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侯麗芳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兼職體育教師兼職年份較短,兼職不穩(wěn)定,對體育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掌握程度較差、教學效果很不理想。針對上述問題,應該積極調整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的結構、加強對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培訓的力度、增加中小學專職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
關鍵詞 中小學 兼職體育教師 教學效果 培訓
我國加強了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重視,為了滿足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大量的兼職體育教師走入了體育課堂。而兼職體育教師并沒有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重視,因此,本研究結合太原市陽曲縣中小學體育教師實際情況,對兼職體育教師的現(xiàn)狀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使兼職體育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基本情況分析
1.兼職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的分析。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在31-40歲之間人數(shù)最多,其次就是年齡在41-50歲之間的兼職體育教師,在這兩個階段的兼職體育教師占了學校的主導力量,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2.兼職體育教師的性別結構的分析。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男女比例分配不均勻,女性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遠遠少于男性體育教師。由于大部分體育院校招收的女生數(shù)量較少以及體育課是室外課,大部分女性教師不愿風吹日曬等,導致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性別男性遠遠超過女性。
3.兼職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的分析。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學歷分布在本科階段的較多,中學教師相對于小學教師學歷要高。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本科學歷占得比重相對較大。
4.兼職體育教師的職稱結構的分析。陽曲縣兼職體育教師的職稱主要集中在中級,而高級和初級職稱的教師則相對較少,還有一部分兼職教師是沒有職稱的,充分證明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是以中級職稱教師為主要力量,這種分配比例還是比較合理的。
5.兼職體育教師兼職的原因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學校專職體育教師太少,體育課不能正常開展,其次就是個人有較好的體育特長,對體育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較好,個人完全有能力做好體育教師這個工作,學校主動將體育課交給兼帶。
(二)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現(xiàn)狀
1.兼職體育教師體育專業(yè)知識的現(xiàn)狀。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大部分對體育的專業(yè)知識還是沒有掌握的,特別是人體科學知識、體育教育理論、體育教學設計等體育專業(yè)課程,這對兼職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2.兼職體育教師運動技能的現(xiàn)狀。有一部分兼職體育教師有一定的運動技能基礎,但大部分兼職體育教師對體育運動技能是沒有掌握的,這種情況對教學質量和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以31-40歲的為主;男女教師性別比例相差較大;學歷則大部分分布在本科。
2.兼職體育教師兼職的年份較短,有的體育教師兼職1-2年,長的則3-4年。
3.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對大部分體育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掌握很不理想。這些知識和技能是中小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
4.學生在體育課上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很少,遠遠達不到體育與健康課程對學生體質與健康的要求。
(二)建議
1.加強對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兼職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2.加強陽曲縣中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待遇補貼政策,提高兼職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加強陽曲縣中小學專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國鋒,陳萍.讓兼職休育教師成為體育教學的有效助力——基于兼職體育教師現(xiàn)狀的思考[J].體育教學.2012(4):48-49.
[2] 曹強,姚唯.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學校體育.2012(10):24-25.
[3] 李振華.兼職體育教師的教研難題及策略[J].體育教學.2012(3):62-63.
[4] 孟憲明.讓兼職體育教師更能勝任體育教學工作[J].運動.2010(012):58.
[5] 胡平平.加強中小學兼職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研究.2007.28(9):64-65.
[6] 易淑瓊.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的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2(23):213-214.
[7] 宋忠志,羅希堯.我國中學體育師資現(xiàn)狀分析[J].體育科技.2000.21(2):83-85.
[8]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J].中國學校體育.20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