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明
人是要講緣分的,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人與物之間總會有一定的緣分,這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必然中的偶然,說穿了就是緣!
緣分,在人世間搖曳——
黃鶴樓下,李白與孟浩然揮手之間,碧空長江,孤帆遠影,定格千古傳唱的動人友緣;古琴臺上,悠揚琴韻,浩浩江水,永遠彈奏著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之緣;而在宦海沉浮之間,千山萬水之遙,也永遠傳唱著白居易與元稹相濡以沫的詩緣!
緣是真!緣是美!緣是情!珍惜緣分,就會與人與事和諧相處,善緣永結(jié)!誰能否認,屈原與詩歌之間不是一種緣分?誰能否認,王羲之與書法之間不是一種緣分?誰能否認,曹雪芹與《紅樓夢》之間不是一種緣分!
緣分是你我他之間、人事物之間永遠的、無形的網(wǎng)絡(luò)!
回憶所及,我與書之間,也有一種緣——是書,給我以真趣,賦我以真情,教我以真理,引領(lǐng)我走進屬于自己的人生殿堂。
我出生在農(nóng)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后代。1976年6月從一所鄉(xiāng)辦農(nóng)村高中畢業(yè),回到了熟悉的農(nóng)村,當時被譽為“回鄉(xiāng)知識青年”。
我,一個未恢復高考前畢業(yè)的回鄉(xiāng)青年,處在那個升學沒有壓力的特殊年代,不允許我,也沒有條件讓我,況且我心里從未有過太多的奢望。面對現(xiàn)實,我也清醒地看到,上大學靠推薦,名額太有限,輪不到我。城里招工,我是農(nóng)村戶口,根本不可能。唯一有希望能成的,參軍入伍到部隊去。但話又說回來,作為一個剛剛畢業(yè)的高中生,也算是個文化青年,沒有一絲愿望并非正常,心中多多少少還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追求,渴望著自己能有所作為。如果一輩子在農(nóng)村,每日每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田野上重復地耕種著,對一個想干事的有志者,是不公平的。假如真是這樣,只能說是生不逢時,命中注定!
當走在充滿辛勞而又灑滿汗水的這條路上時,我時常感到茫然,無所適從。我埋怨過、放棄過、大聲疾呼過。多么向往城里人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我面對滿含笑淚的日子,融化在書中。
我從小有個好習慣——喜歡看書,與書結(jié)伴。
從書中,我認識了“七十而不逾矩”的孔丘,“大庇天下寒士”的杜甫,“知識就是力量”的培根,“天才出于勤奮”的高爾基。從書中,我知道了有的人站在刑臺上,還能“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有的人在民族危難中“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看書伴冬伴夏伴春秋!
漸漸地,是書讓我找到了平衡點,是書讀懂了我——扎根農(nóng)村人生同樣精彩。也從讀書中體味到一個字“通”:融會貫通,聞一知十,觸類旁通,由此及彼。不經(jīng)意間,在時光不留痕跡地流逝后,我已深深地體會到自己對書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感情。
有書相伴就會有成長相隨,有書在手就會有感悟在心間。1978年12月,我隨新兵部隊集中而遠行——加入解放軍行列!不滿十九歲,被提拔為軍官。1989年10月,又轉(zhuǎn)業(yè)回到地方,成為一名公務(wù)員。一次次的榮升與變遷,是書默默地陪伴在我身邊,給人心靈以滋潤,無論經(jīng)歷怎樣的人生風雨,有書相伴,眼前就是一片明媚春光。
而今,人生的歷經(jīng)中,的確,讓我感悟到,擁有書便擁有一個博大而奇妙的世界。這個世界猶如海洋般浩渺,藍天般寬。因而,不管在哪兒,不管有多忙,我都會把書拿去出來,看上幾頁。因為讀書,才有甘霖溫潤心田,才能洗刷偏激與落寞,剔除生命的浮囂與煩惱,將圣潔的沉淀、羽化的空靈和永久的向往夢幻般的縈繞在身邊。
我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后,曾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過八年,面對工作的壓力與困惑,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矛盾與糾結(jié),人民群眾的生活與……是你——書,告訴我:沒有失敗,只要亮出你的風采,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峰;還是你,告訴我:何時執(zhí)著,何時沉迷,何時清醒,讓你深思,讓你平靜,讓你銳意進取。從而在流逝的時光中,矛盾一一化解,糾結(jié)一一解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
書??!我的心靈歸宿,給了我啟發(fā)與感動,讓夢想予以實現(xiàn)。然而書又指導實踐,實踐是知識的前沿。我的青春沒有失敗,證明你是激流勇進的弄潮兒、成事者。進而讓人在踐行中成長。昨天的回憶是美好的,今天的總結(jié)是震撼的,你成功了,終究成為勝利者!
前人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流連于書中,我便陶然于生命的恢弘與超然,羽化于飄然的禪悟之境。是的,一本好書,如良師益友,諄諄教誨,如先哲神祇,循循善誘;一本好書,又像知心好友,生活因此而更精彩,人生因此而更靈動!
好讀書,讀好書,讓你從別人的感悟中,學會更深、更透地理解、善待生活……
責任編輯: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