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腔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按發(fā)病原因可分為“老年性肺氣腫”“間質(zhì)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瘢痕性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其病因及發(fā)病機理至今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是多種因素所致,如感冒、吸煙、空氣污染、職業(yè)性粉塵和吸入有害氣體等,長期吸入過敏因素也可引起。
慢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失去正常的支架作用,吸氣時支氣管舒張,氣體尚能進入肺泡,但呼氣時支氣管過度縮小、陷閉,阻礙氣體排出,肺泡內(nèi)積聚多量氣體,使肺泡明顯膨脹、壓力升高。肺泡持續(xù)過度膨脹,內(nèi)壓驟升,可發(fā)生肺泡破裂。多個肺泡破裂融合成肺大泡,使肺泡壁毛細血管受壓,血液供應減少,肺組織營養(yǎng)障礙。炎癥引起肺泡壁彈性降低,最后形成阻塞性肺氣腫。
慢阻肺臨床表現(xiàn)
咳嗽、咯痰 慢支并發(fā)肺氣腫時,咳嗽頻繁,咯痰多,甚至常年不斷;若伴感染時可為黏液膿性痰;咳嗽劇烈時痰中可帶血。
呼吸困難 病情遷延,在咳嗽、咯痰的基礎上出現(xiàn)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最初僅在勞動、爬樓或登山時氣促,隨著病變發(fā)展,在平地活動甚至靜息時也感覺氣短。當慢支急性發(fā)作時,支氣管分泌物增多,加重通氣功能障礙,使胸悶、氣短加重,嚴重時可出現(xiàn)呼吸衰竭。
肺氣腫早期體征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會出現(xiàn)桶狀胸,胸廓前后徑增大,肋間隙增寬,呼吸運動減弱,觸診語顫減弱或消失;肺部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肝濁音界下降;聽診心音遙遠,呼吸音普遍減弱,呼氣延長。感染時肺部可有濕性啰音,缺氧明顯時出現(xiàn)紫紺。
治療與護理
一般護理 室內(nèi)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冬季有保暖設備,避免受涼感冒加重病情;注意臥床休息,有呼吸衰竭者更應臥床休息;給予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吸收的普通飲食,病情重者給半流質(zhì)飲食,有心衰和水腫者給予低鹽飲食;避免吸入有害煤煙粉塵和刺激性氣體,有吸煙嗜好者勸其戒煙;明顯缺氧患者給予吸氧,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采用鼻導管低流量持續(xù)給氧。
藥物治療和護理 應注意各種藥物用法、用量、用藥時間、速度、稀釋方法等,使藥物在血液中始終保持足夠濃度。有嚴重肺功能不全或精神不安者,鎮(zhèn)靜藥要慎用,因其能抑制呼吸,促使肺性腦病的發(fā)生,必要時可用少量鎮(zhèn)靜劑,如水合氯醛,但禁用嗎啡、可待因等。
對癥治療護理 鼓勵患者咳嗽,并幫助患者變換體位,輕拍背部以利排痰;痰干結者給糜蛋白酶霧化吸入或給超聲霧化和氧壓霧化吸入藥化痰,也可用藥物口服祛痰。有喘息癥狀者給予氨茶堿類制劑解痙平喘。
呼吸運動鍛煉 肺氣腫時膈肌下降,運動幅度減小,肺組織彈性減退,使呼吸淺而頻速,為了改善肺功能可做腹式呼吸鍛煉。取立位(體弱者可取坐位或仰臥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氣時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呼氣時腹部內(nèi)陷,盡量將氣呼出,吸與呼時間之比為1∶2或1∶3。用鼻吸氣,用口呼氣,要求緩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鐘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每日2次,每次10~20分鐘。亦可參加氣功療法或太極拳運動鍛煉。
藥膳療法
1.萊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兩味同煮粥,早晚餐溫熱服之,每日1劑。有化痰平喘、行氣消食之功,可治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2.貝母粉1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用粳米、冰糖煮粥,待米湯未稠時調(diào)入貝母粉,文火稍煮至粥稠而成,每日早晚溫服。具有化痰止咳、清熱散結的功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3.柚子約500克(去肉留皮),百合60克,白糖175克,加水300毫升,煮2~3小時,每日服1次,分3次服完。每服3個柚子為1療程。服用期間禁食油菜、蘿卜、魚蝦。能補脾虛,清肺熱,消痰涎,可治療久咳、痰多的肺氣腫或氣管炎。
4.白梨1個(去核心),燕窩3克(水浸泡),川貝母6克,冰糖3克。后3味放入梨內(nèi)扎緊,放碗中,隔水燒熟食用,每日1劑。能補肺養(yǎng)陰,止咳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