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萍
【摘 要】職業(yè)幸福指數(shù)高的教師必然有著很高的職業(yè)自覺性,其所教的學生也會是幸福的、幸運的。文章把視角放在研究提升教師職業(yè)幸福指數(shù)上,旨在喚起社會各界對教師心理和心態(tài)問題的重視,喚起教師對自身心理疾患的矯正,以便為廣大的學生帶來更多的心理陽光和可貴的精神力量,喚起學生求知的激情。
【關鍵詞】職業(yè)幸福指數(shù) 心理問題 教師
一、影響教師幸福感的因素
影響教師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呢?心理學表明,人的幸福感覺受到壓力的影響,人的心理問題與其所受壓力有關。筆者通過仔細分析,認為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因素造成。
(一)社會的壓力
由于教師育人工作的特點,人們對教師有著很高的期望,這就需要教師不但要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與專業(yè)修養(yǎng),而且還需要不斷學習以適應工作的需要。但是培養(yǎng)人才的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形勢又在不斷變化,教師與社會期望之間總會有差距。而且現(xiàn)在社會又處在轉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公現(xiàn)象,這就導致一些教師在與別人進行比較時心態(tài)容易失衡。所有這些現(xiàn)象,都會增加教師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
(二)工作的壓力
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著其工作壓力大,具體表現(xiàn)在:一方面,工作量滿負荷,節(jié)奏緊張,教師擔心擔心差生的工作難做,擔心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所教班級學生的升學率,擔心自己的工作得不到重視;另一方面,學校管理機制不合理,管理人員不稱職,學校形式主義的活動或檢查太多,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的各種要求太多,學校用學生考試成績衡量教師工作水平,學校根據(jù)學生考試成績評定教師的職稱、獎金,等等。這些種種擔心與問題都會給教師的工作帶來較大的壓力。其中,管理機制不合理是教師產(chǎn)生壓力的重要因素。
(三)收入偏低
我國向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教師社會地位高也在情理之中,但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教師的收入水平偏低。我國教師工資大約為比利時的1/7,美國的1/6,巴西的1/3,在被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墊底,甚至比不上同級別的國家公務員。特別是我國偏遠地區(qū)教師的工資不能按時足額發(fā)放,嚴重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職業(yè)自信心,導致教師外流和轉崗的情況屢見不鮮。
(四)自身的心態(tài)
職業(yè)幸福感來源于自己。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很多。之所以有人總覺得生活在虧待自己,是因為他們過分地強調自我,弱化了別人的存在。如果我們帶著欣賞、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人或事,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反之,如果總是充滿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就沒有幸福感可言。
二、提升教師職業(yè)幸福指數(shù)的做法
教師要學會享受教育帶給我們的幸福,主動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如果教育給不了我們足夠的幸福,我們就積極去創(chuàng)造幸福。社會各界和教師所在的單位也可以為教師創(chuàng)造幸福的工作環(huán)境。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
(一)幸福的教師應有愛心
情感是人一切行為的動力。一位幸福的教師,必然擁有親情、友情、愛情,是一位感情上的富翁;一位幸福的教師,其內心必然充滿著滿腔的熱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滿著暖暖的溫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時還擁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閑情。
作為幸福的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用自己這把火去點燃學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作為幸福的教師,要保持住自己的熱情、激情,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內在價值與趣味性,使自己對工作、事業(yè)有一種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覺,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
(二)教師需要到學生中尋找職業(yè)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币虼?,作為一名教師,要獲得職業(yè)的幸福,就要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為伴,甘愿成為一名“孩子王”。教師來到學生中間,就增加了與學生交流的機會,為建立師生情感創(chuàng)造了條件。當學生愛戴教師的時候,即使一句小小的問候也會讓教師感到無比幸福。
(三)學校應為教師搭建幸福平臺
學校要多搭建平臺,給教師提供展示才藝和成果的機會。教師的幸福感來源于他人對自己價值的肯定,來源于學校或上級對自己科研成果的認同。因此,學校在教師培訓和開展活動上要積極投入。社會也應該為教師積極搭建幸福成長的平臺,讓“尊師重教”不是一句空話。各級政府應該秉持“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舍得給教育投資,花大力氣辦學,真正體現(xiàn)“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而不是令人倦怠的無味無奈的工作。
教師的工作不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式的犧牲,而是享受;不是索然無味、機械的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是謀生的手段,更是生活本身。如果教師的幸福無從談起,要實現(xiàn)學生的幸福和發(fā)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追求并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那份幸福,社會各方面和學校要為教師的幸福成長做出積極的努力。有效地提升職業(yè)幸福感,不僅能使教師個人更快樂,而且能使教師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更理性、更科學的管理和決策,使教師快樂并幸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