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及華
人人都希望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然而,目前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shù)已達2.9億,且發(fā)病呈現(xiàn)低齡化的趨勢。因此,除了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心臟疾病外,如何通過合理用藥控制心臟疾病的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明確診斷是前提
與其他疾病的用藥一樣,心臟病的用藥要遵循:看病吃藥、對癥吃藥、明白吃藥、依法吃藥的原則。所謂看病吃藥,就是要找準疾病的病因。病因明確的疾病,有針對病因治療的方法,疾病就有可能治愈。病因不太清楚的疾病,無治療方法或治療方法還在研究探討中,根治的可能就小。此時醫(yī)生選擇的方法就可能是以改善癥狀為主,叫“對癥處理”。
比如:肺炎時體溫升高,應用的退燒藥物可以使體溫下降,但并不說明肺炎治好了。只有同時應用針對致病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有效敏感的抗生素,才能將肺炎徹底治愈。在這里,抗生素的應用就是針對病因的治療,退燒藥物就只是對癥治療。
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用藥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心臟的結構。心臟包括:心肌、心臟血管、心臟傳導系統(tǒng)、心臟瓣膜、心包。
心肌的病變俗稱心肌?。?/p>
心臟血管的病變,最常見的就是冠心?。?/p>
心臟傳導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就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心律失常、緩慢型心律失常等;
心臟瓣膜有病,就稱為瓣膜性心臟?。贿€有心包疾病。
心臟疾病的病因復雜,病理變化多樣,所以如果感覺心里不舒服(心慌、胸悶、氣短、心前區(qū)疼痛),一定要去醫(yī)院就診明確診斷。下面,我們就按心臟病的分類向大家詳述一下心臟病用藥的注意事項:
冠心病——重在危險因素控制
冠心病用藥有幾個方面:心肌缺血癥狀的改善、并發(fā)癥的處理、危險因素的控制。一般患者都是出現(xiàn)癥狀就診(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此時為挽救生命需應用一些擴張冠狀血管藥物及防止血小板聚集藥物(抗血小板藥物、介入治療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物、血管活性藥物)。病情穩(wěn)定后的重點就是危險因素的綜合干預,目的是防止再次出現(xiàn)急性事件。具體來說,就是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應用抗血小板藥物,戒煙、限酒、控制體重、進行心理疏導。危險因素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定期隨診必須堅持。
心律失?!形鹱孕杏盟?/p>
抗心律失常藥物是心血管用藥中最需要慎重的。心律失??梢允切呐K本身疾病所致,也可以是其他系統(tǒng)異常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必須就診心內科醫(yī)生,絕不能自行用抗心律失常藥。
心絞痛——硝酸甘油不可長期用
很多人聽說硝酸甘油是很好的心臟急救藥,于是就經常服用。這會帶來什么危險呢?我們都知道,硝酸甘油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通過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養(yǎng),緩解心絞痛癥狀。硝酸甘油屬于對癥處理、緩解癥狀的藥。因為可以擴血管,就可以引起血壓下降,如果平時血壓不高,應用后可以引起體位性的血壓低,頭暈黑朦跌倒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xiàn)。如果是明確冠心病心絞痛,含服藥物后平臥最好。
另外,血管擴張、血壓變化,可以引起心跳加快。硝酸酯類藥物長期服用,會導致耐受,藥物效果就不好。所以硝酸甘油就是一個急救藥物,如果心絞痛反復發(fā)作,一定要看醫(yī)生。
高血壓——注意能引起血壓升高的藥物
某些藥物可以引起血壓的升高,高血壓患者要注意。能影響血壓的藥物有:皮質激素類口服避孕藥、某些中藥(如中藥麻黃、甘草、人參等)、含鈉鹽較多的藥物,如小蘇打(碳酸氫鈉)、高鈉鹽水等。其他藥物如生長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非甾體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長期使用后也會使血壓升高。
心臟用藥注意事項
1.明確診斷是用藥的前提:忌沒有明確診斷就吃藥。
2.堅守個體化原則:別隨大流,別人用什么藥,自己就用。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亦不同。治療用藥強調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定期隨診,非常重要。服用藥物后一定要觀察療效,定期復診,根據(jù)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有些藥物是長期用的,有些是階段性的應用。
4.擅自停藥換藥不可取。藥物應用后出現(xiàn)不適或一次取回的藥物用完后,就自行停藥,導致治療中斷,病情遷延不愈。
5.尊重科學,按時服藥。例如醫(yī)囑讓早上服,絕對不能晚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