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詠梅
【摘 要】《大學物理》和《電磁場與電磁波》都是電子信息類各專業(yè)的必修課程,這兩門課程在電磁學部分有一定重疊。本文針對兩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分析方法的引入、教學內容銜接、教學方法建議等方面對這兩門課程進行教學探討。
【關鍵詞】大學物理;電磁學;電磁場與電磁波
0 引言
《大學物理》和《電磁場與電磁波》是電子信息類各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兩門課程在電磁學部分有一定重疊,但不是簡單的重復,前者為后者的先修課程,后者以前者為基礎,對電磁學理論及應用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
1 課程性質不同
《大學物理》是理工科各專業(yè)必修的基礎課,受眾面廣,內容為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五部分,為后續(xù)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是電子信息類各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后續(xù)專業(yè)課(如《微波技術與天線》等)的理論基礎,其主要分為電磁場(靜態(tài)場)與電磁波(時變場)部分,其中靜態(tài)場部分與《大學物理》電磁學部分內容有一定重疊,但不是簡單的重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有較大的拓展。
2 理論和分析方法區(qū)別
《大學物理》作為基礎課程,引入知識由學生容易接受的物理現(xiàn)象入手,通過實驗得到相關理論,以電磁學理論的開篇——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為例,直接引用實驗結果描述庫侖定律:
其他重要定理如:安培力定律、電磁感應定律等,也都是直接引用實驗結果描述相關理論公式;比較起來,《電磁場與電磁波》的理論性更強,首先以一定篇幅講述矢量分析方法,引入電磁學內容時,從電磁場的“源”—電荷與電流出發(fā),特別注重以散度源和旋度源區(qū)分靜電場和恒定磁場:
圖1 電磁場典型散度源與旋度源矢量線分布
引入理論計算公式時,理論更為嚴謹。
《大學物理·電磁學》中解決問題的方法,較多以積分形式表示,比如通過上式(1),得到真空中的高斯定理:
可以看出,《電磁場與電磁波》更注重理論公式的推導,一般理論均以積分和微分兩種形式提出,其中微分形式更能體現(xiàn)矢量場與源的關系。在矢量運算時, 《大學物理·電磁學》一般以直角坐標進行描述;而《電磁場與電磁波》更多在圓柱坐標系和球坐標系中進行矢量運算。
3 基本內容的區(qū)別
《大學物理·電磁學》分別對靜電場和恒定磁場進行說明后,引入電磁感應定律和位移電流密度概念,以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建立作為結束:
并以麥克斯韋方程組為出發(fā)點,展開理論的應用,研究時變電磁場的特性:建立無源區(qū)的波動方程;研究平面波在介質和導電媒質中的傳播、均勻平面波的反射與透射等;研究導行電磁波、電磁輻射等。在靜態(tài)場部分,《電磁場與電磁波》通過求解二階微分方程:
以標量電位作為中間量,通過電場強度與電位的梯度關系求解電場。以唯一性定理為依據(jù),用鏡像法、分離變量法、有限差分法等多種方法解決靜態(tài)場邊值問題。
4 改進教學方法之探討
《大學物理》是學生學習的第一門與專業(yè)直接相關的基礎課,學生學習熱情較高,加之大學物理涉及的物理現(xiàn)象在中學階段基本有所了解,電磁學部分以靜態(tài)場分析為主,學時設置較充足,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電磁場與電磁波》是在學生已具備矢量分析與靜態(tài)場基本計算的前提下,對電磁場進行深入的分析,特別是對時變場進行分析運算,學生需要更深入的數(shù)學知識:空間分析能力與矢量微積分運算、二階微分運算與微分方程求解能力;理論難度相應增加,作為專業(yè)基礎課,面臨難度大、課時少等問題,同時學生反映理論枯燥、推導繁瑣,難以接受。
在教學中,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在《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的教學中,不一定總是從理論推導入手,也可以從實際問題或實驗演示引入問題,或者以《大學物理》已有的結論作為出發(fā)點,應用理論知識進行推導和演繹并進行歸納總結,得到相應的結論,如上述真空中高斯定理,可以直接引述式(2),通過矢量散度定理:
同樣得到上述式(6)。對于與后續(xù)課程(《微波技術與天線》等)有內容重疊的導行電磁波、電磁輻射等部分,可以只選講部分內容,留待后續(xù)課程進行深入探討。這樣既可以突出重點、節(jié)約理論課程的時間,又能使學生鞏固先期理論,對理論的發(fā)展和應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使得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對理論的掌握程度,《大學物理》和《電磁場與電磁波》兩門課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總的改革思想為打好基礎和提高實踐教學學時的比例。大學物理設置了單獨的實驗課程?!峨姶艌雠c電磁波》也探討減少理論學時、增設實驗實踐內容等改革措施。針對《電磁場與電磁波》理論抽象、計算難度大等特點,探索采用仿真軟件(如Matlab等)進行輔助教學,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計劃建設相關專業(yè)實驗室,使學生通過實踐教學,直觀認識電磁現(xiàn)象并進行專業(yè)操作與測試,使得電磁學相關課程教學銜接更為順暢,更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技術工作打下基礎。
5 結語
《大學物理》和《電磁場與電磁波》都是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本文針對兩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分析方法的引入、教學內容銜接、教學方法建議等方面對這兩門課程進行教學探討。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任課教師必將克服困難、開拓創(chuàng)新,進一步完善教學手段、實踐環(huán)節(jié)等諸多要素,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綜合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譚朝陽,高玉梅.大學物理學[M].1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65-156.
[2]謝處方,饒克謹.電磁場與電磁波[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70.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