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萍
長久以來作文教學一直處于低效狀態(tài),不少教師從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經驗方法,為我們提供了借鑒。作為教師,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作文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方可達到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那么初一學生的寫作現狀如何呢?除去少數作文基本成型的學生,其余大致存在如下癥狀:
癥狀一:生活平淡少激情,偷梁換柱文章成。由于我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們生活在一個較為安逸的環(huán)境中,家長把孩子的學習放在了首位。孩子可以說是“萬般事不做,唯有讀書活”。此種狀況致使孩子只顧書本,缺少實踐,對生活思考得少。一成不變的生活,一帆風順的成長,造成學生寫作時,感覺生活是那么的平平淡淡,沒有挫折,沒有憂愁,沒有激動。所以完成作文時,就抄襲或者把人家的作文偷梁換柱了。
癥狀二:粗心大意少思考,三言兩語文章成。這樣的學生當中,男生占的比例大些?,F在孩子上學年齡偏早,男孩子成熟的也較晚,剛進入初中的他們還未擺脫孩子的特點,注意力時間短,粗心大意。因此作文寫得就像雕像的坯子,只具有輪廓而不辨其具體。文章多用概括性語言,三四百字就完成了作文。
癥狀三:感情豐富難收筆,下筆千言旨未明。這樣的作文多數是女生寫的。進入初中后,女同學發(fā)育要比男同學快得多,她們的感情越來越豐富,想的事情也比較多。遇到有感觸的題目,感情就會一瀉千里,出現下筆千言的情況。她們寫的都是心里話,可是你讀完后卻如同進入迷宮,找不到方向。她們想把所有的經歷和想法都講出來,于是就沒有了重點,沒有了主旨,結果就是令讀文章的人糊涂。
知其癥,思其因。我們便可對癥下藥。
癥狀一產生的原因:一是他們對生活缺少觀察與思考,思想懶惰,抄借別人的省事。二是他們缺乏自信心,認為別人的文章寫得好,自己的生活不值一提,怕寫自己的真實的生活被人取笑。為此,教師首先要打一場心理戰(zhàn)。先以言動之,再用法規(guī)之。我問他們:“你們喜歡結交什么樣的朋友???是能夠真誠相待的還是虛情假意的?”他們回答:“當然是真誠相待的。”我說:“回答得好。我們都希望朋友之間能真誠相待,這是我們交往的標準。那么你們知道我們寫文章是為了什么嗎?其實寫文章就是為了和朋友、親人還有不了解我們的人交流啊。那么你們想想他們希望看到什么樣文章?所以同學們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大膽地最好地完成自己的文章,和朋友真誠地交流。是不是你自己的創(chuàng)作,將作為我衡量你們作文的首要標準。其實,看似平淡的生活,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善于發(fā)現,也會找到可寫的材料。只要大家有信心和決心,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一定會寫出自己滿意的文章。
用法規(guī)之。為了引導他們關注生活,積累生活素材,我布置了定量任務。要求在初一上學期,完成寫人物的作文2篇,寫自己經歷的事情2篇,寫2篇景物描寫的文章。指導他們先確定描寫對象,然后寫觀察日記,最后成文。經歷的事情,只要是能引起內心情緒改變的事情都可。景物描寫的文章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均可,大到季節(jié)小到落日。每周完成一篇,內容自定。教師每周檢查,以文章的真實性為主要評價標準,給予鼓勵和有效的指導,并且每月教師集中總結一次,鼓勵督促。下學期,以上學期積累的材料,從布局謀篇指導,完成8篇寫人記事的文章。改變學生的抄襲習慣,養(yǎng)成寫日記表達自己的習慣。
癥狀二產生的原因:一是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不了解細節(jié)描寫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二是詞語積累少,不能生動地表達。為此,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生活中觀察的重要性和如何觀察”的指導。教師可提供精彩的描寫片段,讓學生閱讀體驗,并且進行仿寫。如屠格涅夫的《乞丐》中傳神的肖像和神態(tài)描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景物描寫和捕鳥的動作描寫,《紅樓夢》中對黛玉形神兼?zhèn)涞拿鑼懙?。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每周布置一篇,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體驗進行仿寫創(chuàng)作,領會觀察的意義,學會觀察。經過兩個學期的訓練,此類學生作文大有改觀。如學生寫的拔河片段:“體育課老師別出心裁讓我們一班和二班進行拔河比賽。聽完這個消息,體委馬上把我們集中到一起,商量戰(zhàn)術。大家七嘴八舌,定下方案。一聲哨響,進入預備,我們胖哥在最后身體后傾,呈半蹲式。其他同學,前腳頂后腳,呈順風倒式,一個個牙關緊咬,緊握大繩。體委在前面,擺好架勢,就等老師一聲令下——”
癥狀三產生的原因:學生對寫作材料缺乏分析整合的能力,概括能力不足,思考不深入。據此,我提出讓她們寫作前列提綱的要求。這樣勢必會讓學生加強思考,可以把與中心無關的材料刪掉,并且布置此類學生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作為訓練,領悟好文章的主旨和選材。經過一學年的訓練,她們對文章的中心和選材做到了心里有數。
初一是學生的寫作打牢地基的階段,我們教師要多下功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改變過去的集中命題指導和泛泛的講評。初二階段,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我們要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和寫作的主動性,為此我嘗試分組辦作文報的方法,半個月出一期報紙,可以多種文體進行創(chuàng)作,給學生廣闊的空間。此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張波.初一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