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案例:
我女兒今年四歲了,可是做事情總是憑一股勁,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一樣,無論孩子開始表現(xiàn)得多么喜歡,慢慢地就喜新厭舊了。最近我?guī)退龍罅藥讉€興趣班,其中有一個是學習鋼琴,開始兩天她還興致勃勃地彈琴,聽著鋼琴發(fā)出的聲音還很興奮,手舞足蹈,可是玩幾天就不想再彈琴了。
“三分鐘熱度”其實非壞事
或許很多父母都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無論孩子一開始有多喜歡某一件事物,可總是三分鐘熱度不到就失去了興趣,這時候家長總會很焦急孩子的“定性”不夠??墒?,各位爸媽有想過嗎?也許三分鐘熱度并不是一件壞事哦!
當面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和喜新厭舊時,父母不要焦慮和擔憂,也千萬不要強逼孩子專注在某一樣東西上面,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同時教育孩子學會“專心致志”!
孩子為何總愛“三分鐘熱度”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的長短是隨著年齡遞增的。三四歲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難長時間集中,他們沒有時間的概念,也沒有永久性的記憶,因此注意力很容易轉(zhuǎn)瞬即逝,特別是在從事諸如寫字、背詩等一些秩序性活動的時候。
實際上,他們對于剛來到不久的新環(huán)境,覺得周圍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為了能充分感受和探索這個“神奇”的世界,他們需要不斷地去接觸身邊各種各樣的事物,他需要什么都看、什么都碰、什么都摸。如果他的注意力只能專注在一個事物上,那么他其實是屏蔽掉了許多東西。只有通過不斷地嘗試許多的東西之后,他才能最終確定下來自己的興趣,知道什么是自己應該專注的。
尊重“三分鐘熱度”孩子
在沒有人為原因的干擾下,對于自己喜愛的事物,孩子們會本能地專注下去,而面對自己沒有興趣的事物,他們也就會表現(xiàn)出坐立不安、三心二意的情形。鋼琴是案例中女兒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新東西”,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她愿意去嘗試??墒情_始一段時間后興趣就沒了。她甚至開始排斥了這項她曾經(jīng)很感興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更多地應該是理解孩子“三分鐘熱度”的這種心理,給他們選擇的自由,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去和他們交流。因為這可能是你了解孩子的一個契機。年紀較小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成熟,常常不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成人就應該透過問題的表面去看本質(zhì),主動向孩子發(fā)出邀請,和他們溝通。
為孩子的“專心致志”作鋪墊
“三分鐘熱度”是發(fā)現(xiàn)興趣的一個過程,孩子一開始對一個事物有了興趣,意味著他抱有希望,他期待可以從中感受到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一直處于“穩(wěn)定不下來”的狀態(tài)中時,在尊重的前提下,可以適當?shù)匾龑б幌潞⒆?,制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某項事物的樂趣。孩子如果能從中感受到樂趣,他們往往就能呈現(xiàn)一種狀態(tài)——痛并快樂著。在孩子呈現(xiàn)出對一件事物的興趣的時候,父母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去嘗試。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抱有期待、充滿希望,能從中感受到樂趣時,他就能把一份興趣長久地專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