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冬梅
【現(xiàn)場點擊】
又到新生入園時,幼兒園小班教室里好熱鬧。人多,一個小朋友來上幼兒園,結果把一家的親友團都招來了:物雜,書包、奶瓶、小推車,小朋友隨身攜帶的家當真不少,教室被擠得滿滿當當;聲響,叮囑聲、哭喊聲、叫嚷聲,此起彼伏,早已淹沒了老師的聲音。親子陪伴時間一過,老師開始勸阻家長離園,那個場面更是揪心又搞笑:有的孩子嚎啕大哭,有的孩子死拽家長衣服,有的孩子在地上撒潑;有的家長遲遲不忍離去,有的家長一步三回頭,甚至還會出現(xiàn)孩子沒哭家長反倒哭得稀里嘩啦的情節(jié)。
【案例分析】
九月初,這樣的新生入園場景在很多幼兒園都會上演,面對此情此景,教師不免皺眉甚至束手無策。小班入園是孩子與社會親密接觸的第一步,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一直都有親人的陪伴照顧,現(xiàn)在他第一次長時間離開親人,獨自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面對陌生的人,幼小心靈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他必須借助于一種方式發(fā)泄這種不適的情緒,而哭鬧就是他發(fā)泄不適情緒的最本能方式。因此,作為教師要讀懂孩子的這種情感焦慮,并且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此時孩子的哭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教師同樣也要理解家長們的這些行為表現(xiàn)。對家長而言,自己精心照料的孩子突然與自己有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隔離,他們心中有懷疑:老師會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好孩子嗎,這么多的孩子老師忙得過來嗎?他們心中有擔心:孩子一直哭該怎么辦,他會不會想媽媽,他吃不飽飯怎么辦,被人欺負了該怎么辦?總之,家長的心里有著千萬個“不放心”和“舍不得”,也就是說,他們同樣要經歷一個心理的“斷乳期”。
【解決策略】
讀懂孩子的內心、理解家長的行為之后,教師該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這新生入園場面順暢和諧起來呢?筆者認為,愛是一劑良藥,愛是一種滋養(yǎng),“愛”對于孩子而言,就像陽光之于植物一樣重要。家園合力,讓家長的愛在放手和理解中自如流轉,老師的愛在信任和接納中悄然升華,一切就會水到渠成,就會奏響新生入園的協(xié)奏曲。
一、家長的愛是放手,老師的愛是接納
家長的愛,博大而深沉,寬厚而無私。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成長是一個自我的過程。家長能做的是用愛為孩子保駕護航,而不是代替孩子乘風破浪。愛不是全權負責,愛更不是包辦一切,愛之過切,則容易迷失。
人們常說有一種愛叫放手,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做到放手的家長并不多。孩子已到年齡,入園是一個自然的社會規(guī)律,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請勇敢地放手。你的放手,意味著孩子的進步。在入園前,家長就要讓孩子訓練一些基本技能,喝水、吃飯、穿衣、大小便等,讓孩子擁有自信地融入幼兒園生活,而不至于手忙腳亂產生自卑。入園后的每天早上,帶著輕松的心情,快樂地和孩子道別,坦然接受分別時刻的到來。有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喊的聲音,也忍不住流淚,甚至心軟想把孩子帶回家。這是萬萬不可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的情緒給孩子負面暗示,讓每一次離別成為感傷的時刻。
因為愛,家長將孩子放手,老師則要接過愛的接力棒,張開愛的雙臂接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接納,只有真正地用心接納,才能傾聽孩子、走近孩子。
接納孩子的情緒。一早過來,也許這個孩子正撅著嘴巴,嚷著要和媽媽回家?!皩殞殻蛬寢屧僖?,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你,讓我來抱抱你吧!”這種交流能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慰藉,更愿意親近你。接納孩子的行為。年齡幼小、規(guī)則意識的缺失可能會讓老師面臨來自于孩子拳腳相加的過激行為,老師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他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也許這個孩子的執(zhí)拗的、淘氣的、邋遢的,也許這個孩子是屢教不改錯誤的,老師都要以寬仁之心去愛他。孩子是一塊璞玉,老師要做的是通過幼兒園的教育讓孩子溫潤起來,趨于完美。
二、家長的愛是理解,老師的愛是信任
理解是一道潤滑劑。面對孩子入園的種種適應困難,家長的理解心態(tài)很重要。首先,家長要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差異客觀存在,孩子暫時的不適應是一種正?,F(xiàn)象,不能粗魯?shù)赜弥肛煹膽B(tài)度對待:“你怎么不如子澄,看他一點都不哭了”這樣的話語會加劇孩子的焦慮和抵觸。晚上接孩子時,少問“你今天吃了什么、誰欺負你了”這類話語,可以和孩子聊聊“今天有什么開心的事情”,也許只因你的一句話的積極引導,孩子的情緒會來個180度大轉變。剛入園,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極不穩(wěn)定,家長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幫助他平穩(wěn)地度過這個敏感期。
家長還要理解老師。家長和老師是愉快的伙伴關系,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交流,因為雙方共同的目標都是指向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的理解是對老師最大的肯定。剛開學,要照顧那么多的孩子,老師的工作相當繁瑣辛苦,對個別孩子可能會有疏忽不周之處,玩耍過程中的磕磕碰碰也是在所難免。這時家長要和老師主動溝通,本著友善合作的原則解決問題,而不能以指責、埋怨的態(tài)度對待老師。
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為了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老師要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老師要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寶寶,和爸爸揮揮手,說再見!”“寶寶,你能行,老師相信你!”老師要善于捕捉幼兒的進步點,“萱萱今天能自己吃飯,真是太棒啦!”“昊程今天很快就睡著了,老師親親你哦!”孩子的成長關鍵在于激發(fā)他的源動力,給他多大的信任,他就能獲得多大力量!每個孩子都有自主拔節(jié)的動力和節(jié)奏,老師要做的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充滿信任,靜靜守望。
相信,以愛的名義家園合力,新生入園的協(xié)奏曲會越奏越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