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靈芝
【摘要】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作文教學采取有針對性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qū)W會表達,愛上寫作,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式。重視作文教學,強化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靈活運用素材,掌握基本的文章構(gòu)建能力。讓學生能夠?qū)W會表達、自由表達,做到言之有物,寫出自己的心聲,提高他面對思維和表達能力,做到言之有物,情理兼?zhèn)洌龠M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
一、鼓勵學生閱讀積累,力求文章有理有據(jù)
提高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表達中做到言之有理,論之有據(jù),將真正表達對生活、社會和人生的感悟,做到讓人理解、認可和信服。需要鼓勵學生閱讀積累,能夠通過閱讀感知更多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能夠彌補自身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閱歷之不足,從先賢圣哲那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感悟,以此幫助他們更好的認識自然、關(guān)注社會、感受人生,促進他們的思想進步,道德提升。學生閱讀更多的書籍,就能知曉更多的道理,就能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寫出的作文就不會停留在表層,能夠深入本質(zhì),不是簡單表達觀點和認識,而是能真正以理服人。
例如,學生寫了題為《勿失本心》的作文片段:
孟子有云:“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泵献訌娬{(diào)舍生取義;而在我看來,守住本心就是不見利忘義。
蕭何一介平民,與劉邦、韓信等締造了大漢王朝,在利益迷惑下與呂后謀害他同甘共苦的韓信,成為其光輝形象的一大污點。
徐庶初為劉備效力,曹操以其母要挾,徐庶不得已獨身走向曹營。他雖在曹營,他不為利忘義,從未給曹操獻過計策,有名的歇后語身在曹營心在漢便從此得來。
……
這篇引用孟子哲理名言,從蕭何找到經(jīng)驗教訓,從徐庶故事樹立正面典型,寫成了一篇很不錯的作文。
二、深入社會生活,文章表現(xiàn)真情實感
學生寫作一方面是為了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語言,用好這門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通過作文寫作,幫助學生訓練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感受生活,認識社會,豐富他們的內(nèi)在素養(yǎng),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和道德層次,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生活,適應社會。初中作文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最為根本的是人本理念的體現(xiàn),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進步的重要方式。寫作和社會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寫作就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對社會生活的感悟;深入社會生活才能夠真正認識社會,感悟人生,才能夠?qū)懗鲇姓媲閷嵏械淖魑?。教師引導學生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注重觀察生活,真正做到“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例如,開學一段時間以后,讓學生寫一篇初中生活的作文。學生根據(jù)開學一段時間的生活學習,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寫出了這樣一篇題為《適應人生的變化》的作文。
人生如花,有花開也有花謝,有美麗、驚艷也有衰敗?;ㄩ_固然欣喜,但花謝也不應沮喪,要相信只有不斷適應花期的變化才能結(jié)出累累碩果。
我們要學習長頸鹿,不斷改變自己,不斷地適應環(huán)境,才能獲得生存的本領。社會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也要伸長求知的脖子,不斷改變自己,鍛煉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學會適應,不斷提升自己,人生就會如花般絢麗。
……
這篇作文從校園的花草盛開凋謝引出人生與社會,上升到人生感悟,從真實的校園學習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有真情,有實感。
三、堅持背誦仿寫優(yōu)秀范文,逐步做到應用變革創(chuàng)新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模式,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能夠通過優(yōu)秀的作文范例做到全面深入理解。廚師只有知道好菜的標準,才能夠炒出美味可口的飯菜;學生只有懂得優(yōu)秀作文的模式,才能夠逐步學會寫出規(guī)范的作文。初中作文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引導學生背誦和仿寫,讓學生在背誦中慢慢消化吸收,既能夠積累素材,又能夠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思維。鼓勵學生仿寫,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文章架構(gòu)能力和表達技巧。適時引導他們學會變革創(chuàng)新突破,提高他們的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進步,真正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例如,向?qū)W生推薦一篇優(yōu)秀作文的開頭,讓學生認真閱讀分析理解,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仿寫。有的學生就根據(jù)范文仿寫出如下的句子:
松柏不會因為幾次風霜雨雪的侵襲而違背對大地常青的諾言;江河不會因為礁石堤壩的阻擋而放棄對大海永恒的誓言;山岳也不會因為風吹日曬而改變對草木堅守的托付。它們尚且如此,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又該如何呢?一句諾言,面對千金也毫不動心;一生等待,縱然化作望夫石也是初心不改。人應該有精神、有信仰,精神追求就是我們心靈的高度,在滾滾紅塵中,固守那份精神之塔;信仰就是我們心靈的那方凈土,高潔神圣,遠離世俗紛擾的濁世。
學生仿寫的這篇文章從形式上看與原文有一定的相近之處,但內(nèi)容完全是作者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夠以類比的手法進行說理,形象生動而又富有啟發(fā)性;句式整齊,又較有文采,學生已經(jīng)能夠做到形式與內(nèi)容的統(tǒng)一。像這樣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不斷練習,逐步創(chuàng)新,學生的寫作能力會得到很快提升。
總之,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作文教學一定要采取有針對性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qū)W會表達,愛上寫作,能夠掌握基本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在寫作實踐中慢慢提升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逐步掌握文章的構(gòu)思方法,漸漸提升材料的選擇和靈活運用能力。最終能夠?qū)懗鲇姓媲閷嵏?、情理兼?zhèn)涞膬?yōu)秀作文,讓學生更好地學會生活,適應社會,感悟人生。
參考文獻
[1]楊萬娟.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4(12).
[2]顏廷江.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分析[J].課外語文,2014(12).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