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劍
【摘 要】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逐漸走向單調乏味,走向了枯燥,學生不喜歡學習語文,害怕學習語文,甚至逐漸遠離語文,分析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自己運用死記硬背的機械訓練要求學生,關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世界。初中語文教師要敞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在語文世界里馳騁遨游,自由飛翔。
【關鍵詞】教學改革;品味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
一、教師要具有深厚的修養(yǎng),感動學生的心靈
教師要想讓學生熱愛學習語文,必須自己先成為語文的熱愛者,并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深厚的語文積累,這樣才能起到影響學生和感染學生的效果。因此,筆者重視文化理論的學習,全心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并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教育學生,注重平時說話的語言美。教師可以滲透在平時的談話的時候,送學生一些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或者精美的詩句。在初中習作本上,教師也可以寫上這樣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睂W生對這些精美的古詩文都是很感興趣的,也喜歡老師贈送一些名人名言給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中,學生也喜歡制作摘抄,班級學生已經有不少同學準備了摘抄本,并經常摘抄優(yōu)美的片斷等,教師帶領學生逐漸走進了學習語文的繽紛世界。
二、教師發(fā)揮語文教學的魅力,吸引學生品味語文
語文是表達感情抒發(fā)見解交流想法的工具,是傳承社會文化和文明的載體。教師要發(fā)揮語文教學的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學習語文,品味語文,挖掘語文學習的風采和芳華。
1.抓住課文中的優(yōu)美的文章,帶領學生反復朗讀
初中語文中有很多課文,不管是寫人的還是敘事的,還是描景的等,都有著深刻的思想和奪人的魅力。教師要抓住這些文章中的美點和亮點,激發(fā)學生去咀嚼、感悟、品味、欣賞,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滋養(yǎng),情操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洗滌,境界得到提升。每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教師都要讓學生反復朗讀,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幾個層次的讀:讓學生自由大聲讀,讀通順讀正確文章;讓學生分小節(jié)細細地讀,讀出每一個小節(jié)的層次;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出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讓學生表演性朗讀,讀出特色;組織學生配樂朗讀,讀出感情和神采。教師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讓學生朗讀的活動,讓學生品味語言的魅力。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可以運用配樂朗讀,這樣可以讓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領會散文大家朱自清筆下《春》的無限美好。
2.拓展課文外的名家名篇,讓學生廣泛涉獵
課文中的作品都是編者精心選擇的,具有典型的教育價值。怎樣讓學生閱讀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發(fā)揮班級的學習園地的作用,讓學生廣泛涉獵。教師可以給學生規(guī)定每周必讀的文章篇目,并組織學生閱讀中摘抄,并組織學生評比看誰的摘抄好。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閱讀報紙雜志的時間,選擇一些好的文章,在班級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名作,讓學生閱讀欣賞,體會精美的內涵。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自己制作課外的摘抄筆記,并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的活動,在班級同學當中掀起讀書的熱潮。
3.運用教學的藝術魅力,引導學生讀懂語文
語文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從語文學習中感受藝術的美,學得快樂,學得幸福。
(1)教師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的樂趣
教師在上《狼》這一課的時候,為了實現(xiàn)讀者和作者的心靈的溝通,作者可以安排一個答記者問的環(huán)節(jié),讓兩位學生扮演記者,讓他們設計尖銳的問題,采訪的時候進入采訪的角色,和被采訪的學生進行對答,精彩的表現(xiàn)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記者落落大方,面帶微笑,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學生聽取了我的簡單點撥,大多數(shù)的表演從電視上學習得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對于揭示文章中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師讓課堂教學的平面變得立體起來,讓課堂呈現(xiàn)繽紛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熱愛學習語文。
(2)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研究中分析語文
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可以在班級組織3-6人成為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小組長,大家分工安排合作。教師首先將學生的學習材料轉換成問題的情境,接著組織學生自學、發(fā)言、討論、小結等,開展學生小組之間的互評活動,組織學生大組交流學習情況和結果,并進行點撥和指導,產生問題的結論。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文章寫的美的句子有哪些?寫得美在哪里?然后讓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最后展開小組互評活動,教師點評活動,通過這樣的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充分平等的活動中開展探究和討論,啟發(fā)心智,讓學生學習輕松自在,課堂氛圍融洽活潑,課堂信息傳導通暢。
(3)走向社會的舞臺,在實踐中運用語文
語文的學習要以生活經驗為基礎,語文學習強調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在大自然中學習。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語文學習的活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找出身邊不規(guī)范的字,為身邊的實物寫廣告詞語,這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有的學生就會在保護草坪里的小草的時候,擬寫廣告語“小草在睡覺,請輕輕旁邊繞”……教師組織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語文知識,就提升了學生的運用能力??傊?,教師要更新觀念,堅持使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課堂內外多學習,全面積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感悟,重視學生積累,重視學生閱讀,讓語文課堂充滿神韻,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充滿樂趣,讓學生在語文的大世界里盡情汲取知識的芳華。
【參考文獻】
[1]李瑛.語文課堂讓學生綻放生命鮮活的亮彩,《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