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朝下比會成為一種不良的固定心態(tài)和思維習慣,讓人對負面情感的自卑、挫折、無助變得麻木不仁,惰性十足,不思進取。
讀到一篇《擯棄“甘居中游”的心態(tài)》的文章,說的是有的干部把“甘居中游”當成做人做事的秘訣,做事不努力,“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安慰。文章批評道,“這種心態(tài)之下,一些干部在崗不在狀態(tài),為官慢為、為官不為,實質上還是庸官懶政的老毛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確實是中國人常有的心態(tài),不過那主要不是指當官混日子,而是一種小老百姓無奈的自我安慰。中國的童蒙書、家訓、善書、箴言、民間智慧中有不少這類的說法。例如,《知足歌》里說:“莫謂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多乎。退步思量海樣寬,眼前便是許多福。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余?!?/p>
像這樣的“比”,是草民無奈但又自我寬慰的“比下有余”,對他們來說,“比上”實在是太奢侈了,所以比的方向只有一個——朝下。網上有一個《泥餅故事》介紹說,海地很窮,有的海地人做“泥餅”果腹,介紹者感嘆道,看到這種情景,“我才明白能吃上一碗熱白飯是多幸福的事”。這令人想起了階級斗爭時代的“憶苦思甜”和“文革”中當作政治任務來完成的“吃憶苦飯”——雖然物質極其匱乏,但意氣風發(fā)、熱情高昂,幸福感特強。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威爾斯(Thomas Ashby Wills)在《社會心理學的往下比原則》(Downward Comparison Principles in Social Psychology) 一文中指出,“比下有余”是一種心理機制,能讓人產生安全和滿足感,提升良好的自我感覺、找到伙伴溫暖、常懷感恩之心。這種“朝下比”雖然看上去似乎有積極的心理提升作用,但在心理學里卻被界定為“負面情感”(negative affect,又稱負向情感),因為它包含負面的自我觀念和情緒,如自卑、害怕、挫折感、無助和無力、無成就感。
朝下比是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研究的一個部分。社會比較分朝上比和朝下比兩種。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朝上比(“比上不足”)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是降低一個人的自尊,使他產生妒嫉情緒,變得灰溜溜和自卑。另一個是激勵他奮發(fā)向上。威爾斯是最早研究朝下比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他認為,朝下比是人出于自我評價需要的一種防衛(wèi)性機制。如果說朝上比有損于人的自尊,那么朝下比則有助于人的自尊。
威爾斯指出,朝下的“比下有余”主要是從與不幸他人的比較中得到安慰和滿足感,朝下比的人有“復雜的感情,與從他人的不幸獲取快樂感不同”。比下有余是在心里認同不幸的他人,因為大家都不幸,所以不必覺得自己不幸。
許多社會心理學研究都關注一些看上去令人費解的“朝下比”心理現象。這類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例如,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個人命運(individual fate)不好,便會感到沮喪。但是,如果他覺得有許多人都和他一樣命運不好(shared fate),那他可能不但不沮喪,而且反而還會拿來炫耀,滿不在乎地自稱“屌絲”和“草民”。又例如,境遇不佳者會認同其他境遇不佳者,而不是境遇好的他人。這有點類似于人們平時所說的“同病相憐”,但重點不在于“憐憫”,而在于尋找能在心理上能分擔不幸的同伴,希望跟自己一樣倒霉的人越多越好。再例如,在群體中,如果人人日子都過得挺好,他們的滿足感就不明顯;如果其中一些人日子過得特別不好,那么其他人的滿足感就會高得多。那些不幸的人為其他人提供了朝下比的對象,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有的人加工資,有的人不加,盡管加到的數額極為有限,但加到的人會有極大的幸福感。
人們一般認為,“比下有余”能起到“以思轉境”的積極心理調適作用,能讓人在事情不如意的時候,多想想自己所已經擁有的,這樣怨恨就自然消失。但是,心理學家指出,朝下比會成為一種不良的固定心態(tài)和思維習慣,讓人對負面情感的自卑、挫折、無助變得麻木不仁,惰性十足,不思進取。而且,朝下比會讓人因虛假的心理滿足而變得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在找不到朝下比的對象時,對朝下比有心理依賴的人還會故意貶低和歧視他人,以此得到心理滿足,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覺。這就已經不只是一般的負面情感,而是變成了一種病態(tài)的認知失調和心靈毒害。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