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樂》
BBC Music
2016年2月號
《記譜法簡史》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音樂史梳理文章。它從三世紀寫在一張莎草紙上的贊歌說起,進入十二世紀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 )時代,這位神奇的女性是幫助實現(xiàn)完美音準(perfect pitch)的關(guān)鍵人物;十三世紀后,節(jié)奏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十五世紀的世俗音樂更強調(diào)自由度和戲劇性;十六世紀,我們迎來了相對精準的器樂記譜標準,然而一般樂迷不會料到,即便到了記譜法較為完善的十八世紀的亨德爾時期,譜子上的許多必要元素仍會被略之不顧——如表情、響度或顫音記號都不太齊全,這也反映出在巴洛克音樂的實踐中,自由度依舊很大;十九世紀是強調(diào)精準的時代,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拉赫瑪尼諾夫的《肖邦變奏曲》,雜志給出配圖,每一小段的演奏表情都被拉氏齊備標注,可謂苦心孤詣;而到了二十世紀,樂譜則重新成為了想象力的天下,抑或說,那是作曲家和演奏者合作耕耘的一方田園,瞅瞅約翰·凱奇的鋼琴曲就知道啦!
約翰·亞當斯,這位卓爾不群的美國作曲家對全世界影響廣泛且深遠,但他一直拒絕被歸類。亞當斯的歌劇選題常植根于當代事件,或?qū)σ恍┕爬仙裨掃M行“現(xiàn)代加工”,故而往往會引起爭議。雜志首推他的四張唱片:《震教徒之環(huán)》《小風琴》《尼克松在中國》和《得道在大蘇爾》(The Dharma at Big Sur),而名氣更大的《原子博士》則不在名單之列。
《留聲機》
Gramophone
2016年2月號
弦樂評論名家波特(Tully Potter)執(zhí)筆,侃侃而談蘇聯(lián)的一代小提琴名家柯崗(Leonid Kogan)。他勾勒出了柯崗一生中的幾個重要節(jié)點:1934年,他第一次聽到海菲茨的演奏,心醉神迷;1941年,在莫斯科首次登臺;1947年,成為布拉格大賽的(并列)第一名,演奏曲目是卡倫·哈恰圖良(阿拉姆·哈恰圖良之侄)的奏鳴曲;1951年,在接到斯大林命令后十天參加比利時的伊麗莎白女王小提琴比賽,以一曲帕格尼尼協(xié)奏曲獲得冠軍;1955年的他步入事業(yè)巔峰,竟在莫斯科的一個樂季里上演了十八首協(xié)奏曲。在波特的眼里,柯崗最上乘的演奏除了那些俄系協(xié)奏曲,還包括了德奧的室內(nèi)樂作品;若在DVD中挑選,他覺得,最佳的非那一枚1976年紀念肖斯塔科維奇(七十冥辰,即剛剛逝世一年)的現(xiàn)場音樂會莫屬!在肖氏的《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里,“柯崗莊嚴得像小提琴家中的王侯!”
當代作曲家欄目聚焦奧地利人采爾哈(Friedrich Cerha),他今年已然九十高齡。采爾哈最知名的成就可能是整理、重新配器了貝爾格《璐璐》的結(jié)尾,不過按雜志提議,采爾哈的樂隊作品《鏡子》(Spiegel)才是他對先鋒音樂更重要的貢獻。作曲家的人生經(jīng)歷起伏錯落,如戰(zhàn)時雖入伍,但兩度離崗,據(jù)他回顧,那是一段堪比小說情節(jié)的刻骨銘心的記憶。
指揮家尼科萊·馬爾科(Nikolai Malko)出生于烏克蘭,是蘇俄時期的指揮巨人,但如今卻被一定程度地遺忘了。他是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和格拉祖諾夫的學生,執(zhí)掌過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往后看,他還培養(yǎng)出了穆拉文斯基等人。馬爾科的錄音向來少見,即便有也多為俄系作品。最近,來自BBC廣播庫存的老錄音在Lyrita廠牌下重獲發(fā)行,讓人歡欣雀躍。唱片收錄了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七交響曲》、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和全套《斯拉夫舞曲》,以及他棒下不多見的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至今市面上仍無第二套能比Lyrita新片更全面地記錄著被人冷落的馬爾科偉大藝術(shù)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