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倫 魏明
摘 要 物理課堂導入技能是物理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理教師課堂教學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本分結合實例探討了物理課堂導入技能內涵、功能、類型及要求,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師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導入技能 設計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36
1 課堂導入技能功能
物理課堂導入技能是物理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理教師課堂教學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所謂物理課堂導入技能是指物理教師在講授新的教學內容或新的教學活動開始時,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機,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的教學行為方式。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新奇的物理課堂導入是教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是教師智慧的結晶,是一堂好課成功的基礎,如同序幕,揭開了后面優(yōu)美的樂章??傮w上講有如下功能。
(1)集中準備作用。新課講授之前,給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刺激,引起和集中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師,指向學習的目標和任務,指向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使之很快進入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為新課學習做好心理準備。
(2)情感效能作用。有效新奇的課堂導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增加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是一種強大的認知內驅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明顯提高人的活動效能,使認識逐漸深化。
(3)鋪墊拓展作用。良好的開始就會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為全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并能在此基礎上使教學內容進一步展開,不斷把新課教學推向高潮。
(4)消疑信任作用。有趣的導入能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思考和熱烈討論,不僅使教學民主化,而且使學生心境處于愉快喜悅狀態(tài),感到教師的親切與和藹,消除師生間傳統(tǒng)的緊張關系和學生對教師的畏懼,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尊重感和敬佩感。
2 課堂導入技能類型與設計
2.1 直接導入
直接導入具有開門見山,簡潔明快的特點,能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誘發(fā)思考所陳述內容背后的原因。但切記盡量不要運用這種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幾章幾節(jié)”,這種導入雖然很簡單,但效果不太好。直接導入所陳述的內容往往是學生所熟悉的,但其背后的為什么又是學生所陌生的,恰恰利用“熟悉”和“陌生”的矛盾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一般適合在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起始課中運用。
例如:定滑輪。
教師:同學們,我們每周一上午8:30要做什么儀式?
學生:升旗儀式。
教師:旗手向下拉繩時,旗就能向上升,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學生:思考,很期待原因。
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原因,學習比較奇妙的東西——定滑輪。
2.2 演示導入
采用演示導入,能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信息,新奇的物理現(xiàn)象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不斷刺激學生的大腦,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例如:大氣壓強。
教師演示:拿著一只空玻璃杯,先往杯口上蓋一張卡片,然后用手托住卡片使杯底朝上。當我托住卡片的手移開后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學生:卡片會下落。
教師演示:卡片下落
教師:如果在玻璃杯里裝滿水后,蓋上卡片,再使其同樣倒置,然后把托住卡片的手移開,卡片會仍然下落嗎?
學生:應該下落。
教師:為什么呢?
學生:因為卡片不僅受到重力,杯子里的水還會對卡片有壓力。因此,卡片必然下落。
教師:嗯,似乎很有道理,究竟如何,我們馬上演示。
教師演示:卡片沒下落。
學生:很驚訝,議論紛紛。
教師:是不是感覺不可思議呀?我們來分析一下,卡片沒下落,勢必在卡片的下方有一個向上的力托住它,這個力來自哪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大氣壓強,然后就知道了。
2.3 故事導入
用典型的生活實例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導入,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也可避免平鋪直序,沉悶的教學過程,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解決問題的愿望。
例如:慣性。
同學們,講新課之前,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天,一個男同學坐公共汽車上學,正好遇見一直以來想認識的女同學,于是他下車時故意輕輕撞了路邊那位女同學一下,那女同學氣憤地說:“你這人真沒有德性,隔我這么遠,還故意來撞我。”那男同學連忙狡辯說:“不好意思,我不是沒有德性,那是因為慣性,你懂的?!迸瑢W頓時不再生氣。大家知道為什么嗎?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慣性。
再如:熱輻射。
同學們,講新課之前,我給大家講一個“煤灰救命”的真實故事。1903年,在南極探險的“高斯”號輪船,被茫茫的冰原封住歸路,船員們想了很多辦法,挖、炸、鋸、砍,一切“武力”解決辦法都無濟于事。最后,有個學者提議,把船上的煤渣、黑灰都鋪在冰原上,奇跡出現(xiàn)了,冰開始融化,航線得以開通。為什么煤渣、黑灰能使輪船擺脫困境,挽救船員生命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熱輻射。
2.4 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從而巧妙地引入新課題。復習導入既可以鞏固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起到承上啟下、鋪墊的作用。
例如:遠距離輸電。
前面我們學習了交流發(fā)電機。發(fā)電機發(fā)出的電能要向遠處輸送,在輸送導線上,由于電流的熱效應,有一部分電能將轉化為熱能損失,現(xiàn)在我們用已學過上的知識分析和計算下這種損失。例如,一臺發(fā)電機的發(fā)電功率為5000千瓦,用發(fā)電機提供的10000伏電壓直接向外輸電,那么電功率除以電壓得電流為500安培。假設輸電線路的電阻為2歐姆,大家注意,這個電阻值并不太大,在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500千瓦??梢钥闯鰮p失的功率是輸出功率的10%,如果全國的輸電線路都要損失10%的能量,這個損失是不是太驚人,太浪費了?如何才能減少輸電線路上的損失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遠距離輸電。
2.5 經(jīng)驗、實例導入
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實例和熟知的信息進行導入,有利于學生對生活經(jīng)驗的再認識、再加工,進而在經(jīng)驗、實例的基礎上提煉出新的物理知識。
例如:透鏡。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近視了,怎么辦?
生:戴眼鏡。
師:非常對,那么為什么戴上眼鏡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呢?
生:議論紛紛。
師:大家都知道,有些老年人在看報紙時也會戴上眼鏡,那么老人戴的眼鏡和我們戴的眼鏡又是否一樣呢?為什么?
生:議論紛紛。
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新課——透鏡,學習之后便可解決這些問題。
再如:大氣壓強
教師:上課之前,我首先請兩位同學上講臺來進行一場游戲比賽,誰愿意參加?
學生:兩位同學主動走上講臺
教師:臺上有兩瓶汽水,每瓶中都有吸管,看看哪位同學先把汽水吸完。
學生:比賽開始,甲同學很快吸完了,乙同學卻沒能把汽水吸到嘴里。
教師:請兩位同學分別介紹下你們比賽的結果。
甲同學:汽水很好喝,我很快喝完。
乙同學:我不知道什么原因,根本就沒喝到汽水。
教師:乙同學,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下你的汽水和甲同學的汽水有什么不同嗎?
乙同學:兩瓶汽水完全一樣,只有一個地方不同,甲同學的吸管是直接插在敞開的汽水中,而我的吸管是通過瓶塞插在密封的汽水中的。
教師:請大家思考下為什么乙同學喝不到汽水?
學生:議論紛紛。
教師:兩瓶汽水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是密封的,或者說汽水的上方是否與大氣接觸,為什么不與大氣接觸的汽水就喝不到嘴里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大氣壓強,然后就知道了。
3 課堂導入技能要求
物理課堂導入的類型只是為了便于理解和認識每一種導入而總結出來的,在教育實踐中可能不只是單一運用一種導入類型,而是多種導入類型的綜合運用。無論選擇何種導入,作為物理教師必須注意如下要求:
(1)目的明確,類型靈活。任何導入都是為了增強教學效果,為教學服務的,不能脫離教學內容,不能為了導入而導入,喧賓奪主,違背既定的教學目標。
(2)引起注意、激發(fā)動機。導入要力求新穎、生動、富有趣味性,要以興趣為前提,有意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迅速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動機。
(3)點名課題,過度自然。任何導入設計都必須做到承上啟下,過渡自然,一氣呵成,不能與教學內容脫節(jié),不能生硬地點明課題,必須做到水到渠成,順其自然。
(4)導入新穎,緊扣主題。任何形式的導入都必須新穎,緊扣主題。否則。脫離了教學內容和主題,盡管非常奇妙、生動、引人入勝的導入也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5)簡潔高效,時間恰當。任何形式的導入只是一個“引子”,導入時間不能過長,必須短小精悍,一般3分鐘左右就要轉入正題,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
(6)板書課題。任何形式的導入最終都會點明課題,在點明課題的同時,必須把課題板書在黑板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4 結語
雖然課堂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內容,但課堂導入的方法和類型很多,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都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因人制宜,因課制宜,采用不同的導入類型與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軍朋,詹偉琴,王恬.中學物理微格教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范建中,高惠仙.微格教學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 劉炳升,仲扣莊.中學物理教師專業(yè)技能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許高厚.課堂教學技藝[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 王文清.中學物理教學理論與技能訓練[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