更為絢麗壯觀:光是楓樹,就能渲染出金黃、火紅、深紅等多重色彩,更不要說那或微黃或深黃的樺樹林,以及歷經(jīng)風霜依然蒼翠的松林,還有遍布沼澤的連天的衰草。日出、日落之時,在柔和的陽光映照下,濕地所有的景觀都鍍上了一層金光,如果遇上初雪,絢麗的色彩中更會增加一抹雪白,讓人迷醉。

木棧道是南甕河濕地的另一處特色景觀。木棧道長達4公里,由一塊塊木板搭建而成,棧道十分狹窄,僅容一人通過。由于棧道所在的這片濕地大多為沼澤,讓人舉步維艱,所以濕地管理方才修建了棧道供人們觀光、游覽。木棧道在濕地上延伸,行走其間,光是聽鞋底踩在木板上的吱吱聲,就已經(jīng)別有一番趣味。而兩旁的風景更是千變?nèi)f化,有的地方水草高過人頭,低頭看流水,流水卻被重重疊疊的水草遮住,看不見一絲影子;有的地方則可以近距離欣賞先前在瞭望塔上望見的島狀林。島狀林是南甕河濕地最具特色的生態(tài)類型,遼闊的沼澤地里,數(shù)十上百個小島散落其間。小島出水不高,上面生長著高大的松樹、樺樹,獨特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濕地最重要的是水。南甕河濕地保護區(qū)內(nèi),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二根河、南陽河、砍都河等20多條河流匯入南甕河,成為嫩江的主要發(fā)源地,而嫩江又是松花江的主要水源之一。不過,渾濁的松花江水完全不能與清澈的南甕河水相比。濕地就像是天然的過濾器,這里植被豐茂,水流緩慢,即使含有農(nóng)藥、生活污水、工業(yè)污水的流水經(jīng)過濕地,也能在緩慢的水流中沉淀下來,被植物降解。所以,南甕河濕地保護區(qū)內(nèi)的水質(zhì)不僅清澈透明,而且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完全可以直接飲用。

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東方神鹿”、“飛熊”和雪兔

南甕河濕地類型多樣,有森林濕地、灌叢濕地、沼澤濕地、草叢濕地和島狀林濕地。豐富的濕地類型孕育出驚人的動植物種類——這里有植物800余種,野生哺乳動物49種,鳥類216種,兩棲動物及魚類44種,基本涵蓋了大興安嶺寒溫帶原始林區(qū)內(nèi)所有的陸生和水生生物物種,堪稱研究大興安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天然基因庫。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這兩句話描繪了上世紀50年代開發(fā)北大荒時東北地區(qū)古樸、豐饒的自然風貌。幾十年后,至少在南甕河濕地保護區(qū),我們依然能看到類似的景象:驅(qū)車行進在保護區(qū)內(nèi)的公路上,時不時有狍子在道旁行走、覓食,甚至跟著汽車奔跑,對人和車都毫無戒備之心;禽鳥隨處可見,甚至有“飛龍”(學名叫花尾榛雞),不善飛行但有強健、鋒利腳爪的禽鳥,傻乎乎地撞上汽車的擋風玻璃。

在南甕河,最多的陸生動物是駝鹿。在世代居住這里的鄂倫春人的傳說里,駝鹿被奉為神明,稱為“東方神鹿”。駝鹿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鹿科動物,成年駝鹿體長2米以上,體重超過400公斤。雖然體型巨大,但駝鹿行動并不笨拙,它們能以55公里的時速連續(xù)跑上幾個小時,并且能在60厘米厚的積雪里自由活動。作為“神鹿”,駝鹿不僅擅長奔跑,還擅長跳躍,游泳和潛水更是駝鹿區(qū)別于一般哺乳動物的“特異功能”——它們能一次游泳超過20公里,甚至能潛入五六米深的水底覓食。

除了駝鹿,貂熊是南翁河另一種非常珍稀的動物,在整個中國,貂熊的數(shù)量僅有不到200頭,就算是在貂熊最主要的棲息地大興安嶺,如今也很難見到它們的身影。貂熊的體型介于貂與熊之間,擅長奔跑、游泳和攀爬,在南甕河的叢林、沼澤和湖泊里,貂熊都能游刃有余地活動,因此有“飛熊”之稱。

雪兔或許是南甕河最有趣的動物。這種兔子的眼睛很大,且兩眼間的距離非常寬,通常要靠左右移動頭部才能看清物體,所以在快速奔跑時,雪兔常常因來不及轉(zhuǎn)動頭部而一頭撞到大樹或巖石上,上演“守株待兔”的一幕。為了適應環(huán)境,雪兔還會變色。每到冬季,它的毛色會變得雪白,在雪地里很難被發(fā)現(xiàn),而到了春天,毛色又會逐漸變深,便于在灌木、草叢中隱藏。

濕地也是鳥的天堂。每年春季,當冰雪消融,萬物復蘇,食物資源變得豐富,蟄伏一冬的留鳥和從遠方歸來的候鳥便會陸續(xù)出現(xiàn)在南甕河濕地上,開始新一年的生活和繁衍。這是南甕河最美好的時節(jié),處處鶯歌燕舞、鶴鳴鷹嘯,白鸛、白鶴、丹頂鶴或形只影單,或成群結(jié)隊地掠過水草豐茂的沼澤;平靜的湖面上,大天鵝、鴛鴦等水禽悠然自得地游水嬉戲;樹叢里,黑嘴松雞、花尾榛雞低聲鳴叫,翻開化凍的土壤找尋食物;頭頂上,金雕、猛鸮長嘯著劃過長空,消失在天際……

“沒有江河的地方不安家”南翁河畔的鄂倫春人和達斡爾人

南翁河濕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不僅孕育出豐富的動植物,還滋養(yǎng)著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南翁河兩岸,居住著許多少數(shù)民族,如滿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和蒙古族,這些民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江河的地方不安家”,所以風景宜人、物產(chǎn)富饒的南翁河自然就成了他們理想的定居地。

鄂倫春人是南甕河畔最主要也是最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早在隋唐時期,他們就居住在這里。鄂倫春人擅長狩獵,南甕河流域常見的狍子、駝鹿、獐子、野豬都是他們箭下的獵物。狍子是鄂倫春人最喜愛的獵物,因為南甕河的狍子數(shù)量龐大,極易捕獵,而且狍子肉十分美味,狍子皮不僅可以縫制衣物,還可縫制成圍子,作為住房的覆蓋物,抵御冬季漫長的嚴寒。

在密密的叢林里,鄂倫春人或跟蹤、或堵截、或蹲守、或誘捕,總結(jié)出許多獵獲動物的方法。收獲獵物后,他們會用馴鹿作為馱載的工具。“鄂倫春”的意思就是“使用馴鹿的人們”,由此可見馴鹿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長期的野外狩獵賦予了這個民族驍勇善戰(zhàn)的性格,所以,從17世紀中葉沙俄蠶食東北開始,直到20世紀中期日寇入侵,鄂倫春人從未屈服于外敵的統(tǒng)治,他們自發(fā)組織、參與了一場場可歌可泣的斗爭,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達斡爾族是南翁河畔的另一個主要民族,他們在南翁河的定居史并不像鄂倫春族那么悠久,直到17世紀初他們才南遷至此,那時,滿族人早已發(fā)展壯大,并邁開入主中原的步伐。但直到今天,達斡爾人依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生活習慣,而散布在南甕河兩岸的古樸的達斡爾人村落,面貌也幾乎和當初遷居此地時一樣。

比起狩獵,達斡爾人更擅長捕魚。他們熟知生長在南甕河濕地的每一種魚的習性:哲羅魚個頭大,睡在河邊時就像死魚一樣,達斡爾人就用繩套捕捉它;鰉魚遇到陌生的物體,總是先用尾巴抽打一下,達斡爾人就將磨得鋒利閃亮的鉤子放入河中,不用掛餌就能誘使鰉魚用尾巴把自己掛在鉤子上;冰雪封住水面之后,達斡爾人會打破冰面,將一種叫“達如勒”的直筒型漁網(wǎng)放入水中捕魚。就這樣,攔河網(wǎng)、拉網(wǎng)、旋網(wǎng)、叉魚、釣魚、罩魚……達斡爾人用勤勞與智慧,獲得了南甕河的恩賜,度過了許多艱苦的歲月。

如今,騎馬打獵、撒網(wǎng)捕魚已經(jīng)不是鄂倫春人和達斡爾人唯一的生存之道,他們開荒種田、行腳為商,在保留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同時,在南翁河畔開始了新的生活。

猜你喜歡
駝鹿鄂倫春人達斡爾
駝 鹿
駝 鹿
鄂倫春族的“雪屋”
從《最后的山神》看鄂倫春族民族文化變遷
視聽(2021年9期)2021-01-30 14:51:19
達斡爾民間舞蹈在高校藝術(shù)教育中的應用
草原歌聲(2020年4期)2020-03-29 06:40:24
論鄂倫春族生態(tài)意識
鄂溫克的駝鹿
鄂溫克的駝鹿
密林深處的年味
新少年(2017年2期)2017-03-15 17:12:49
敖麗芳 達斡爾的歌聲在中國音樂學院唱響
草原歌聲(2016年1期)2016-11-15 05:46:56
昆山市| 西畴县| 略阳县| 凤阳县| 社会| 慈溪市| 喀喇| 桦甸市| 虹口区| 江安县| 三江| 宿松县| 江孜县| 夏河县| 永济市| 资源县| 馆陶县| 营山县| 北辰区| 通道| 许昌市| 平和县| 黑水县| 常宁市| 军事| 三门峡市| 综艺| 眉山市| 北宁市| 通渭县| 同江市| 石屏县| 晋州市| 石狮市| 昆明市| 开鲁县| 浠水县| 大理市| 犍为县| 铅山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