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林華
書法藝術形成之初,及至各代,所顯露出的或古拙、或端雅、或玄妙、或艱深,其方與圓、收與放、疏與密、剛與柔、虛與實、可謂意境無限,且璀璨者繁之。無墨志于道、游于藝、樂于斯,沉浸其中數(shù)載,至今仍勤奮于案牘之前,對楚帛、草篆和漢簡等書體的吸收與應用已到至臻境界。更為難得之事,則是其易、儒、道、釋;詩、書、畫、印均精通,并以藝善行天下,實為難得。
無墨,號法印,字拙子,中華善報國學研究會會長,《中華善報》總編,既潛心向藝,又醉心于公益慈善事業(yè)。其藝術創(chuàng)作常以草書或簡書示人,但并不獨于此。無墨的草書可謂集各家之長,狂放不羈,既有王羲之的天質自然,懷素的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又有黃庭堅的飄動俊逸,董其昌的淋漓痛快。在他筆下,意趣、情緒為首要表現(xiàn)對象,規(guī)規(guī)矩矩從來不是其創(chuàng)作的守則,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才是無墨一直遵循的書寫原則。
在線條方面,書法線條的千變萬化經(jīng)過無墨自己的理解頓悟,賦予了線條全新的魅力,渾圓淳和,充滿靈性與張力的線條筆觸顯示了其深厚的傳統(tǒng)功力。他的書法線條上下俯仰相應相承,流暢中見節(jié)奏,綿連中見飛動,可謂硬如曲鐵,軟如細棉。
在用筆方面,元代趙子昂曾說過:“用筆千古不易”,這里特指用筆的法則。這法則便是:要用毛筆書寫出高質量的,具審美有表現(xiàn)力的點畫。這是書法藝術無可爭議的一條法則,是對筆法重要性的高度強調。無墨在創(chuàng)作書寫中全憑手的感覺,毛筆雖柔,仍鋒穎如錐,內擫筆意流動且近圓,外拓筆意爽利而近方。用筆有往必收,有始有終,迅捷有力且不失沉雄之感。他的筆法既無媚俗之態(tài),又具匠心之意。秉筆曳搖,歟側生姿,既重視作品整體氣韻,又兼顧了細節(jié)的完美。
在章法方面,自古書者多覺字好寫,章法難圖。章法即要將黑與白、虛與實、密與疏、干與濕、連與斷、縱與橫、正與偏、主與次的矛盾,組織協(xié)調得當統(tǒng)一。無墨在創(chuàng)作時,遵循的章法可以概括為三句話,即:“變化而統(tǒng)一”、“對比而調和”、“參差而均衡”。他著眼于虛實相生,氣脈連貫,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大小參差,相互呼應,筆斷意連。以伸縮、展合、聚散的手法組成了一幅作品的整體布局。章法布白上則疏朗有致,盡顯匠心,同時又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
宋·趙希鵠在《洞天清錄》中說:“善書必能畫,善畫必能書。實一事爾?!鼻宕瓧ひ脖磉_了“書畫同源”的觀點:“書成而學畫,則變其體不遺其法,蓋畫即是書之理,書即是畫之法。畫道得而可通于書,書道得而可通于畫?!霸跁▌?chuàng)作達到游刃有余,爐火純青之時,無墨又將藝術創(chuàng)作的注意力延伸到中國畫的領域。無墨將筆、墨、紙這些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與中國傳統(tǒng)的儒道文化相結合,變成自己抒情遣興、描繪人生、傳達情感的一種藝術方式。與他的書法相比,他在繪畫中更注重意境的表達與文人善思的傳遞,他希望通過繪畫的創(chuàng)作、技法、喚回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喚醒人們內心的大愛,并且將這種大愛根植于生活之中。
在生活中,無墨一直踐行著“善行天下,大愛無疆”的理念。他慈心為人,善舉濟世,創(chuàng)作出的書畫作品多以拍賣形式售出,所得款項均悉數(shù)捐與大病患者、孤寡老人、貧困家庭孩子。并發(fā)起了為貧困地區(qū)學校捐建1001所愛心圖書室的善舉,目前通過自己及各方努力,已成功捐建21 9所愛心圖書室。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動人善愿,其量無涯;行愿無盡,為善最樂。無墨深詰其中之道,并將藝術之美與大善之行融為一體,將藝術的燦爛之美賦予于大慈大悲的善行之中。
修藝術,意能到者,成竹在胸;做善事,力能為者,全心全意。這是對無墨藝術創(chuàng)作的簡練概括,也是對他心之功德的由衷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