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條大河拴住的小城

2016-05-14 08:42劉照進
民族文學 2016年7期
關鍵詞:沿河吊腳樓山城

劉照進(土家族)

城是典型的山城,被一條大河拴在水邊,綿長的夢想也被拴在水邊,腳步也被拴在水邊。城不向四方鋪展,因為背后是高山,是陡崖,于是就一屁股坐在斜坡上,任憑那些高高低低的樓房星落棋布地散亂成長、發(fā)育,也任憑那些光溜平滑的石階古巷曲里拐彎地向上蔓延、旁生。河是大河,激越、洶涌,帶著高原曠古雄闊的原始野性,澎湃而來,激昂而去。河不繞城瀠洄,因為城在高坡,水往低處流,干脆就穿城而過,也不纏綿回頭,也不顧盼生輝,表現(xiàn)出與君決絕的從容氣概。倒是小城有些難舍,像生依死隨的戀人,眼望著大河遠去的背影,便生出許多牽盼,倚著水邊的星點空間,半匹巖崖,斜掛著吊腳樓膀子……

很多時候,正是落霞滿天,斜照晚景。我獨自臨江佇立,放飛思緒與詩情,看一江水流在腳下激情奔涌,看滿河波光托起山城精彩。滔滔大江霞光粼粼,往復舟船踏浪起伏,影子時遠時近。浣衣女子穿紅著綠,棒槌聲中手勢起起落落。遠山隱隱,樓群綽綽,石階伸伸縮縮。山城的背影徐徐打開一個生動的側(cè)面。

有一種美因為制約而誕生。一個在石階上生長的城市,注定會步履蹣跚,腳印里帶著石頭的堅硬與沉滯,遠不可能具有平原城市的舒展與灑脫。但在我看來,這種約束下的艱難開掘,妥協(xié)中的另辟蹊徑,成就了山城的獨異個性,獨特之美。它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層褶皺,都藏匿著讓目光在趨同的城市風景中難以尋覓的興奮點。

作為一處古邑,沿河山城有著自己的歷史刻度和體溫。史料記載,沿河春秋屬巴國,戰(zhàn)國屬楚,秦屬黔中郡,漢屬涪陵、永寧、漢復縣,魏晉南北朝屬涪陵郡,北周屬費州,隋置務川縣,唐武德四年置務州(后改為思州、寧夷郡),五代屬黔州,后歸于楚,宋置思州,元置佑溪長官司,明清沿襲,民國三年置沿河縣。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在今縣城西岸設置縣衙,形成沿河縣城的最早雛形,曾一度是州、縣治所。在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沿河這個通江達海的水邊小城,必定成為兵家必爭的要塞之地。號角聲聲,金戈鐵馬,戰(zhàn)爭的煙火想必也曾數(shù)度點燃過這座邊僻小城的歷史天空吧。天高皇帝遠,署衙高堂里的驚堂木曾經(jīng)猛拍起落,震懾多少無辜良善,草菅多少庶民賤命。幾番朝代更迭,城頭王旗變換。不變的依舊只是那一江滔滔流水。

漫漫歲月如黃沙一般掩埋歷史,時間帶走了遺容。沒有零星線索和文字圖片能夠稽考沿河舊時的城郭樓影。在離縣城西北五里的城子頭,有一處遺址,門墻殘存,炮臺依稀,官署屋基臺階藏于壟間土埂之間,隱隱可以窺見古城遺貌。此間傳聞為唐城樂縣城遺址。據(jù)《思南府志》援引《元志》的說法:在沿河佑溪長官司的疆域內(nèi),唐武德四年(621年)因招慰“生”(土家等少數(shù)民族)而置城樂縣,隸屬思州。筑城之后,人們載歌載舞,遂名“城樂城”。那么,“城樂城”是否就是當年沿河的郡縣治署呢?史料的記載卻語焉不詳。

烏江自南而北穿城而過,將城分為東、西兩半。地勢陡峭,山崖綿延,沿江而建的街道便呈梯次結(jié)構(gòu),石階小巷穿綴連接。沿河縣城歷來就有“河東號多,河西廟多”之說。在陸路交通并不發(fā)達的時代,作為烏江要津的沿河山城,必定成為物資的集散中心和各路商家的搶灘之所,南來北往的商賈旅人匯聚于此,形成邊地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多元融匯,成就其商業(yè)繁榮。河西丁字口曾經(jīng)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有一條大道直通江邊的渡口碼頭。臨江的峭崖上聳起一排吊腳樓房,樓檐參差錯落,街道順江延展。十多年前,這里還沒有進行舊城改造,灰撲撲的老街顯得古舊沉寂。我在老街上徜徉、穿行,追溯歷史深處的歲月回音。石板街寬不足丈,縱橫穿插,曲折伸延,兩邊店鋪排立,木質(zhì)板壁上落著厚厚的塵埃,柜臺斑駁陳舊,木門半開半閉,所售多為香燭、紙錢、副食之類,矮檐屋角下坐著的多為老人,或獨自品茶吸煙,或三五人圍聚下棋玩牌,面孔上寫滿祥和與安寧。偶爾,年輕人的腳步“咚、咚、咚、咚”砸向地面,飛奔的影子一晃而過,顯示出他們?nèi)松拇颐εc倉促。

沿河之名始于元代。但在史志文獻中,觀音巖比以“佑溪溝”(黃木溪溝)名設司、以“沿河”之名設縣還要久遠。觀音巖處在縣城東岸,峭崖陡壁,突兀于江面數(shù)十米,壁間修建樓閣,翹角飛檐,閣內(nèi)觀音塑像肅穆神秘,拜臺前香煙裊繞不絕。廟旁是清代洪峰石刻和明代“觀音巖”摩崖。先后修建的三相橋、東岳廟、屏峰寺以及獅毛堆、中碓浩等景觀簇擁周圍,成為僧侶游仙、善男信女、文人墨客長期追逐的去處。

每逢夏季暴雨,烏江都會惡浪滔滔,水位上漲,淹沒縣城兩岸房屋農(nóng)田,留下幾多悲壯苦澀的記憶。觀音巖旁邊的洪峰石刻清楚地記下了烏江的歷史最高水位。《民國沿河縣志》記載:清宣統(tǒng)元年巳酉年五月十八日開始,連續(xù)四日大雨,烏江河水猛漲,水位至東岸觀音巖、西岸川主廟,兩岸農(nóng)田房屋被淹沒,群眾遭災甚慘??h人周思壽、汪世仁立碑刻載。推其水位為314.1米,洪水流量為1.9萬秒立方米。我見過那些因為洪水上漲淹沒房屋被迫搬家的居民,他們赤裸著上身,頭皮和背脊上粘著雜物碎屑,眼望著逐漸上漲的大水發(fā)呆。連接河邊渡口的街道,像一截被鋸掉了腳掌的斷肢,巷道里擁塞著臨時搬出的家具。他們像在大雨沖刷下毀壞了巢穴的螞蟻,卑怯的影子四顧茫然。

過去,出入沿河的物資全憑水運,觀音巖就在河東碼頭的峭壁之上,往來客商都會由此乘船。俯仰抬首,但見一排排吊腳樓凌空懸掛,瓦檐鋪陳,方窗木欄,三兩根木柱錯落搭接,斜斜地撐起一道美麗風景……推窗遠眺,目睹一河江水帶著滾滾波濤奔流而去,晝夜不舍,江上帆篷片片,漁舟唱晚,江風習習。臨街一條公路蜿蜒曲折,坑坑洼洼,塵土飛揚。折疊木門敞開的鋪子浸染著蒼老時光,茶館里人聲鼎沸。先前,觀音巖周邊有很多茶館,一家挨著一家,人進人出,往來不止。方桌子,長板凳,粗瓷茶碗,長嘴錫壺。一屁股坐了,在茶水升騰的氤氳霧氣中欣賞烏江美景,享受人生的安閑,別有一番情趣。

茶館是社會的縮影,人生的舞臺,世俗的會所,民間的廟堂。文人墨客,商旅閑漢,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三流九教匯聚一處,搖著蒲扇,光著膀子,嘴邊一碗茶,口中家國事,都在眼前的霧氣中升騰沉浮。也有人乘興而起,高歌一曲,手舞足蹈;也有人即景抒情,吟詩作對,搖頭晃腦?!芭尽尽钡陌驼坡暸南氯?,“好——好”的喝彩聲響起來。茶館就這樣聚鬧了。據(jù)說有一種“說懷書”人用的道具“巴膀膀”,是一截一頭蒙了蛇皮形如二胡音箱的大竹筒,能夠敲出節(jié)奏感很強的音樂,用來渲染氣氛。每講到懸念處,“啪”的一聲拍下去,滿堂震驚。可惜我從來沒有見過。

成都人的“閑散”天下聞名,茶館里坐了,可以泡一整天。沿河比鄰渝、湘,融會了巴楚文化,沿河的“閑散”頗有幾分成都遺風。茶館里沿襲一種“打川牌”的娛樂,俗稱“打紅點子”,牌料紙質(zhì),窄長條型,正面印有《水滸》、《三國演義》等人物圖像,共八十四張,戲稱學習“八十四號”文件。還有一種“打字牌”的娛樂,也叫“捉大貳”,或稱“摳缽”。無論“打紅點子”,還是““捉大貳”、“摳缽”,雖然語含生猛,殺氣畢現(xiàn),但都有些詞不達意。四角圍坐了,茶碗邊壓著小小彩頭,慢吞吞地起手落勢,溜達達地三言兩語。一碗茶續(xù)過三遍五遍,依舊慢悠悠品得有滋有味?!按颉钡氖切蓍e,“捉”的是娛樂,“摳”的是放松,輸贏成敗全在“廝殺”之外,在一碗茶水之中。

靠水而居,臨江觀濤,淡薄名利,遠離江湖廟堂,獨守恬淡休閑,這也許是山城的另一種性格吧。

縣城年齡稍大的人談起“麻九爺”都會津津樂道?!奥榫艩敗北拘招?,河東田壩人氏,并非臉上長了大麻斑,而是因他排行第九辦事麻利,時人戲稱“麻九爺”,久而久之,漸漸略了本姓。據(jù)說他以前在貴州軍閥王家烈手下干過排長,作戰(zhàn)勇敢,后來不知什么原因開小差回老家以開茶館營生?!奥榫艩敗敝v起打仗的故事來,眉飛色舞,氣概非凡,聽的人往往全神貫注,目瞪口呆。光頭粗膀的“麻九爺”敞胸露懷,肚臍眼碩壯如鵝卵,圓似杯口,走路時全身肌肉抖動,門口一站,活脫脫就是一塊“招牌”。遠遠近近的茶客總喜歡奔著“麻九爺”而去。因此,他的茶館最是興旺發(fā)達。灶臺上一邊架著鐵鍋,一邊擱著大銅壺,整日里冒著霧騰騰的白氣。“麻九爺”光膀子上搭塊汗巾,手提長嘴壺四處轉(zhuǎn)悠觀望。猛不丁斜刺里就會伸出一柄長壺,水柱迸射,頃刻水停壺收,碗中茶葉翻騰,茶暈蕩漾,不漫不溢……有熟客偏偏愛開“九爺”玩笑,趁其不備,飛身一把按在凳頭,“逼”他講故事。“麻九爺”也不惱,張開嘴就開始款天闊地講他那些陳年舊事。“麻九爺”在縣城絕對算得上是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榮辱沉浮,大起大落,人們對他的稱呼也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先卑后尊先倨后恭的滑稽過程:麻老九——老九——麻九爺——九爺。隨著茶館最后的蕭條和人去鶴逝,最終蓋棺定論成“麻九爺”。其中暗藏的種種人情世故與世態(tài)炎涼,皆在不言之中了。

當然,吊腳樓不僅僅承載這樣的前塵往事與人情世俗,她更以一種古典而詩意的色彩,故化在人們的心頭,成為一段愛的朦朧記憶,一幅永不消逝的風景。

我的朋友畫家兼詩人劉華忠先生,每次和我談起沿河山城江邊的吊腳樓時都會興奮不已,眸子里放射出異樣的光彩。他說自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沿河縣城丁字口街一位異性朋友家里的吊腳樓上住過一段時間,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白天,他和朋友在江邊轉(zhuǎn)悠寫生,夜晚則在吊腳樓上枕著烏江濤聲飲酒吟詩。木格窗子被一根竹竿斜斜撐開,明月朗照,青輝灑地,江風冉冉,一江濤聲撲面而來,沁人心脾。興許還有漁船上漏出的幾粒燈火,樓閣里飄蕩的幾縷山歌,為他們的蒙昧青春增添幾分詩情畫意?!澳莻€地方太美了,要是有可能,我愿意在那里居住一生一世?!倍嗄旰?,畫家回憶起來依舊如癡如醉。只可惜,畫家的那位異性朋友后來離開沿河,他們?yōu)榱烁髯缘娜松硐胩煅睦僳E,從此了無音訊,而他們那段似是而非的愛情連同丁字口的吊腳樓也永遠嵌在畫家的心頭,成為另一幅絕妙的畫。一個畫家一生也未必能創(chuàng)造出價值連城的作品,但必定會有一幅最美的畫懸掛在他的心頭,被時光和記憶精心裝裱。

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他們的脈管里流淌著先人能歌善舞的血液,骨質(zhì)里融會了山的粗曠和水的柔媚,天生就是優(yōu)秀的歌手。田邊地頭,土塬山梁,風一吹,清越的山歌就飄起來了:“大雨落來細雨飄,打濕情妹花圍腰;打濕情哥不要緊,打濕情妹啷個焦?!倍谀切╋L清月明的夜晚,吊腳樓則成了釋放心靈傳輸愛情的歌臺?!芭勖?,生得乖,盤子臉來彎眉毛;奴幺妹,好頭發(fā),梳子梳來篦子刮;奴幺妹,好雙手,金箍銀箍戴滿手;奴幺妹,好雙腳,紅絲綠帶纏裹腳。”不要以為這些土里土氣的山歌只在民間草野里生長,只在露珠與山花的笑容里綻放。如今,在不缺時尚與流行元素的山城,民歌依舊如雨后山林里的菌子,日頭一拱就露出了鮮嫩的面孔。這歌聲是抒情而又多情的,這歌聲也是清純而又原汁的,絲毫不含物質(zhì)時代的趨利與淺浮,成為山城抵御世俗抵抗功利的精神操守和力量家園。

觀音巖邊有一排大石梯子,斜斜從吊腳樓群里穿過,一直延伸到江邊的碼頭渡口。石梯是山城的一部史書,光滑的表面留下多少歷史的腳印,鐫刻多少歲月的滄桑。風吹過,風帶走昨天,雨來過,雨沖刷足跡。只有時間一錘一錘地雕刻,記憶一頁一頁地裝訂。

烏江因上受貓灘、下受舞門灘的阻擋,便在觀音巖下形成一段緩流,江面平穩(wěn),易于擺渡行船。東岸橫臥七尊大石,狀如七只臨江飲水的卷毛狗,被譽為“獅狗堆”,為沿河縣城八大景觀之一。西岸大小石塊重疊堆壘,江水灌進石堆中的石洞、石孔,就會發(fā)出奇異的號聲,形成“洲水奇觀”。人們在此垂釣、浣衣,或?qū)⑿迈r菜蔬放置江水中沖洗。夏天,則是天然的泳場。男女間雜,短裝泳褲,逐浪戲水,激起一河的歡聲笑語。俗話說:隔河三尺,擺卵之地。河流褪去了人們的男女之別和忸怩羞澀,呈現(xiàn)出的是開放、包容、交匯的胸襟。

碼頭最早叫“沿河司渡”,推測設于元代,當是古渡,民國時期改為“惠民碼頭”。渡口是連接山城東西兩岸的臍帶,沿河大橋修建之前,這里是兩岸唯一的通道。每天人來人往,擺渡不止。1934年5月31日,賀龍率領紅三軍在此強渡烏江,依靠20多只木船渡江,消滅岸邊守敵,在離此數(shù)十里的譙家土地灣建立起貴州高原第一個紅色根據(jù)地——黔東特區(qū),播下了革命的火種。1979年,沿河縣革委會在觀音巖立碑紀念,將“惠民碼頭”改為“紅軍渡”,從而賦予它嶄新的歷史意義。

戰(zhàn)爭遠去,槍聲喑啞,古渡悠悠,惟有江水奔流不息。

只有一年一度的端午龍舟賽在“紅軍渡”碼頭鮮活鬧騰。節(jié)前幾日,街上就充滿了濃郁的氣氛。龍船的骨架雛形立在街頭巷角,龍頭高昂,龍須冉冉,龍鱗閃閃。河中鑼鼓陣陣,節(jié)奏鏗鏘,那是預賽的隊伍在“較船”(也叫“試船”)。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沿河土家族的龍舟賽在開賽之前還要進行“請水拜廟”儀式。兩名童男童女身穿彩服,分別代表青龍、黃龍,法師燒紙燃香,口念符咒,卦影翻飛,途中香煙裊繞,鑼鼓震天,長號齊鳴,簇擁著游龍隊伍前往江邊“請水祭江”。

號令聲中,龍船齊發(fā),鑼鼓鞭炮再次喧天價響。船中手臂勁舞,槳影翻飛,水中白浪條條,你追我趕,岸邊千音萬嗓,齊聲喝彩。此時,藍的天,碧的水,紅的綢,彩的旗,一起攪動在那沸騰的節(jié)日里了。

清人范嘯弘曾經(jīng)站在山城東岸的珠瑙峰下,面對皚皚積雪的山頂,詩趣盎然,吟出佳句:“皚皚銀屏矗太空,重巒疊翠合稱雄。我來峰外昂頭立,千里河山一望中。”我借居山城十數(shù)年,下雪倒是遇過幾場,不過作為“縣城八景”之一的珠瑙巖,我未曾見過白雪銀皚的自然奇觀。想必環(huán)境破壞,今日的大地已越來越不適宜白雪居住了吧。至于“黃貓警渡、白鶴舞門、月鏡高懸、石洲晚眺、珠泉暗抱、錫頂警云、彩月朝霞”等其他幾處景觀,只好在故紙文字里去覓蹤尋跡了。

佇立河岸,一任思緒的蘆葦飛揚,我的目光穿過山城的前世今生。河岸漸漸看不到那些充滿詩情畫意的吊腳樓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嶄新的現(xiàn)代樓房,像森林側(cè)面鋪排的線條。機聲轟鳴,塔吊的巨臂在空中伸展,山城一大片一大片的補丁正在機械的操作下發(fā)生容顏改變。聳立兩岸的防洪堤,長長地延綿數(shù)里,像山城堅實的鞋子。那些從荒郊野地走來的石頭,從此扎根在水邊,用它們的硬度和力量托起山城的高度。

霓虹燈下的夜晚像一只高腳酒杯,盛著山城的繁華與夢想。大河緩緩穿過山城,波光滟瀲,任晚風搖曳縷縷纏綿的懷想。高高的防洪堤上,漫漶著日子的流光溢彩。寬闊的紅軍渡廣場,人流像自由的魚群,在舞蹈與歌聲會聚的河流中幸福翔游……

拴在水邊的山城還在渴望嬗變。

責任編輯 哈 聞

猜你喜歡
沿河吊腳樓山城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吊腳樓
三維重慶
山城吊腳樓
九九歌
苗族民居吊腳樓的再生設計
山城物語
沿河自治縣組織退休干部和“兩代表一委員”調(diào)研“兩會一節(jié)”重點項目建設
九九歌
吊腳樓“直木匠”
山城的風
长岛县| 潜山县| 湟中县| 南和县| 丹凤县| 佛山市| 沈阳市| 水富县| 巴林左旗| 通海县| 汝州市| 晋宁县| 北川| 池州市| 黄平县| 东城区| 永吉县| 二手房| 清苑县| 临城县| 克拉玛依市| 周宁县| 朝阳县| 鄂托克旗| 新乐市| 清原| 东安县| 平武县| 通州区| 南安市| 苗栗县| 龙川县| 景宁| 沾化县| 武功县| 穆棱市| 织金县| 太原市| 怀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