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海
語文教師肩負著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的責任,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語文學科,在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愛、讓學生懂得回報愛,這是一項多么偉大的課題!而這一課題貫穿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必將使語文課堂的人文色彩熠熠生輝。
如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生活中得到了來自父母、親人太多的愛??墒?,他們是否懂得回報呢?《媽媽的愛》這篇精讀課文講的是在老師的啟發(fā)教育下,學生們懂得了怎樣向父母回報自己的愛的故事,告訴學生們,要學會理解和關愛。
案例描述
一、激趣導入,體會朗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感氛圍
1、師問:“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為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2、引出課題:我們每個同學的媽媽都很疼愛我們,媽媽是那么親切、和藹,媽媽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真摯的愛吧。
3、板書課題,并指導學生帶著親切的語氣讀課題。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是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緊緊地吸引著學生,這節(jié)課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本節(jié)課老師一開始就讓學生說說自己最熟悉、最喜歡的媽媽,他們的話匣子馬上就打開了,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迅速被調(diào)動起來,接著讓學生把對媽媽的喜愛之情通過朗讀課題來表達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幸福、甜蜜的情感氛圍。
二、形象直觀,真切感受媽媽無微不至的愛
課件演示:錄相內(nèi)容是:媽媽如何細心照顧小寶寶,教寶寶學走路,學說話,幫孩子洗衣服、做飯,孩子生病時帶他去看醫(yī)生等等。學生看完錄相,已被錄相中的畫面打動了,此時,教師問:“看完錄相,你想說什么?”
評析:生動直觀貼近生活的后面,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喚醒了學生對媽媽無微不至地關懷著自己的那份愛的幸福回味。教師的一句問話:“看完了錄相你想說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時,學生再也藏不住自己心里的激動,紛紛舉手想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激和喜愛之情。此刻,教師已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激起了他們樂意與大家一起分享媽媽那份甜蜜的愛的欲望。這一設計既拓展了教材資源,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奠定了學生愛媽媽的感情基石。真可謂一舉數(shù)得。
三、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樂于表達真情實感,感悟詩歌內(nèi)涵
1、過渡語:老師相信,你們的媽媽也非常關心你們,誰能告訴大家,平時你的媽媽是怎樣疼愛、關心你的?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媽媽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學生說到與課文里事例相符的段落時,就引導學生細讀本節(jié),理解內(nèi)容,機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步驟如下:)
第一,作者也和你們有同樣的經(jīng)歷,看看是文中哪一節(jié),請大家找出來自由讀一讀。
第二,這一節(jié)中哪里最讓你感動?為什么?哪些詞句最能說明媽媽非常疼愛作者?(教師引導學生抓?。汉軣岷軣帷裢?、清涼的風、很涼很涼、遮雨的傘;很燙很燙、傷心地哭了、滴落的淚等詞語,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地練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會出媽媽那份無私的愛。)
第三,采用同桌比賽讀、指名讀、齊讀等方法反復練習讀每個小節(jié)。
教師用“你的媽媽真關心你”“你真幸?!薄袄蠋熣媪w慕你有個好媽媽”此類話來激勵學生說自己的經(jīng)歷,學生情緒高漲,個個都積極舉手發(fā)言,氣氛異常熱烈。
四、激發(fā)學生用真切的言行來感激、回報媽媽的愛
1、同學們,你們的每一次痛癢都與媽媽息息相關,她們歷盡千辛萬苦使你們健康地成長,你們就這樣在媽媽的愛里一天天長大了,那你能為媽媽做些什么,讓她知道你已經(jīng)長大了,懂事了呢?
2、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聽到學生說得很好,教師情不自禁的獎勵了學生一個吻。并引導學生說說小作者是怎樣回報媽媽的,指導朗讀,體會媽媽給自己的吻是多么甜蜜幸福。
3、是媽媽的愛讓我們誠實、勇敢,它是我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看到媽媽對我們這么百般疼愛時,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讓學生把想對媽媽說的話寫在準備好的一顆大心形卡上,上臺說一說,說完后,把自己和媽媽的相片,心形卡一并貼到老師準備的黑板上。)
4、看到你們這么愛媽媽,老師心里真高興。師生共同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激。
評析:媽媽對孩子溫馨的愛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是天底下最無私的,而孩子們想用自己的語言來感激媽媽,用實際行動來回報媽媽又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這時,教師的一句“你打算為媽媽做些什么,讓她知道你長大、懂事了?”的問話就讓學生把自己如何回報媽媽的愛滔滔不絕地說了出來。聽了學生的回答,老師不禁地感嘆到:看到你們這么懂事乖巧,老師都想成為你們的媽媽了。在這么感人的氣氛中老師也被深深地打動了,情不自禁地摟住一個孩子,輕輕地親吻了她的臉頰,并讓她把被親吻的感受說給大家聽,這位學生說得那么甜,笑得那么開心,使學生也迫不及待地把媽媽吻自己的幸福與甜蜜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樣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教師根本不需要用蒼白無力的詞匯去解釋,而僅僅用一個情不自禁的吻就讓學生明白了,因此學生在朗讀本段時那種無比快樂、甜美的情感流露得那般自然、真切,這又出現(xiàn)了本節(jié)課中的一個激情場面。
五、積極的情感體驗,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受到愛熏陶
1、同學們,其實在我們身邊關心疼愛我們的不僅僅只有媽媽,還有我們的爸爸、爺爺、奶奶和所有的親人,還有老師,同學呢。你還喜歡誰?為什么?你想對他(她)說什么?想為他們做些什么?
2、教育學生要勤學好問,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所有關心自己的人。
評析:教師帶給了學生一系列的感情體驗,同時也進行了擴散思維地訓練,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其實關心自己的人,不僅有媽媽,還有爸爸、爺爺、奶奶身邊的親人、老師、同學。讓學生說說周圍的人是怎樣關心自己的。自己應為他們做些什么?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了自己是生活在愛的海洋里,百般幸福,又教育了學生要關心身邊的所有人,培養(yǎng)學生一種良好的、積極的情感,使他們受到愛的熏陶。
《媽媽的愛》這篇課文對孩子來說,它是一篇“愛”的教育,愛有許多方面,讓學生學會愛與被愛,可以說貫穿了教育的整個過程。這堂課一開始就制造了一份沉默,在孩子心靈上引起了一圈圈的漣漪;課文學習中再次抓住最關鍵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學習,通過分析詞句、反復朗讀,讓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與學生已有的情感體驗相聯(lián)系,至此,學生的心靈已掀起狂濤巨瀾。不僅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作業(yè)的布置既是課堂的延伸,也是知與行的統(tǒng)一,將人文影響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