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洞穴首席專家,世界洞穴旅游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陳侍才,慕名來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考察后,一個驚世大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在各大報刊的醒目位置:董家河的坡谷發(fā)育成熟,多達九重,比目前發(fā)現(xiàn)世界最大的坡立谷——南斯拉夫坡立谷還要多三重。坡立谷是一個地質(zhì)專用名詞,是一種大型的封閉洼地,也稱溶蝕盆地。是巖溶作用充分的后期產(chǎn)物,面積有幾平方公里到上千平方公里不等。坡立谷再發(fā)展就成了溶蝕平原。在坡立谷或溶蝕平原內(nèi)有湖泊、沼澤、峽谷、天坑和濕地等,底部經(jīng)常有殘積洪積層或河流沖積覆蓋。簡而言之,坡立谷實際上就是由洞穴、坡地、谷地構(gòu)成的組合體。
溇水河與董家河在距鶴峰縣城3公里,一個叫九峰橋的地方匯合。兩條河的切割,形成了22.2平方公里,天造地設(shè)的自然風光,這個地方就是屏山。
屏山的地形地貌,如一艘巨輪,停泊在一片綠色的海洋。溇水峽谷和桃源峽峽谷像一雙粗糙的手,將屏山捧在手中。
鐵鎖橋是通向屏山的唯一通道,站在橋上俯視龍淵峽,這一條10公里地縫里的藍色的凈水,看久了眼珠也會發(fā)藍。擁有刺激和懸念的地縫,看一眼也是需要勇敢,需要精神的。從杜宇樓,沿步游道,經(jīng)過隧洞步游道下到龍淵峽,然后乘船逆水而上。
龍淵峽水之清,清得令人心曠神怡,4米多深的水,彩色沙粒閃閃爍爍,在水的蕩漾中,是炫目的彩色珍珠。透明的游魚五腑六臟一目了然,在透亮的水中來往穿梭。
龍淵峽之幽,幽得讓人不可思議。泛舟流連,觸手可及石壁,青苔軟綿綿的、水靈靈的、綠油油的,那種彈性會讓你浮想聯(lián)翩。于是筆直之崖,奇樹懸掛,古藤悠悠,線泉晶瑩滴得狂草遒勁,有陽剛之氣,仰望一線天也是支離破碎,如繁星點點。一句山歌唱出口,應(yīng)得峽谷全是歌,半時不絕于耳。
龍淵峽之奇,乃游人皆知。懸棺如橫空出世,有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一種悲壯的意念冉冉升起。桃源峽的樹橋,也是天人合一的其絕佳景,一座長不過5米小石橋,在300多年的風雨剝蝕中,已是老態(tài)龍鐘,完全被一棵棵丈余高的青岡樹擠在歲月的深處,遠遠望去,弄不清楚是人工所建造,還是古樹自然生成。桃源峽縱深18公里,一步一景,一景一奇,一直到“七丈五”與溇水峽毗鄰的地方。
如果說龍淵峽是捧著屏山的右手,那么溇水峽則是捧著屏山的左手。溇水峽之秀,是10公里的瀑布群落,從中屏山的二等巖瀑布到燕子橋電站的馬頭巖瀑布共有20多處。瀑布群落,各具特色。
溇水峽的雄,是浪淘盡千古風流氣勢的云海。峽谷寬闊的胸懷,是云海生死輪回的襁褓,放眼翻滾的云海卷起千堆雪團,使人的心情放縱和叛逆,交給云海的瞬間,失落者會獲得一種巨大的力量。
溇水峽谷的情,是在兩河口碼頭,泛舟于綠水之上。扁舟蕩開翠綠,泛起圈圈漣漪。坦坦蕩蕩的山里之湖,被清清幽幽的山里之水,描繪得如詩如畫。細嫩的河水承受不住山歌的激情,讓你的心濺起層層微波,在歡歌笑語中蕩漾著人的心情、友情。
與屏山僅3公里的董家河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坡立谷形成了董家河自然景觀,第二階段是沿董家河岸邊生長了幾百年的水楊柳樹,第三階段是1998年桃花山建電站,蛤蟆井修水庫,董家河下游由明到暗的地方,筑了一道攔河壩,抬高了水面,加寬了河面,沿岸水楊柳樹經(jīng)過20多年的浸泡,使高大的水楊柳蛻變得奇形怪狀,有的樹已丑到了極致。董家河水通過攔水后,更是碧波蕩漾,一塵不染,水呈藍色和綠豆色,呈S形橫臥董家坪,怪樹倒影,水天一色,坐在豌豆角小船上行游其間,像觀賞巨大絕妙的水中盆景,滿目山中有水、水中有樹的風景。河的兩岸共有10個大小不一的小丘,每個小丘上都是茂密的馬尾松和水楊柳的混交林,遠看就像九只烏龜。有一個最大的小丘錯落有致,卻都朝大丘望著,當?shù)乩习傩諅髡f這是一只大母龜產(chǎn)下的九只小龜,叫九龜尋母。九龜尋母潭還有一個特色景觀,就是不僅兩岸楊柳青青、修林叢叢,而且有一種非常珍貴的喬木中華文母從水中長出。其中最大的一棵需要四人合圍,中華文母樹分丫處,有落葉形成的腐質(zhì)土,因此在樹丫處又生出蓓子樹、水楓等樹,這棵樹被命名為“文母抱子”。而這批再生異種樹最粗的有尺余,最小的也有五寸左右,真是千姿百態(tài),美不勝收。
由于坡立谷所形成的特殊地貌,董家河這段明流的上游和伏流的結(jié)合部形成20米的落差。當河水從洞里涌出時,如一匹寬寬的布簾橫掛上面,陽光投射進來,上部如彩緞,中部往下漸成漂白,到底部則又如堆雪。這是伏流露出地表最精彩的奇觀,叫水簾洞天。在洞的前額,有一條馭運石板路,北至屏山腳下的留架司,南至走馬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園的大崖關(guān),共40多公里,這條石板路叫“泰和合”路。這是晚清湖廣總督張之洞辦洋務(wù),“開辟利源”作為“自強之端”,發(fā)展“改土歸流”后容美土司轄區(qū)商業(yè)經(jīng)濟興建的一條“經(jīng)濟大通道”。清光緒二年(1876),廣東人林紫晨受張之洞之托,到湘鄂西傳授紅茶初制技術(shù),建“英商泰和合”茶號。為方便集中調(diào)運,乃出巨資修建留架司至走馬到石門騾馬大道,稱之為“泰和合”路。此路經(jīng)過水簾洞天的洞垴。修“泰和合”目的是防備董家河渡口因洪水泛濫阻絕交通,運輸繞道通行之用。這是繼打通容美土司漢語言通向山內(nèi)文化路之后,容美通向山外的第一條經(jīng)濟命脈。
坡立谷形成的奇特景觀,也是容美土司文化的守望者。
容美土司從元朝至正十年(1350)升為府級土司,歷經(jīng)封建王朝21個帝王,共計385年歷史。屏山,即容美土司爵府所在地,在這里,孕育產(chǎn)生了具有土家族與漢族文化交流特點的輝煌文化。
屏山,雖在武陵山區(qū)腹地萬山叢中,但明清兩朝的宰相官員,頂尖文豪不斷地游歷容美,這在中國土家族歷史上絕無僅有。容美土司的文化像驚濤拍岸的溇水,滾滾東流,流入太平洋,讓水位高出世界的視線。正如康熙御恩詔碑所示:“楚屬各土司中,惟容美最為富強?!彼裕趯θ菝劳了緦嵭小案耐翚w流”的前夕,雍正特別告誡四川提督黃延桂“兵固當備,但需密而又密”,“不可令彼驚疑,反致激出事端”,“切勿輕舉妄動”。屏山,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容美土司文化的策源地。今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十一五”重點旅游開發(fā)建設(shè)項目。
上屏山的“船頭”,就是兩處醒目的小昆侖與戲樓遺址,兩個遺址對峙著土司文化的不朽豐碑。
小昆侖高不足30米,頂平地不足一畝,與戲樓直線距離整100米。這正是土司文學和土、漢文化藝術(shù)近距離的對接。這小昆侖正是詩人、游人展開想象的翅膀,遨游土司文化無限空間的必經(jīng)之路和休憩之所,是一處沉淀了數(shù)百年的鮮活的土司文學史。
康熙四十三年(1704),清代著名戲劇家、詩人顧彩游歷容美在屏山戲樓觀《桃花扇》后,與土司主田舜年攜手登上小昆侖曾即興賦詩一首:
茲山峻極比昆侖,
俯視茫茫勢欲吞。
覽勝頓開新氣象,
藏書別構(gòu)小乾坤。
樓通閬苑奇云鎖,
戶逼扶桑曉日溫。
卻笑下方徒擬議,
不知何處是修門。
詩人把這屏山之上的袖珍小山描繪得如此巍峨壯觀,實屬夸張。但詩人的用意是說小昆侖誕生田氏家族文學的壯舉,可與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東延入青海境內(nèi)的昆侖山脈的氣勢相媲美。其實小昆侖山原名困龍山,山的外形像一條困睡的龍。容美土司王田世爵“嚴課諸男”“勵精圖治”的治司方針,成為容美文化生存強大的特殊條件。土司是一種軍政合一的地方性組織,宣慰使、安撫使既是各轄區(qū)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是本轄區(qū)的軍事首領(lǐng)。田世爵自幼生長于戰(zhàn)亂禍變之中,襲職之后,“痛自警懼”,他認為:亂賊之禍,必須知書達理,而容美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欲“知書識禮”,必須推廣漢文字、漢語言。為達其目的,他首先安撫地方土兵養(yǎng)精蓄銳,屯兵邊界,鞏固疆域,“勵精圖治”;同時,還與荊、藩、道、府密切交往,學習漢文漢語,請漢族名士進司教書。于是,這座靠近爵府的小山,便成為土司王宮學習“詩書禮儀”的教讀之所。田世爵還對他的8個兒子嚴訓:不愿刻苦者,與獵犬共食同宿。自此,容美土司嚴令推行漢語、漢文,不僅土王宮廷貴族,就連旗長舍巴也很少有土家語的名字。因此定下“以詩書嚴課諸男”的決心。世爵的8子皆有才華,就是女子也略曉文墨。其中,以六子田九齡最為出眾,成為容美土司歷史上的第一位詩人。明末清初之際,容美土司田氏涌現(xiàn)了一個歷經(jīng)六代、興盛百多年、有名詩人達十余人之多的家庭作家群,為世人所驚嘆。
容美土司王族田氏由于世習詩書,后由田舜年將其存詩統(tǒng)編成一部輝煌巨著《田氏一家言》12卷,收入詩詞近3000首。田氏家族作家群是一個群星燦爛、成就輝煌的文化景觀。南明太使嚴守升為《田氏一家言》作序,說“容美田氏,自漢歷唐,迄今千百年,風景山河,不與人間滄桑同換,集異書、產(chǎn)詞人,與天下諸名家唱和”,并盛贊:“始知世上客,不知山中人?!?/p>
田世爵開放的思想,孕育了“田氏家族文學”,構(gòu)成了萬山叢中廣闊的視野,成就了一代代才華橫溢的詩人,這山中的困龍終于走出了大山,遨游在更廣闊的云天。
在這里,土漢文化交流的結(jié)晶是顧彩的《容美紀游》 與孔尚任《桃花扇》在這里的傳播。
三百年前,江蘇無錫文學家、戲劇家、旅游家、社會學家顧彩,應(yīng)邀前往容美游歷。這次游歷傳播了漢族文化,習近了土家文化,成為土家文化與漢文化交流的一次壯舉。
屏山戲樓,現(xiàn)在僅是一個遺址,除雙胞胎石柱上田舜年即興書法的“山高水長”四個字,能隱現(xiàn)歷史戲樓的壯觀和輝煌之外,再就是龍淵峽瀑布飛瀉的撞擊聲。溇水一瀉千里、潮起潮落的濤聲表達當時盛況空前的演出場面。史載“東塘著《桃花扇》傳奇,流布至今,在當日已傳播容美,九峰(田舜年)宴客,女優(yōu)恒演《桃花扇》侑酒”,“每宴必演奏《桃花扇》……”在清朝禁演的《桃花扇》,卻在大山深處的屏山的戲樓里長演不衰而且成為當時爵府迎接貴客的最高禮儀,而且將顧彩的《南桃花扇》同時演出,這就是特殊的屏山的文化現(xiàn)象,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這就是容美土司文化和漢文化融合的極致。
顧彩的《容美紀游》載:“余自十五年前,聞毗陵蔣子玉淵,極道容美山水之秀,主人之賢,固已心向往之,然無便往游?!鳖櫜适锹眯屑遥龑懺娮髻x編劇外,喜游歷,因此一直在尋找恰當?shù)臅r機。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冬,顧彩游歷容美過枝江,孔尚任托顧彩帶一封信給容美宣慰使田舜年,實現(xiàn)顧彩夢寐以求的愿望。
孔尚任、田舜年,一個在山東,一個在楚西,素昧平生,何以有交?翻開孔尚任《長留集》,這個奧秘便一清二楚:“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詩贊余《桃花扇》……”原來是因為《桃花扇》,以劇會友。約在康熙十年前,喜歡戲劇創(chuàng)作的田舜年,派專人赴北京學習《桃花扇》??咨腥坞m因《桃花扇》而罷官,但還是希望這一劇作廣為流傳。容美土司遠在荒蠻之地,朝廷鞭長莫及,何況田舜年酷愛戲劇,還寫劇本。既是同行,又是知音,甘愿冒違朝廷禁令的風險,于是孔將《桃花扇》密授舜年的“文化使者”。田舜年排演后,寫長詩盛贊《桃花扇》,孔尚任讀了田舜年的長詩,亦是感慨萬千。從此二人成為神交之友。
康熙四十一年臘月,孔尚任回到曲阜老家,與老友顧彩交往甚密。談及《桃花扇》在“國中之國”的容美盛演之事,孔尚任異常激動,希望顧彩借游歷之名,去容美了解這一盛況。
歷史的長河因為時光如流而成瞬間,田舜年結(jié)集《田氏一家言》,邀漢族名士顧彩游歷容美,寫出經(jīng)典的《容美紀游》以及《桃花扇》唯一在容美盛演不衰等歷史重大事件,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春秋代序已然成為過去,溇水滔滔消逝了人間往事,然而歷史畢竟是真實存在的永恒,土司文化的影響、民間藝術(shù)的風韻總是恒久地昭示著未來,民族的特質(zhì)、獨特的文化底蘊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寶貴財富。
楊秀武,苗族,湖北恩施人。出版有詩集《清江尋夢》,散文集《風流地·風流人》等。曾獲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駿馬獎、湖北文學獎、屈原文藝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