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芳
經(jīng)典誦讀
進入五月,春光已經(jīng)極盡爛漫。各色花兒爭奇斗艷,香氣怡人,已經(jīng)到了一個巔峰的狀態(tài)。因為初夏的觸角已經(jīng)悄悄伸了過來。春光的明媚,除了陽光燦爛,花的作用是最大的。讓我們看看古人是怎么選取不同的角度,來贊美花之爛漫的。
別滁
[宋]歐陽修
花光濃爛柳輕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離聲。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
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東風(fēng)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花,總是給人帶來美好的遐想,關(guān)于花的詞語也大多是燦爛飽滿的。歐陽修在詩中用了“花光濃爛”這個詞語,寫盡了陽光明媚、花開濃艷的美景,花色迷人,呼之欲出。而王安石則在小詩中用了“花影妖嬈”,說的是樹上繁花似錦,妖嬈美麗,和春水相映生輝,相得益彰。這兩首小詩,分別抓住了“花光”和“花影”來寫,突出了五月春天的濃艷。
而后兩首小詩,則是抓住了“花色”“花香”來寫的,我們來讀讀。蘇軾的小詩中,“深青”的是柳色,“淡白”的是梨花,春末夏初的感覺頓現(xiàn); “一株雪”更是寫出了梨花之白。在高駢的詩中寫到了花的香氣。到底多香呢?詩人給出的答案是:滿架薔薇一院香。薔薇花開,滿院生香,花香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