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
在青春的歲月里,最熟悉的還是沸騰的校園,最可愛的還是身邊的同學老師,最難忘的還是與老師同學一起經歷的每一個喜怒哀樂的故事……智慧的老師永遠那么有魅力,交作業(yè)那點事兒總是讓人又恨又愛,身邊的風景,依然那么打動人心,深厚的友誼,怎忍說一聲再見就此割舍,畢業(yè)之際,怎能忘記一起輕唱的那些歌謠……
他說著一口流利的東北普通話,中等身材,微微發(fā)胖的身體,四方臉上架著一副黑邊眼鏡,鏡片后面那深邃的目光讓人覺得在他面前簡直無法遁形。他的頭發(fā)亂得像一個鳥巢,胡須也很亂,顯然好幾天沒有整理過了。他的衣服千篇一律,是怕?lián)Q了衣服我們認不出他來嗎?他每天都用課件給我們播放一段富有哲理的話,上面標著確切的時間,比如11點39分3秒等。我們問他,您明明知識很淵博了,為什么還要學習?他卻說,要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好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他便是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小東北”,他知道后不但不生氣,還夸我們會用借代的修辭方法了。你說怪不怪!
他上課時從不帶書,只帶著一臺筆記本電腦。他講的內容都很系統(tǒng)、很生動。面對不愿意學習的同學,他的方法也別具一格。記得有一次,我偷懶,沒有好好預習,被他發(fā)現了,本以為會被吵一頓,可他的懲罰方式出乎我的預料,比吵一頓更“狠”:800字作文一篇,要寫出犯錯的原因,還要用三種以上的描寫手法。讓人想不到的是,通過老師這種奇怪的懲罰方式,原本對寫作文一竅不通的我,竟然慢慢喜歡上了作文!
如果你覺得老師只有這幾點怪的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他的教學方法也特怪,他更善于把課堂上的知識跟課外的實踐結合在一起,寓教于樂。為了讓我們對古詩詞有更深入的了解,怪老師舉辦古詩詞活動,帶我們去超然臺,去感受蘇軾的詩詞,感受他的寫詩靈感。怪老師是一名義工,每逢星期天,他都會帶我們到公益活動室,進行閱讀寫作。天氣好的時候,老師還會帶我們到老城墻體驗生活。在這一次次的社會活動中,我終于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內涵。
我們的怪老師知識淵博,幽默風趣。與他在一起,我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與他在一起,我們越來越勇于挑戰(zhàn),越來越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指導老師 孫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