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閣
再訪孫曉楓,應該已經超過12年了。
12年一個輪回,雖然很長時間內未再謀面,我們竟然有相似的生命軌跡:比如,在2008年都有個特別的際遇,都曾經離開過這座城市去往另外個城市生活,都在一個輪回之后重新回歸。
所以對孫曉楓的記憶,竟然是很多個不同印象的疊加——
有時候,場景會放在一個潮汕風格明顯的老宅子里,他是趴在奶奶的大床上,一筆一筆認真描《芥子園畫譜》的小頑童……
有時候,他又是那個桀驁不馴的小城少年,在陌生的廣州街頭上急走,滿腦子都被“85美術思潮”那些前所未見的各種符號所激蕩……
有時候,他也是廣州六中那個最受學生們歡迎的老師,面對一眾少年好奇的眼睛,他最想教他們如何堅守心靈的自由和懂得反思……
有時候,他還是初見的模樣,在廣州文藝圈內很有名的“藍調共和”酒吧,握一杯酒,醉后眼神愈發(fā)清亮,訴說愈發(fā)流暢,可以金句如珠,滔滔不絕……
再后來,就是在他的家鄉(xiāng),他的汕上空間里,也許他的手正穿過女兒軟軟的頭發(fā),也許是接過母親遞過來的一碗棵條……
當然,我們還是回到FAN HOUSE,再次相逢的地方。曾經熟悉的那些躍動的色彩和強烈符號化的語言,完全消失不見,他現在已經融合在一個水與墨、線與紙之間兩兩相忘的世界。
他的“芭比娃娃”時代
在說到關于當下這樣的變化時,孫曉楓總是說他很幸運是在求學生涯里正好遇見了如李邦耀、皮道堅、尚揚等一批當年中國具有先鋒思想的老師,這個群體獨特的教學方式讓青春正艾的他受到強烈沖擊,為他今天的思考與行為方式開啟了多維度的模式。那個時候他就學會了要時時反思,清晰什么是自己的底線,也能夠深刻了解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奧妙的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
1992年,被稱為“中國消費時代元年”。這個古老的國度,尤其是更多面向海洋的南方,已經無法拒絕來自大洋彼岸的影響,巨變實際上正在悄悄發(fā)生。而嗅覺靈敏的藝術實踐與探索自然會出現在商業(yè)文化盛行的廣東。1994年剛畢業(yè)這一年,他就遇見了黃一翰、田流沙從整個珠三角發(fā)起的“卡通一代”藝術活動。當時臺灣的《中國美術報》對此進行了報道,認為“中國的波普時代來臨了”。
身處其間的孫曉楓為自己找到了最親切的符號。他出生在有“中國玩具之鄉(xiāng)”之稱的廣東澄海,從小就耳濡目染當地工業(yè)流水線生產的各式山寨版“芭比娃娃”,卡通片伴隨他一路成長。畫家深深地感觸到一個三線小城的民間智慧、扭曲的美學品味,這種逐漸“本土化”的“洋文化”既有對中國的文化傾銷,又有反過來被中國文化所改造而形成的特有的消費文化現象。
他的“芭比娃娃”,就是被“主觀性”地形成其獨特的圖像文化符號,他做的就是不斷重復挖掘這個符號的深度和寬度,不斷延續(xù)畫家個人的觀念訴求與個人體驗。他旁觀的所謂“卡通一代”都有個共性:一群早慧的孩子,從小認識到自己是父母的玩偶、長大了是社會的玩偶。所以他們注定和崇高無緣,也不想從外部世界去尋找偶像,而更愿意從內心需要出發(fā)給自己塑造一個玩偶,將與生俱來渴望自由飛翔的夢,寄托在玩偶身上。他挑選這個符號的初衷,就是在于將一代人的任性,經由視覺的反復強調,向世人展現個體的心理原型,而這個原型,已經變成無數個架上的玩偶作品。
這個符號的極致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2005年“第二屆廣州三年展”上,他構建了一個瘋狂的芭比世界——《一千個芭比,一千種愛》,他把1000個芭比裝進了一個粉紅色毛茸茸的箱子,箱子里裝的是一個玩具工廠里的車間現場,有兩個女工在用各種零部件組裝著芭比……功利性、重復性、同一性、文化針對性等多種表達交織成那個時代的混音,恢弘而迷茫。
他的鄉(xiāng)愁和“雙城記”
隨后,孫曉楓發(fā)現自己在某種狀態(tài)里開始陷落和迷失。
生來隨性、自由的他突然發(fā)現自己無法被束縛于一個需要打卡的體制之內,而他身處的這個城市更讓他茫然。
在一個龐大的城市體系里,資源只是集中在少數成功人士手里,平凡人的靈魂無處安放,70S的時間實際上并不屬于自己。他看到的所謂沉默的大多數,不敢許諾幸福,只是在時間的流逝里消耗生命。
而他自己總是行色匆匆,始終與這個城市有種冷漠的疏離。
而在這時,與廣州遙遙相望的汕頭,他的故鄉(xiāng)開始在他的血液慢慢沸騰。那里曾經誕生過最完善的宗法制度和獨立方言,出現過有個性的音樂與戲劇,繁衍過木雕、剪紙、陶瓷等多種民間工藝,被多種優(yōu)秀的海洋文化侵襲,卻保留著頑強的本土性。這樣的一個城市基礎,本來就有著當代藝術發(fā)展良好的土壤。孫曉楓說,“那里比北京、上海、廣州更需要策展人和藝術家”。
2008年最后一天,那種沸騰已經熾熱如鋼水,孫曉楓被一種莫名的力量驅使,甚至無法再在廣州呆上半刻。年三十晚上他帶著全家連夜驅車700公里回到汕頭,自此別過生活近20年的廣州。
在汕頭,他終于擁有了自己的藝術空間——汕上。孫曉楓自豪地說,已經有100位藝術家、近50位藝術評論家到過空間,空間最繁忙的時刻曾經創(chuàng)下一年做14個展覽的紀錄。
好玩的是,他在藝術上的很多感悟就來自最接地氣的生活。即使是逛一次農家市集,他也能夠從賣豬肉的店家那里找到來自生活的智慧,然后反照進對藝術的思考里。
那些日子里,他學會了接受所有的改變,順應規(guī)律,提醒自己不要去充當導師,把日子過得陽光燦爛。
觀察孫曉楓在離開廣州7年的時間軌跡,發(fā)現他曾經也去其他城市參展和策展,但廣州依然是他重要的另
根據地。他的恩師、好友、學生仍然讓他不容易割舍。他始終都在“雙城記”里踟躕和徘徊。
終于有一天,那種激烈的情愫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機緣,他必須擁抱曾經熱愛過的廣州,只是這次他的身份也是一個回歸——廣東美術館策展人。
他的“水”與“墨”以及世界
回歸,不僅只是他的生活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心靈。
孫曉楓說他自己身在潮汕,從小打基礎的都是傳統(tǒng)水墨,最喜歡的就靠描繡、像描芥子園、描梅蘭竹菊來訓練自己的造型筆力。水墨天生就與他血緣親近。學油畫也是在大學三年級開始轉的,誰知道一畢業(yè)反而一發(fā)不可收拾。但是就在油畫打天下的期間,他仍然沒有放棄過水墨。曾與廣東畫院院長做了朋友,經常去院長的畫室里一畫畫到凌晨三四點。而他的恩師皮道堅也是當代水墨重要的推動人之一,他和老師經常把水墨當成探討的課題:當代水墨的表現方式是否“內化”?選擇思考的方向是什么?
回歸水墨,是對傳統(tǒng)的一種致敬。畢竟中華文脈源于此。
但傳統(tǒng)水墨發(fā)展到當代,反而最不能固守傳統(tǒng)。
曾經為五色所迷的人現在要從寂滅的黑白灰里去放空自己。
偶然,他在水與墨交融的反應中看到了造化的神奇。
“那一刻,我在墨的黑暗里發(fā)現了光?!闭f到這,他微微翹起了嘴角,眼睛再次發(fā)亮。
他喜歡蘇州的那些由黑白灰色塊組成的庭院,他認為那些風景承載的就是中國文人千年被精致、被銳化的生活,是美學的集大成者,是對永恒性的一種很深的寄托。
所以,水墨本身就是文人的自我陳述和自我修養(yǎng)。
到這里,此水墨已非彼水墨。
創(chuàng)造就是不斷解構,讓新與舊不斷此消彼長的一個過程,直到構建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而水墨會得到應有的傳承。
最近的一次展覽叫“空線”,在3月4日的北京。王璜生、王紹強、鮑棟、蔣志、梁克剛等一眾好友都到場祝賀?!翱站€”系列是孫曉楓最近的嘗試。雖仍是他心中觀想的城市,卻完全擺脫了所謂傳統(tǒng)的“筆法”,但傳統(tǒng)界畫中的線條卻被一再強調,直到完全成為一種風格明顯的獨立語言??此齐S意的透視解構和平面的墨韻意境依然在發(fā)生有趣的關系。盡管還是黑白世界的水墨,仍有隱隱的陽光透出來……
在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突然問他,“你現在還有恐懼嗎?”他頓了一下,然后緩慢地回答,“有。我恐懼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受到傷害”。
原來,這也是他的光。
(編輯/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