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頤
《荷馬史詩》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tǒng)稱,迄今大約3000年,它對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影響源遠流長。英國作家、歷史學者亞當o尼科爾森以《荷馬3000年》重新詮釋荷馬,緊扣作者個人認識的逐漸加深,從初遇荷馬、領會荷馬、愛上荷馬、探尋荷馬……直到最后再思荷馬,全書總共十二章,既是作者的心靈追索過程,更是一趟別具特色的西方文化之旅,讓讀者充分領略了荷馬史詩的珍貴價值。
本書并不是枯燥的學術著作,相反充滿了絢麗的文學色彩,以及作者不時流露的摯愛深情。尼科爾森列舉了許多譯本對比,細致地剖析史詩的寫作規(guī)律,荷馬的六韻步格調奠定了口述文學的基準。這是一種“將素材利用、組合起來的方式,有效、堅固、可靠而真實;可以應對夜間的大海和風暴,可以保持其優(yōu)雅和價值,就像其絲線在燭光中也能閃閃發(fā)光;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代代傳承?!彼裕g本如果過于修飾,其實是“反荷馬”的,而歐洲山村不通文墨的誦詩人,恰恰是最接近荷馬的人。在他們的頭腦里,“詩是被封在神龕里的記憶,它的樂律永生不滅”。這不是崇古非今,記憶術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承,它曾經(jīng)是一項無比重要的技藝,它的失落是現(xiàn)代文明的一種遺憾。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很可能代表了口頭詩歌傳統(tǒng)的終結??陬^詩歌從本質上與筆頭詩歌大相徑庭,尼科爾森揭示了實際文本的研究如何消弭了二者的截然分別。尼科爾森從19世紀巴黎左岸小餐館,龔古爾兄弟與圣維克托的激烈爭論入手,轉引至文學界對蒲柏《荷馬史詩》譯本的批評,蒲柏譯本過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實質,對史詩中詞語的重復和些微的不雅窮究不休,為了敘事的優(yōu)雅而犧牲了真實,反而破壞了史詩的本來面目和完整性。當然,蒲柏將荷馬帶到了英語世界,就像一場激烈的文學風潮,席卷了濟慈和雪萊等人,雪萊說“荷馬是‘真與‘美的化身”,而濟慈因為詩風的變化而被稱為“倫敦腔的荷馬”。
《荷馬史詩》形成了一種典型的西方式敘述技巧,即在作品中安排一個事件,構建一個寓言或者一個主干情節(jié)。習慣這一類型的讀者或者聽眾不僅會對文學作品有著特定的期待,還喜歡將所有的情節(jié)按照自己的感覺進行預設的想象。早在公元前6世紀,色諾芬就說過,所有作家的成就都是對荷馬和赫西奧德借鑒的結果。如果古希臘早期文學缺少了荷馬史詩,那么古希臘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學世界。對古希臘文學源頭的研究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豐富多彩的敘事形式上,但希臘人喜歡事實,他們對鋪張的辭藻沒有什么興趣,他們討厭夸大其辭。
荷馬史詩融合了時代的氣息,它在口口相傳中不斷充實豐滿,“就像浪濤一般,在希臘的礁石海岸涌動了若干世紀”。荷馬總是把一個繁雜的故事講得簡單而精彩。我們只要真實地去記述荷馬,他的偉大、簡潔和輝煌就會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出來。這種樸素和真實的力量是文學最重要的品質。
如果說本書前面五章還只是局限于《荷馬史詩》文本的研究,那么,在第六章,當尼科爾森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荷馬”,他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深入精神的內核去尋找“真實的荷馬”。“金屬和英雄”、“草原上的荷馬”、“匪徒與城市”這些篇章探討了西方的戰(zhàn)爭文化、自然與城市的沖突以及永恒的鄉(xiāng)愁理念。
荷馬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強度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慘烈。在《伊利亞特》四大段戰(zhàn)爭的描述中,我們經(jīng)歷了雙方無數(shù)的廝殺。尼科爾森說,“殺戮是《荷馬史詩》的真相”,這個真相中包裹著深沉的嘆息,關于生命的無力和殺戮的無益。最揪心的場景:阿喀琉斯因為痛悔帕特羅克洛斯的死亡,于是褻瀆赫克托耳的尸體,他將尸體綁在戰(zhàn)車上,連續(xù)幾天拖拽尸體,拒絕將其安葬。但《伊利亞特》不是阿喀琉斯一個人的憤怒之歌,他還是氣勢雄偉的特洛伊戰(zhàn)爭史詩,更是一首人性復蘇的贊歌。我們目睹了阿喀琉斯的一切:最初的怒火中燒,盛怒難消,他的專斷決絕,他最后克服沖動,陷入無盡的悲痛。直到全詩最末一卷,我們才終于在一副心酸的場景中看到這位“棄絕憐憫”且“性如雄獅般殘忍”的英雄,面對赫克托耳老父普里阿摩斯的痛苦時,他放下了他的敵意來盛情款待老人。阿喀琉斯站在對手的視角來審視自己,人類在同理心的召喚中獲得了共情,仇恨消逝,善戰(zhàn)勝了惡。
荷馬史詩講述的是英雄的業(yè)績和命定的不幸,但是,如果不在諸神和死者的背景中解讀,我們會很容易誤讀它的意旨。就像尼科爾森所強調的,西蒙娜o韋依將荷馬史詩理解為反戰(zhàn)詩歌,這樣的理解還是小看荷馬了。英雄的生命激烈、壯麗卻轉瞬即逝,所有人類的歸宿趨向一致,這是神也無法解決的難題。正是出于對這一終極問題的突出興趣,荷馬史詩對死亡的關注遠遠超過對戰(zhàn)斗的關注。這也是尼科爾森本人面對死亡威脅,一次是海上風暴讓他想起了《奧德賽》,一次是遭遇歹徒讓他想到了《伊利亞特》,他的個人經(jīng)歷是本書一條副線,不時與史詩的主線相交叉,在這種交叉的過程中讓我們體會到史詩是如何進入個體的思維,這儼然是西方文化長期演化的基因起作用的結果。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明知死亡的預言依然披甲上陣,英雄們得到了尊享和榮耀,這不是泯滅天良的屠殺,死亡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局限,同時也賦予了意義。
史詩的作者到底是誰?一直以來眾說紛紜。尼科爾森說荷馬“是善于缺席的人”,的確,所謂荷馬生平的信息是那么的不確定,似乎每個研究者的發(fā)現(xiàn)都大有不同,荷馬出生在希俄斯島?士麥那?伊薩卡島?阿格利斯半島?有人說他是英國劍橋郡人,甚至還有人說他其實是瑞典人。尼科爾森匯總了荷馬史詩的歷代手稿遺跡,也匯總了各類研究者的不同意見,最終在美國學者密爾曼o帕里的研究成果上繼續(xù)闡發(fā),認為荷馬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個體,但他的成就整合了前人“程式化的框架”、“精準的記憶”和“靈光閃現(xiàn)的創(chuàng)作”。所以,“《荷馬史詩》,實質上繼承了多樣的傳統(tǒng):既是靈活的、現(xiàn)編現(xiàn)演的詩歌;又是永恒不變的、像墓前的石碑一樣的、前人偉業(yè)的豐碑?!?/p>
《荷馬史詩》從來就不是神圣的作品。這是與其他文化之間的根本區(qū)別。其他文化的文學大多始于宗教作品,如古伊朗文化開始于瑣羅亞斯德的“小阿維特斯陀”贊歌,《摩西五經(jīng)》是古希伯來文化的源頭,而伊斯蘭文化則始于《古蘭經(jīng)》?!妒ソ?jīng)》雖然被視為“萬書之書”,成為西方的核心文本,但是它的地位一直受到?jīng)_擊,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古代文學的持續(xù)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在文藝復興之后得到了加強。希臘人大體上來說是天真的,甚至是孩子氣的,他們的宗教完美地表現(xiàn)出一種叔本華稱之為“將人向上提升的巨大力量”。
荷馬史詩里的神并不高高在上,他們也軟弱、也卑鄙,也會犯各種錯誤,在那樣神祇遍地的時代,人卻是荷馬作品的主角。希臘文化的文本并不是靠宗教權威來奠定自己的地位,而僅僅是通過其文學的高超技藝。自《荷馬史詩》以來,希臘以及歐洲的傳統(tǒng)都習慣于要求高水平的作品要具有相應強烈的、處于高位的道德方向,這也是通過《荷馬史詩》實現(xiàn)的。阿喀琉斯拒絕阿伽門農的禮物,奧德修斯歷經(jīng)艱險回歸故里,追求自由、追求崇高成為西方價值觀的核心,肉身雖死,而信念永存。
本書結尾,尼科爾森說,荷馬不給我們提供答案,他拒絕作答,他只是把所有問題編成了故事?!霸谒臍庀⑼掏轮g,是人生的復雜,是海上船筏汩汩的活力,是他一遍遍反復說的--你身后閃耀的復蘇的晨光。”在尼科爾森如歌的行板的詩意語句中,緩緩合上此書,抬頭仰望星空,有光芒穿越3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