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其用途、營養(yǎng)價值和經濟價值備受關注。本文通過對玉米種植地的選擇、整地方法、種子選取、播種方式的選擇、施肥技術的管理和玉米生長期管理等方面的描述,闡釋了玉米種植管理技術,為提高玉米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玉米;種植;管理技術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對玉米的種植僅次于水稻和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用途范圍廣、產量大、營養(yǎng)含量高、生長環(huán)境要求低等是種植玉米的主要優(yōu)勢,也是我國廣泛種植玉米的主要原因。隨著現(xiàn)代科技和農業(yè)種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玉米不僅在糧食用途中展現(xiàn)其重要性,還在能源、飼料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玉米的種植對于改善我國糧食問題和能源問題上具有重要意義。
一、種植地的選取及整地措施
相對于其他糧食作物來說,玉米作物對種植環(huán)境的要求并不是太高,適合在多種地形條件下種植,如:平地、洼地、山地均可以種植玉米,而且玉米對病蟲害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對土壤酸堿性的要求較低,受天氣變化的影響也較小,因此適合廣泛種植。為了提高玉米產量和質量,種植地的選取和整地措施的進行也是必不可少。為了使玉米產量和質量達到一向對較高水平,種植地要求選擇土壤有效養(yǎng)分含量高、有機質含量高、土壤孔隙度相對適中、透氣性和透水性較好的土地。種植地選擇之后要對所選土地進行土地整理,一般情況在秋季對土地進行翻耕,在初春時期進行耙地,翻耕深度要求在20cm左右,確保土壤沒有結塊,溝壟分明。整地之后,土壤表面積增大,加速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fā),因此整地之后要適當對土地進行灌溉,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充足。通常情況,同一塊土地種植玉米作物不超過三茬,由于長期種植同一種作物,土壤某種養(yǎng)分的大量供給,造成該養(yǎng)分的嚴重缺失,不利于植物生長。種植馬鈴薯的土壤孔隙度相對較大、結塊較少,種植豆科植物的土地土壤氮含量較高,適宜玉米作物的種植,因此可以選取這種土地進行玉米作物的種植,提高玉米產量。
二、玉米種子和播種方式的選取
種子的質量是保證玉米質量和產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要根據種植地的土壤養(yǎng)分、水文狀況和氣候條件,選取相適應的優(yōu)質包衣種子品種。隨著農業(yè)科技的不斷進步,購買的種子不再需要選種、晾曬、去病蟲害等步驟,選擇適宜的天氣可以直接進行播種。播種時,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通常為每穴2~3顆種子,保證每穴均有正常生長發(fā)育的種子,株距保持在30cm左右,行距保持在35cm左右。當密度過大時,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不能滿足作物需求,光照不充分,影響作物生長和發(fā)育,直接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若密度過小時,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在產量上大打折扣。種子的生長發(fā)育會根據生長地的光照、水文、地溫、養(yǎng)分條件的不同有所差異,一般玉米作物的生長期是110天~135天。
三、施肥技術
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養(yǎng)分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施肥對作物生長至關重要。為了使玉米作物達到高產目的,適當加大對玉米的施肥量,在玉米不同生長時期對肥料種類和需求量也各不相同。在育苗期,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在此時期玉米種子剛萌發(fā)出幼苗,根系處于快速生長期,在施肥時可以將肥料埋于溝壑中,避免肥料對幼苗進行破壞,防止燒苗現(xiàn)象發(fā)生。在抽穗拔節(jié)期和開花結果期,玉米作物對土壤堿解氮、有效磷、有效鉀和有機質含量要求較高,采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土壤實際養(yǎng)分情況,合理的對氮、磷、鉀肥料進行配比,保證糧食安全同時提高玉米產量。
四、玉米生長期管理
1.育苗期生長管理
玉米育苗期的生長是玉米健康生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玉米葉子較寬,生長初期有5~8片葉子,以根系生長為主。為保證玉米根系能牢固的扎根于土壤,就要保證土壤水分的充足,為以后玉米根系從土壤中吸取養(yǎng)分和水分打下基礎。如果此時土壤水分含量較少,對作物進行適當的灌溉,保證玉米幼苗達到蹲苗的目的;如果此時低洼地勢土壤水分較多,應采取適當的排水措施,防止幼苗內澇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證玉米在育苗期的正常生長。在玉米育苗期要注意對幼苗進行查苗、補苗、間苗和定苗,選擇晴好的天氣對地塊進行查苗,對每個種植穴進行檢查,觀察每個穴位是否都存在正常生長的幼苗、生長較多的幼苗或是缺苗的現(xiàn)象,將生長健康的多余的幼苗連同根部及土壤移植到缺苗處。同時除去種植地中的雜草和生長不良的幼苗,然后對土地進行松土、適當施肥和防治二代粘蟲、薊馬、灰飛虱、甜菜夜蛾、棉鈴蟲等病蟲害及相關田間管理措施,保證每個穴位都有正常生長的幼苗。
2.拔節(jié)抽穗期生長管理
玉米從拔節(jié)到抽穗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期間玉米根、莖、葉都處于生長旺盛時期,也是玉米雌穗和雄穗分化發(fā)育時期。由于空氣溫度相對較高,光照強度較大,水分蒸發(fā)劇烈,所以這個時期常常出現(xiàn)出水現(xiàn)象,根據種植地降雨情況對玉米進行灌溉,保證充足的水分,確保每株玉米都能夠抽穗拔節(jié),避免干旱現(xiàn)象的發(fā)生,注意防治葉斑類病害和二點委夜蛾、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等害蟲。
3.開花結果期生長管理
玉米從抽穗到開花結果期需要二個月左右時間,這一時期玉米根、莖、葉達到成熟期,生長較為緩慢甚至是停止生長,以開花、授粉、結果為主。在此時期,可以通過合理的施肥保證莖葉的正常生長,防止早衰現(xiàn)象的發(fā)生,為玉米的開花結果奠定基礎。同時,對作物進行適當灌溉,保證玉米在灌漿期水分的充足,滿足玉米結粒和每穗玉米粒的飽滿需要。適時噴藥,防治玉米銹病、葉斑病及玉米螟、蚜蟲、棉鈴蟲等。對于玉米生長過于旺盛的地塊來說,可以適當的進行間伐,合理的間伐降低種植密度,防止種植密度過大造成玉米對光照需求的不足而帶來的減產。
五、結語
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廣泛種植,玉米生長力旺盛、適應能力強,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的對其進行種植、適宜的技術對其進行管理,是解決我國糧食問題關鍵。大力開發(fā)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究,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提高我國農業(yè)結的穩(wěn)定性,對推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孫介有.玉米種植的管理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4(04).
[2]孫會東.玉米種植與管理技術[J].北京農業(yè),2015(14).
[3]謝政鳳.試論玉米種植的管理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03).
[4]黃述偉.玉米種植與管理技術的探討[J].魅力中國,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