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跨文化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2016-05-19 10:58:47王寧華??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

王寧華??

[摘要]隨著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學英語、用英語的人日益增多。學英語不僅僅是學語言,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交際行為。成功的外語交際除了依靠扎實的語言結構知識外,還包括隱含在該語言結構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具體運用。在日常英語教學和實踐中缺乏跨文化意識引入,學生跨文化語用能力低下,語用失誤頻繁。這值得進行深刻的反思。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影響因素方法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0-033

跨文化意識,從廣義上講包括目的語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文藝、宗教、習俗、禮儀、道德、倫理、心理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狹義上講指能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知識的日常用語、專有名詞、成語典故、民間諺語和形體表情等無聲語言。

20世紀80年代初期,跨文化交際學作為一門學科引入我國,其后我國的跨文化交際教學偏重于語言教學,或者說只是側重于對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進行靜態(tài)的對比與分析。在英語教學中導入跨文化的內容,有利于學生打開眼界、開拓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得到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備一種新的文化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減少語用錯誤,從而提高英語能力。

學習一種語言應該同時發(fā)展兩種能力:語言能力和社會能力,即文化能力。但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語言的外在形式和語法結構,即培養(yǎng)學生造出合乎語法規(guī)則的句子,而忽視了語言的社會環(huán)境,特別是語言的文化差異,忽視了學生的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影響英語跨文化教學水平的因素

(一)主觀方面

1.英語教師對于跨文化意識背景知識掌握不足,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學英語最理想的辦法就是去以英語為母語的英美國家,直接在英語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事實上,大部分英語教師對英語社會文化知識的掌握主要從書本中等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中間接獲得,沒有親身感受。因此,教學中對語言和文化關系的駕馭能力常顯不足。例如,教學方法不當,無力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盲目地記筆記,被動地接受語言信息。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本身是充滿活力的、 豐富多彩的,但學生學起來卻是覺得枯燥無味的。師生之間即使有些交流,也是低效的中國式英語互動。

2.重成績,忽視跨文化意識的考核

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過分注重純語言的教學而不注重與學生實踐能力有關的語言背景等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的考核??缥幕浑H與英語教學看似互不相關的學科,但是外語教學經(jīng)歷了注重閱讀能力培養(yǎng),到注重交際能力培養(yǎng),再到現(xiàn)在關注跨文化交際能力,恰似證明了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互為支持,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有機結合的必要性。

3.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目前在教學質量和升學的壓力下,很多本該學生做的事情老師都包辦了,像復習提綱、資料收集,教師們都包辦好了,學生認為只要去背誦、識記就好了,應試教育使學生很少利用課余時間讀有關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書籍。

(二)客觀方面

1.英語教材內容的相對陳舊、落后

雖然教材的題材多樣,但內容單一。學生所接觸的并不是豐富多采的、深入目標語社會的語言材料。所以盡管學生學的是英語,但是思想內涵卻還是中國文化,語言和文化被人為地隔離了。

2.缺少跨文化交際的語言環(huán)境

由于中學英語教學課時少,無法專門開設語言與文化課程。但由于文化是語言的基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傳授不可能脫離文化,因此,一些與學生所學的語言內容密切相關的、與日常交際所涉及的功能項目及一般話題密切相關的文化內容未能得到重視。

二、實施跨文化性英語教學的方法及策略

首先,教師作為教學的實施及指導者,理應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使自己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雙重文化的語用能力。既要刻苦鉆研語言知識,學習本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擴大知識面,又要在英語教學中進行雙向文化導入,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也就是使整個語言教學過程變成是對目的語和母語文化不斷加深理解并認同的過程。

其次,英語教學在引入跨文化中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語法性、 適合性、 得體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學習語言、 使用語言,在交流中檢驗自己的語言,在交流中學會正確地使用語言。文化不是以指個人行為,而是指一個群體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缥幕虒W不僅要關注跨國、跨種族、跨民族的主流文化,還要關注地區(qū)、階級、階層、職業(yè)、性別、年齡等不同層次的差異。

1.在語言交際方面

有些英語詞匯具有特定歷史背景的文化內涵,詞的內涵意義是超出概念意義以外的意義,往往與客觀事物的本性和特點有聯(lián)系。例如,apple一詞,不僅指“蘋果”,還有“大城市、大城鎮(zhèn)”的意思,這與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分不開。因為在20世紀初,美國的紐約市是一個能給人們帶來刺激性的娛樂的城市,就像一個熟透了的大蘋果,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渴望融入紐約市,因此被人們稱為“the Big Apple”。又如,漢語中“愛人”一詞是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而英語中“l(fā)over”一詞則指情人(情夫或情婦)。外國人向你介紹說:“This is my lover.” 按中國的習慣你可能理解為是對方的妻子,其實是對方的情人。你如把自己的妻子向對方介紹說:“This is my lover.” 西方人會誤認為是你的情人。英美人問候為:“Hello.”中國人請客吃飯時,準備了滿桌佳肴,不斷地勸客人享用,自己還謙虛:“沒什么菜,吃頓便飯。” 同時多以主人為客人夾菜為禮。西方人對此不解:明明這么多菜,卻說沒什么菜,這不是實事求是的行為。相反,他們請客吃飯,菜肴特別簡單,勸客僅僅說:“Help yourself,please.”人們接受禮物時表達自己態(tài)度的差異,一般中國人不會當著送禮物人的面打開禮物,且說:“讓你破費了”等等客套話;而外國人往往會當面拆開禮物并高興地向對方連聲道謝“Thank you.” 類似具有不同文化意義的詞匯、習語還有很多。

2.在社交禮節(jié)方面

社交禮節(jié)是指某文化或成員在特定類別的交際活動中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與習慣,英漢社交禮節(jié)因受各自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有人打了個噴嚏,中國人的反應是“有人想你了”“有人說你了”,或開玩笑地說“誰在罵你”,西方人則說“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又如,很多人認為漢語中的“請”相當于英語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場合卻不宜用“please”,比如讓別人先進門或先上車時,不說“please”,一般都說“After you.”

3.在體態(tài)語方面

中西方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對體態(tài)語的表現(xiàn)形式和理解就不盡相同。在很多情況下,同一個手勢、表情,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義。比如,同樣是拇指與食指合成一個圓圈的手勢,在英語文化中是“Ok”之意,在日本文化中表示“錢”,在阿拉伯文化中含有敵意的意思,在意大利則有下流的含義。在英語文化里,向上豎起大拇指表示“要求搭車”或是侮辱人的手勢。而在漢語文化里,這個手勢表示“很棒”。在正式場合見面,中國人都會握手以表示歡迎、高興和友好之意,但西方人經(jīng)常以擁抱、親吻面額表示友好。在中國,同性之間在公共場合互相摟肩搭背表明他們感情深厚,但異性之間的接觸則比較含蓄謹慎。在英語文化國家,同性之間勾肩搭背甚至拉手會被人認為是同性戀,異性間的接觸比較自由開放。因此,即使學生把單詞、語法都掌握得非常好,如果對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事物缺乏認識,還是會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必須重視文化差異。

在經(jīng)濟與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每一種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完善與發(fā)展的問題,對待中西文化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屈從,即在教學中客觀地無歧視、無偏見地對待異族文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才能達到共同繁榮,實現(xiàn)雙贏的目的。所以相互尊重原則是雙向文化導入的基礎。

教師如能在英語課堂適時指出這些中西文化差異,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種語言的優(yōu)勢,而且能夠提前幫助他們消除在跨文化交際中所產(chǎn)生的文化沖擊和文化隔閡。給學生營造一個濃郁的西方文化氛圍的環(huán)境。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耳濡目染。開設英語學習園地,介紹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幽默故事。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xiàn)外國文化的讀本,以增進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專家做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講座;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英語周、英語競賽等活動活躍學校的英語學習氣氛,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huán)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培養(yǎng)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知之到好之到樂之,變從“要他學”到“他要學”。

總之,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差異表現(xiàn)各異,語言習得強調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一種主動從外國文化源泉中吸收精髓的潛能,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跨文化意識的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肖仕瓊.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

[2]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李璐)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學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台中市| 钦州市| 连山| 阜平县| 西丰县| 澎湖县| 宾阳县| 浦江县| 伊吾县| 彭泽县| 华池县| 四子王旗| 佛冈县| 盘山县| 浮梁县| 长沙县| 德保县| 广东省| 盐源县| 江川县| 沂水县| 武安市| 手游| 双峰县| 南召县| 诸暨市| 平顺县| 梁平县| 舟山市| 侯马市| 东安县| 湟源县| 利津县| 阆中市| 房山区| 龙泉市| 眉山市| 日土县| 松桃| 永吉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