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雪
兒時,母親每年都要養(yǎng)一頭豬。
一般正月才過的第一個趕集日,母親就會買回一頭歡實的小豬娃。父親把豬圈整修一遍,搭好豬窩,里面墊上經過處理的細碎的干土;外面也用土墊好,以備讓豬踩農家肥。
我們那里有個風俗,買回家的豬娃,都要被提起兩只前腿,在院子里點一堆甘草火,在火上快速燎燒一下,以示燒去晦氣、生氣,取家宅平安、六畜興旺、一團和氣之意。經過火燎的小豬娃嗷嗷叫著,很快被放進新豬圈。小豬娃一進入豬圈,就撒著歡兒哼哼著,以示對這個新圈的喜歡。母親將早已攪拌好的豬食倒進豬槽里,小豬很快就沖過來,迫不及待地埋頭拱吃。母親時不時用攪食棍打一下豬頭,讓豬調整下拱食姿勢,以免跳進槽子將豬食拱得到處都是。
母親養(yǎng)豬從來不買飼料(也是不舍得增加養(yǎng)豬成本),完全是自己家的麥麩豆渣玉米皮、菜葉剩飯洗鍋水,養(yǎng)一頭豬要十個月左右才能出欄。等到元旦過后該出欄了,母親就把收豬的人叫到家里來,將豬五花大綁地抬走。在豬的嗷嗷大叫中,母親數(shù)完賣豬的錢,頗有些不舍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yǎng)肥的豬被抬出家門。
母親往往將賣豬的錢留一部分,用作來年買豬娃。如果剩下的錢夠全家的日?;ㄤN不說,還能讓全家人過一個美美的年,碰上豬價好的時候還夠我的學費,母親就開心得不得了。對此母親心滿意足,因為父親在外掙的錢就可以完全攢下來作為家里的積蓄。母親很重視她的養(yǎng)豬事業(yè),對豬的一日三餐還有草料加餐非常用心,安排我每天放學后要去割新鮮豬草給豬吃。每天下午放學,一放下書包我就拿著鐮刀提著籠籠,到田邊河邊地頭去割豬草。我是很喜歡干這個活的,這是我一天最逍遙快活的時刻。盡管母親要求我必須趕在天黑之前割滿滿一籠草,其實有時候跟一起割草的小伙伴貪玩了,割不滿一籠,小伙伴們會集體想出辦法應付父母的責難。在進家門之前,用手將草抓蓬松;或者趁大人不注意,輕手輕腳溜進門,將豬草倒進豬食槽里,貪婪的豬一會兒就將草吃得差不多了,也掩蓋了豬草是多還是少??粗约旱膭趧映晒回澙返呢i一拱而光,也是一件很愜意開心的事情。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母親養(yǎng)的最后一頭豬。
跟每年養(yǎng)的豬不一樣,這頭豬一買回家就歡實得要命,沒幾天就把豬窩給拱塌了。此后豬窩就不斷被拱塌。父親對不斷地搭窩非常惱火,說這頭豬怎么回事,這么小的豬娃成天就拱自己的老窩,真是傻得不得了。
沒想到更大的麻煩在后面呢。等到小豬娃漸漸長大,豬開始拱豬圈了。從幾天拱開一回到天天拱開豬圈亂跑,父親每天修理豬圈、母親每天拿著棍子趕豬成了鄰居們對母親買的這頭豬的笑談。剛開始還覺著是不是豬餓了亂拱,后來發(fā)現(xiàn)不是這么回事,讓豬吃飽了更有力氣拱。時常母親拿著棍子,到處找著趕豬,鄰居們也都來幫忙,笑稱這頭豬是天蓬元帥下凡。這樣的次數(shù)多了,鄰居們都說這頭豬是不是野豬,怎么這么不安分守己。調皮的弟弟還給這頭豬起了好多外號,有“賽虎”、“賽豹”、“豬跑跑”等。這頭豬好像被施了魔法,每天有恃無恐,有時候剛吃飽就拱開圈跑了,弄得母親整天疲于追趕,哭笑不得。鄰居說母親今年養(yǎng)的這頭豬是減肥豬,整天吃飽運動量太大,長不了膘。母親實在不堪其煩,就尋思著賣掉它,好不容易找了個買家,人家一聽說這頭豬天天拱圈逃跑,就給母親說不要了,害怕沒有精力每天去修理豬圈、趕豬。鄰居們聽了這個原因都哈哈大笑。
大舅聽說了這件事不相信,趕忙來我家一看虛實,正巧就碰上母親跟鄰居一起將豬往回趕。在幫著母親將豬趕回圈里,幫著父親重新壘好豬圈,聽母親說起這頭豬每天拱圈、逃跑后,大舅就建議加固豬圈。父親笑了,說總不能壘成水泥碉堡吧,養(yǎng)了這么多年豬,沒見過這樣子的。母親說這頭豬再跑就不想找了,愛上哪上哪兒,眼不見心不煩,弄得人啥活都干不成,在地里干活還老擔心家里的豬又跑了。大舅一開始還笑母親連個豬都看不住,一看這陣勢還真不是一頭省心的豬。為了幫母親解決這個難題,大舅提出來說讓豬換個環(huán)境或許就能變乖,先放到他家養(yǎng)。大舅說這頭豬不是愛跑嗎,他就把豬放到他家單獨的大后院里養(yǎng)著,也不用壘豬圈,那么大的后院還不夠豬跑?難不成這頭豬還能上天,把他家的院墻拱開?父親母親當然滿口答應,當時就跟著大舅將豬趕到了大舅家的后院里。父親臨走還踢了豬一腳,說,到這里你就放乖點,這么高的院墻你飛一下試試,看你還能上天?再亂跑就打斷你的腿!說得大家都笑了。
母親從此卸掉了這個包袱,家里也安生了很多。這樣安生的日子沒過幾天,大舅哭喪著臉就來找母親,哭笑不得地訴說這頭豬還是管不住,天天往外跑。母親大驚,難道把院墻也給拱壞了?大舅說這頭豬真是成了精,居然把近兩米高的院墻拱了一個洞,害的大舅連夜修補后院的院墻,還要找鄰居幫忙找豬回來。說完后大舅又忍不住大笑起來,這是頭什么豬呀,簡直是豬精、豬八戒下凡。為了安慰大舅,母親將給豬備的飼料讓大舅全部拉走,說這頭豬弄得雞犬不寧,你再養(yǎng)養(yǎng),實在不行就賣掉。大舅說這頭豬才有四五十斤,誰要呢,要賣也得等到百十來斤呀。母親說要不殺了,大舅說養(yǎng)豬的誰愿意殺呀,沒聽說“養(yǎng)豬的不殺豬,殺豬的不養(yǎng)豬”嘛!一看挪個窩這頭豬還是照樣跑,母親和大舅就商量著,豬要是再跑就不要找了,隨它的便去??墒菦]想到的是,早上豬拱開院墻跑了,晚上居然呼哧呼哧哼哼著又回來了。鄰居們都十分驚訝,難道這頭豬還有智力?自此鄰居們又叫這頭豬智力豬。大舅哭笑不得,也不去修理院墻了,干脆來個三不管。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大舅發(fā)現(xiàn)這樣下去也不是回事,在一次發(fā)現(xiàn)了豬的行蹤后,在鄰居的幫助下,將豬趕過了離村子較遠的一條小河,趕進了河對面的小樹林子。從此,這頭豬再沒有回來,也沒有人再見過它。
這是母親養(yǎng)的最后一頭豬,一頭遠近聞名的豬,一頭讓人哭笑不得的豬。直到現(xiàn)在,母親說起這頭豬還忍不住會發(fā)笑呢!
責任編輯: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