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先覺
樹也是有腳的,對此我深信不疑。我一直固執(zhí)地認(rèn)為,就如世上所有生命群體與個體,樹尚是一朵花或是一粒種子的時侯,就已經(jīng)有腳,已經(jīng)開始行走或是跋涉,目標(biāo)直指生命縱深,不舍晝夜。稍有不同的是,相對所謂的人,相對所謂的動物,樹的腳迵然不同,或者干脆說,樹的腳無形,抽象,虛擬,而腳步自然也無形,抽象,虛擬,為那些有著具體腳的事物尋常不見,渾然不覺。但這并不妨礙樹的正常行走與跋涉,往往是,當(dāng)無數(shù)個簡單而樸素的日子前仆后繼紛紛成為過去,樹已經(jīng)在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上悄然行走或跋涉到一個相當(dāng)?shù)母叨群蜕疃?,并開始嘗試著上知天文,下察地理。
比如我窗下的那一群樹。
我所說的窗下,其實不夠準(zhǔn)確,或是錯誤。窗是我家其中的一扇窗,是我書房中的一扇窗,這沒錯。它寬敞,大器,豁亮,具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風(fēng)骨與氣韻,也沒錯。它位于一個不是太低的高度和層面,南面向,視線好,小城大半街景與山色一覽無余,同樣沒錯。但要說那一群樹位于我的窗下,那就有些錯。這是因為,我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窗下,尚與我的窗保持著上下八個樓層距離,是一條相對寂寞的甬道,它順著我所居住的樓房墻根一直通向紅塵攘攘的小城主街道,而越過這條甬道,卻是一片面積不小的高地。這高地,原本上好水田,種稻,種麥,種所有適宜農(nóng)作物,而現(xiàn)在都明白無誤地種上參差不齊的鋼鐵水泥,當(dāng)然還間雜一些樹,一些菜園,這好像都屬無可奈何范疇,不說也罷。我要說的,是這高地的高度和層面同樣不低,幾乎有三層樓房那么高,尤其重要而關(guān)鍵的是,它在緊鄰甬道努力突起的過程中留下了一個不是太陡的坡,可以說它是土坡,石坡,也可以說它是土坎,石坎,反正不適宜種稻,種麥,種所有適宜的農(nóng)作物,也不大適宜種鋼鐵水泥,因而那些有名無名的草,有名無名的樹,便名正言順地?fù)碛辛颂烊坏臈碇兀蛘吒_切地說,擁有了基本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地,能與所有擁有具體腳的事物一樣,向著生命本義行進(jìn)或是回歸。因此,我所說的那一群樹所處的位置,便不在我的窗下,而是高高地矗立或是搖曳在位于8樓的窗前,與我的窗遙遙相對,平起平坐。
怎么說呢,我與這群樹的相遇,相識,純屬一種邂逅,亦即那種司空見慣的不期而遇。在我因了某種機(jī)緣搬到這里居住時,這群樹早已與生俱來似的成為一群,棵棵都有碗口粗細(xì),棵棵都有三層樓房的高低。它們密密匝匝,挨挨擠擠,一起在寒冬的風(fēng)中搖曳,分明是在歡迎我這個新到鄰居,傳達(dá)某種獨特的善意。說來慚愧,因為知識有限,孤陋寡聞,我竟然好長時間叫不出它們的名字。一開始,我只知道它們的干與眾不同,頗有些特別。要不然歪歪扭扭,要不然曲曲折折,甚至疙疙瘩瘩,都不如我所見識過的干那么直,那么順。它們的枝呢,同樣與眾不同,同樣有些特別,不僅沒能與自身的“虬干”一脈相承,而且與應(yīng)有的“鐵枝”也不挨邊兒,除了椏杈大體向上,是那么出奇的細(xì),那么出奇的柔,更是那么出奇的密,竟然類似慣見的垂柳。但是我知道,它們雖然像垂柳,卻顯然不是垂柳。垂柳我熟知,至少沒有它們這么粗糙,也沒有它們這么顯出整體的丑陋。它們也不大可能是我聽說過沒見過的刺槐,聽說過的刺槐枝條長滿小刺,而它們卻沒有。總而言之,在不期而遇的當(dāng)時,在寒風(fēng)料峭的初冬,我確實只知道它們是一群與眾不同很特別的樹,確實不知道它們究竟是一群叫什么名字的樹,同時也確實覺得沒有什么特別理由非要知道它們是一群叫什么名字的樹不可。這樣,所有有腳無腳事物繼續(xù)行走,簡單樸素日子繼續(xù)流逝,又一個春天來臨。這群我一直叫不出名字的樹同樣孕育出嫩芽和葉片,并且在近似得意的搖曳中悄然舒展,一天綠比一天。那綠,真是與眾不同的綠,乍一看,好像是黑色的,細(xì)細(xì)盯,卻分明是正統(tǒng)純粹的綠,博大深沉的綠,讓人不知怎么形容才好的綠,總之,是讓人一看就想流淚的綠。而此刻的我,仍然不知道它們是一群叫什么名字的樹,只是知道它們綠得厲害,綠得特別,綠得我不能不在意它們的存在。這樣,又一段萬物行走的時日過去,這群我不知道名字的樹開花了。那花,卻又不像桃花、梨花,杏花,也不像百合花,牽?;?,刺莓花,更不像其他所有我能夠知道名字樹的花,不是朵,而是片兒,也談不上鮮艷,只是樸素的白,那么漫不經(jīng)心,點綴綠葉之中,一陣陣風(fēng)來風(fēng)過,它們便集體起舞,片片飛揚(yáng)。當(dāng)然了,有一片或是幾片越過甬道的上空飄進(jìn)我的窗子,飄到我正在忙碌的鍵盤。至此,我才猛醒,我才大悟,我才真正知道,這群我一直叫不上名字的樹原來就是人們一直津津樂道并且屢屢出現(xiàn)在各種規(guī)格高雅的書面上的榆錢。是的,它們就是榆錢,它們絕對是榆錢,它們的花或者說是絮,圓圓的,薄薄的,隱隱約約還能看見方的孔,實在太像古老的錢幣。我為這個發(fā)現(xiàn)興奮激動不已。我在想,這群我曾在書上讀過,據(jù)說只生長于北國的樹,據(jù)說可入食入藥的樹,何以獨獨不遠(yuǎn)萬里行走或是跋涉到了陌生的南國,到了我所居住的小城,并獨獨與我比鄰而居,遙遙相對?或許,這就是佛所常說的緣吧?
老實說,一開始,我并未怎么珍惜這種緣。或者說,在那么一閃念間,我曾經(jīng)珍惜過,過后,也就為自己紛紜而至的其他的心思所沖淡,煙銷云散。潛意識中,無論怎么說,他們也只是植物,只是一群樹,一群名叫榆錢的樹,能生長,能行走或是跋涉于我的窗前,不過是無數(shù)日子中一種慣常的偶然或巧合,犯不著一直升華并堅守到人人之間那種緣份的高度。因此,自打一始知道了它們的存在,知道了它們的名字,我也就僅限于把它們當(dāng)作一種樹,當(dāng)作一種景致。既如此,它們也便只是一種存在,一種可資觀賞的存在。只要我走進(jìn)書房,只要我在靠了窗子的書桌前坐下,它們便會出現(xiàn)在我眼前,團(tuán)團(tuán)簇簇,揮之不去。即便是在夜晚,只要有燈光,有月光或星光什么的,只要我在靠了窗子的書桌前坐下,它們便會出現(xiàn)在我眼前,也還是團(tuán)團(tuán)簇簇,揮之不去。這樣,我便能夠以一個純粹的看客身份見證它們以獨有的方式行走或是跋涉。它們?nèi)~綠,我看著它們?nèi)~綠。它們?nèi)~黃,我看著它們?nèi)~黃。它們?nèi)~落,我看著它們?nèi)~落,然后周而復(fù)始,年復(fù)一年。而它們的軀干,它們的枝葉,分明年比一年地粗起來,密起來,漸漸地成為一種可觀的規(guī)模,幾乎擠占了我在書房的全部視野。盡管如此,我仍然只是把它們當(dāng)作一種景致,一種可資觀賞的存在,年復(fù)一年地遙遙相望著,朝夕相處著,直至一場罕見的雨后。
那場雨,是一場發(fā)生在某個夏日午后典型的豪雨。起初,天空黑云密布,空氣異常沉悶,整個小城透不過氣來。之后,便起風(fēng)了,沒有固定方向地四下刮動,在近似凄厲的嗚咽中向小城的角角落落傳送充沛的潮濕與腥膻。這一群名叫榆錢的樹呢?當(dāng)然是跟著起舞,巨大濃密的枝葉隨了風(fēng)的方向前后左右地?fù)u擺,有如壯觀的波濤在不停地翻滾。緊接著,黑云更密了,更厚了,天地一時黑得如宇宙的最初。突然之間,電閃雷鳴,豪雨如注。此時此刻,我自然是坐在書房的窗前,隔了玻璃欣賞這場天與地之間最為野蠻的交媾。我至今記得,那場多年罕見的豪雨沒心沒肺下著的時候,風(fēng)一直沒停,而是刮得更大更猛。風(fēng)一大一猛,雨也像是跟著更大,跟著更猛。又大又猛的風(fēng)和雨依仗著密集閃電和雷聲汪洋恣睢,肆虐一切,蹂躪一切,也肆虐蹂躪著那群樹。覆蓋天地的巨大混響中,它們碧綠密實的枝葉全體戰(zhàn)栗,全體哆嗦,而巨大的樹冠則更像碩大無比的頭顱,一棵棵在風(fēng)雨中搖晃著過去,搖晃著過來,再一棵棵搖晃著過去,搖晃著過來,那模樣真說不清它們表達(dá)的究竟是痛不欲生,還是喜不自禁。我呢,自然是隔了玻璃繼續(xù)盯著,繼續(xù)欣賞,窗外天地大動大亂的映襯下,整個身心反倒呈現(xiàn)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專注與寧靜。但很快,這種專注與寧靜被一種從未有過的模糊與錯位所代替。也就是說,忽然之間,恍然之間,我只身走出了我的書房,走進(jìn)了風(fēng)雨飄搖的天地之間,走到了那群正被風(fēng)雨肆虐蹂躪著的榆錢樹中間。也就是說,我也變成一棵榆錢樹,我的四肢和毛發(fā)全體戰(zhàn)栗,全體哆嗦,我的頭顱隨了那群榆錢樹在風(fēng)雨中搖晃著過去,搖晃著過來,再搖晃著過去,搖晃著過來。同樣的,我也說不清自己現(xiàn)在所要表達(dá)的究竟是痛不欲生,還是喜不自禁。我只覺得我成了一棵樹,一棵名叫做榆錢的樹,我只覺得我一生注定要被風(fēng)雨肆虐蹂躪著。我還覺得,能被風(fēng)雨肆虐蹂躪著,這是一棵樹的必須,是必須的遭受或是必須的享受……
那場豪雨過后的情形當(dāng)然可以想像,我開始越來越清醒地把那群名叫做榆錢的樹們視作一起行走或是跋涉的旅伴,就如始終伴隨著一起向著生命縱深行走或是跋涉的至愛親朋。是的,這的確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說我故弄玄虛故作高雅也好,說我神神道道心智不健康也好,但我自己卻不能也沒必要違心地否認(rèn)自己真實心態(tài)與思想,這就是:我的的確確從此與榆錢樹們緊密相聯(lián),息息相關(guān)。只要走進(jìn)書房,只要在靠了窗子的書桌前坐下,我就會看見它們,或者說,它們就會不由分說地走入我的視野。即便是在夜晚,只要有燈光,或是月光星光什么的,我也會看見它們守約似的存在于我的窗前,團(tuán)團(tuán)簇簇,揮之不去。這樣長此以往,這樣久而久之,無論我在不在家,無論我在不在書房,無論是我用什么方式行走或是跋涉,只要我一閉上眼睛,大腦深處就會準(zhǔn)確地出現(xiàn)一扇窗,出現(xiàn)一群窗前的榆錢樹,依然是守約似的,團(tuán)團(tuán)簇簇,揮之不去。而它們的綠,也依然是那么與眾不同,那么正統(tǒng)純粹,那么博大深沉,那么讓人不知怎么形容才好,總之,我是一看見它們的綠就想流淚,一看見它們的綠就感覺渾身滋潤,接著有什么聲音叮叮咚咚地響起來,了無方向,了無止境。細(xì)細(xì)想想,這也沒什么奇怪,也沒什么不妥。佛不是說過么,萬物皆有靈。佛不是同樣說過么,一粒沙中有三千世界。那么,作為我窗前一群名叫榆錢的樹,一群與我遙遙相對朝夕相處的樹,它們何嘗沒有靈呢?何嘗不能與我結(jié)伴而行,向著生命的縱深行走或是跋涉呢?而它們每一根枝條,每一個葉片,每一個生命的最基本單元,又何嘗不能存儲我的信息?同樣的,作為同樣鮮活的生命個體,做為一直與窗前的這一群名叫榆錢的樹遙遙相對朝夕相處的我,又怎能拒絕和排斥它們無孔不入不由分說的善意入侵?而事實正是如此,我沒有拒絕,沒有排斥,也無法拒絕,無法排斥。我的手,我的眼,我的身,我所有毫發(fā),我所有生命最基本單元,時時刻刻都生長著,或是行走跋涉著這么一群名叫榆錢的樹。有時我覺得我就是樹榆錢樹,榆錢樹就是我。我與榆錢樹互為存在,互為擁有。我思,我寫,我說,就是榆錢在思,在寫,在說。而榆錢在行走,在跋涉,就是我在行走,在跋涉。我們都在以相同的方式求證著生命的意義,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用不是語言的語言相互交流,相互欣賞,相互鼓勵,也相互享受。我們都因了對方而不孤獨,不寂寞,也因了對方而消彌了行走與跋涉中的那種艱難,茫然與無助。
是的,的確是這樣:只要我們不為浮云遮了眼,只要我們不愿意停下生命行走或是跋涉的腳步,只要我們肯向這個世界綻放謙卑的微笑,并隨時隨地都做好接納或進(jìn)入的準(zhǔn)備,那么我們生命的旅途便會擁有無數(shù)不曾料想的忠實伴侶,而所有關(guān)于生命的意義,好像也就包涵其中了。
以上這些話,分明又是那群至今與我遙遙相望并朝夕相處著的榆錢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