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夢丹
1971年,17歲的秦文君初中畢業(yè),響應國家政策去黑龍江做了一名林業(yè)工人。后來被派到學校去教書。沒有經(jīng)過培訓,卻要去一個非常陌生的環(huán)境,為50多個孩子講課,對秦文君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但秦文君并沒有慌神,在教學之余,她總是靜下心來琢磨,自己講的東西 ,怎么才會使孩子們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怎樣才能使他們心領(lǐng)神會。琢磨著,實踐著,秦文君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些孩子的純真與無邪。于是,秦文君就把這些孩子的生活學習寫進日記里。其間,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秦文君還讀了許多關(guān)于兒童心理的書。
在秦文君下鄉(xiāng)的日子里,她一直喜歡文學創(chuàng)作,常常投稿,可惜,她收到的往往只是退稿信。投了稿的雜志秦文君都要定期地買,她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發(fā)表??墒?,每次閱讀雜志,秦文君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然而秦文君并不氣餒,她有一個信念:雖然總是接到退稿信,只要認真地寫,把自己所要表達的寫出來,總有一天會發(fā)表的。那時鄉(xiāng)下還沒有電燈,每當吃過晚飯,秦文君就把蠟燭點亮,在燭光下讀書、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
1979年,秦文君離開了心愛的學生們,回到上海工作。每天上下班時,秦文君都要經(jīng)過一所學校,不知道為什么,她總要在學校門口站上許久,看孩子們出出進進,看孩子們蹦蹦跳跳。
她無法割舍對孩子們的那份愛,常常想起自己與學生們朝夕相處的日子,就把心中的感受寫成一篇小文,投稿到上海的青年報社,編輯立即發(fā)表了這篇文章,并告訴秦文君說:“你這篇兒童文學的稿子寫得很好!”秦文君好像從夢中驚醒過來,原來自己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間開始了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
90年代少兒長篇小說寥寥無幾,秦文君在寫作“賈里”(《男生賈里》)之前,一向喜歡帶點悲劇色彩的小說,覺得人生是沉甸甸的,帶點人生的遺憾的小說容易寫出“沉甸甸”的效果,即便有過寫喜劇色彩的素材也都擦肩而過,因為她認為寫喜劇色彩的小說容易有小品的意味,帶點調(diào)侃,有點輕飄飄?!百Z里”實際上是她的一種新的嘗試,她想試試形式活潑、幽默的東西是否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她的“賈里”系列詞匯量不大,也不以詞匯的奇特為追求目標,所使用的都是中學生日??谡Z,在敘述部分也以口語為主,書面語較少。如果分析秦文君早期的作品,描寫孩子心理時大段語句還很常見,但在“賈里”系列中就很少了,轉(zhuǎn)而換成簡潔、短促、節(jié)奏感強的短句子,這是作家的自覺追求。“賈里”系列意外的成功,使秦文君更堅定了走生活化、輕松詼諧、幽默機智格調(diào)的創(chuàng)作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