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順長
人才對于企業(yè)的發(fā)展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而小班教學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我國的小班教學發(fā)展是比較晚的,在國際上,最早進行小班教學的國家是美國了,美國的小班教學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現在我們國家也在提倡小班化教學,因此我們可取其精華,整合優(yōu)勢,縮小差距,對小班化教學的課堂模式進行嘗試,為此,我們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
一、我國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的現狀
目前來看,我國的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正在發(fā)展中,每個班的人數基本上控制在了30左右,這相對于之前的60~70人的班級來說,已經大大減少了。我們必須承認,現存于我國的小班化教學存在優(yōu)勢,也存在劣勢,相對于之前的大班化教學,小班化教學更好地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這樣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差異化教育的開展,還有就是小班化教學更加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探討,因材施教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不過,當前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與之前沒有太大差別,這樣就會導致小班化教學的失敗,因此想要成功地實行小班化教學,就要改變這一現狀。
二、我國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的理論基礎
1.教育公平理論
所謂的教育公平理論,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就是觀念層面,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觀念,真正做到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第二就是目標層面,在過去的教育制度中,教師把大部分的目光投放在了優(yōu)等生身上,而目標層面就是讓每位學生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受教育的質量都是平等的;第三是制度層面,師資力量必須做到合理地分配,這樣每個地區(qū)的學生都會受到均等的教育,才不會產生我國地區(qū)之間教育的差異性;第四是微觀的教育過程層面,教育就是讓每一位小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每個人都受到適當的(而不是完全一樣的)教育,這種教育的制度和方法要適合個人的特點”。
2.教育價值理論
教育價值理論是支撐小班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理論,這一理論包含四個方面:第一是學術本位論,這一理論強調教育的價值,教育的價值在于發(fā)展學術;第二是社會本位論,不管多么出眾的天才,都離不開社會這一大群體,所以教育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以國家利益作為出發(fā)點以及最終的歸結點;第三就是個人本位論,這一理論是以個人為對象的,教育必須滿足每個人的需求;第四是雙重結合論,該理論結合第二個理論與第三個理論,既要防止把人作為爭取國家利益的工具,也要反對個人至上這一理念的存在。
上述這兩大理論都是促進小班化教學開展的理論基礎,有了理論之后,就是實踐了,以下提出開展小班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三、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策略
1.轉變老師的教學理念
在教育這一方面,教師發(fā)揮的力量是不可估計的,很多老師已經完全適應了之前的應試教育,而對于如今實行的素質教育就不太適應了,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該對這些老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在培訓的時候,多講解一些教學觀念,從根本上改變這些老師的教學模式。老師之間應該進行定期的探討,相互之前傳播教學的新點子,相互學習,起到積極的作用,發(fā)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每個人都是有競爭力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多開展一些活動,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會獲得老師的獎勵,表現不好的學生自然要得到相應的懲罰,并且懲罰的內容是什么,這也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懲罰要讓學生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還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之間的競爭,就像公司競爭一樣,這樣學生在進步的同時,還可以加深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能力。在現在的社會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3.采用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
不單單是藝術來源于生活,就連教育也是來源于生活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如買賣問題,完全可以一個學生扮演賣家,一個學生扮演買家,在扮演的過程中還可以接觸到社會,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加深小學生對真實社會的認識,而不只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停留在課本上面。除了模擬數學情景之外,還可以進行節(jié)約比賽,讓小學生對自己的零花錢進行記賬,看看誰是“節(jié)約大王”,這樣孩子們就會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并且在記賬過程中還很好地把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了運用,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隨著小班化數學教學的開展,我們應該克服其中的不利因素,更好地發(fā)展有利的一面,從老師到學生,都要有一個理念的改變,從根本上接受小班化教學,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也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這樣才可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才可以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