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葉煒的長篇小說《富礦》以礦區(qū)歷史興衰巨變的書寫,通過眾多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現了現代文明對鄉(xiāng)村文明的沖擊及影響。其創(chuàng)作對社會轉型期鄉(xiāng)村現代化進程進行反思,對自然、人性進行了深入反省。論文在分析《富礦》女性形象的基礎上,指出了葉煒《富礦》創(chuàng)作的精神指向。
關鍵詞:葉煒 ?《富礦》 ?鄉(xiāng)村現代化 ?女性形象 ?命運書寫
引言
長篇小說《富礦》[1]是葉煒“鄉(xiāng)土中國三部曲”的開篇之作。這部作品作者首次將目光轉向蘇北魯南這片廣袤的土地,開始了其鄉(xiāng)土小說的創(chuàng)作征程。同時,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也全方位地展示了他所熟知的蘇北農村風俗人情,塑造了以麻姑、笨妮等為代表的眾多人物形象,揭示了社會轉型時期鄉(xiāng)村底層民眾的生存狀態(tài)及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變遷的宏大議題。當然,葉煒書寫《富礦》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揭露,更在于引起人們對鄉(xiāng)村社會發(fā)展模式以及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
小說《富礦》圍繞麻莊礦的發(fā)展變遷展開敘述。麻莊位于蘇魯大平原的腹地,是蘇北魯南鄉(xiāng)村的縮影,這個原本寂寞的小村莊因發(fā)現豐富煤炭資源而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也是因為豐富的煤炭資源,麻莊的歷史和洋務派、國民黨、日本人聯系了起來。改革開放后,沉寂一個時期的麻莊又迎來了煤礦開采的春天。麻莊的故事便在新時期社會轉型背景下展開的。小說著力刻畫了麻姑和笨妮兩個人物的命運,麻姑和笨妮都是麻莊普通的農村姑娘,隨著麻莊礦的開發(fā),二人先后進入礦區(qū),在見識到礦區(qū)表面下的丑惡后,二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麻姑選擇了繼續(xù)留守,而笨妮選擇了逃離。麻姑、笨妮只是鄉(xiāng)村世界眾多女性之一,她們的命運折射出鄉(xiāng)村底層女性的命運。葉煒通過鄉(xiāng)村女性命運的書寫,思考著人與自然、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的關系。經過發(fā)展變遷,開采完畢的麻莊礦又恢復到了從前,麻姑嫁給老來,笨妮和六小重歸于好,無論大地還是生活其上的人們一切又都回到了原點。
一、命運中的掙扎
《富礦》不僅展現了麻莊礦區(qū)的變遷,更重要的是表現了煤礦開采對麻莊人心理、生存狀況的沖擊。麻莊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整個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小小的麻莊礦所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劇在整個中國隨處可見。文學是人學,人的故事是小說敘述的重點?!陡坏V》正是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和命運沉浮去表現創(chuàng)作主題的。在《富礦》中,葉煒鮮明地塑造了三類女性形象。
一是以麻姑、笨妮為代表的麻莊新女性形象。麻莊礦的重新開發(fā)建設打破了麻莊多年的平靜,麻莊村民的命運也在轟隆的機器轟鳴聲中開始了改變,麻姑正是其中之一。單純的麻姑本與同村的六小青梅竹馬,隨著煤礦的到來,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在命運的安排下,麻姑嫁給了礦工蔣飛通。可是麻姑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丈夫與醫(yī)生肖芳有了婚外情,自己與六小舊情未斷。當蔣飛通撞破麻姑與六小偷情之后,一切矛盾終于爆發(fā)了,可憐的丈夫不堪受辱選擇了自殺。丈夫的死讓麻姑背上了惡名,她無法選擇“回去”,只能在礦區(qū)里煎熬地活下去。礦區(qū)的生活是屬于男性的,這是一個屬于男性的世界。就像紫秀所說:“女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很不容易,尤其是失去男人的女人。”[2]一個背負惡名的女人如何在礦區(qū)生活?麻姑選擇了向現實妥協(xié),依靠一個個男人,從害死丈夫的胡列到礦長陳爾多,麻姑如行尸走肉般出賣著自己的肉體。當所有靠山失去以后,現實逼迫她放棄最后一絲尊嚴,她徹底沉淪,成了礦區(qū)有名的“大洋馬”。經歷了這些波折之后,命運之神終于眷顧了她,讓不起眼的老來進入了麻姑的生活,這個平凡的男人并不計較麻姑的過去,用愛情溫暖和感化麻姑,麻姑最終找到了歸宿,生活也從此走向安定,一切又回到幸福的原點。
笨妮的命運與麻姑有著眾多相似之處,她是較早進入礦區(qū)的鄉(xiāng)村女性之一。礦區(qū)的生活讓生活在農村的她很向往,但是她也因此早早地見識到礦區(qū)繁華生活背后的污濁與丑惡,尤其是在遭到胡列的強暴之后,她對礦區(qū)生活產生了厭倦,她選擇了“離去”。她主動追求六小,甘愿回到麻莊與六小過著貧窮的生活。然而隨著丈夫六小的入獄,笨妮終究不得不走上出賣肉體的道路。在這時期,她發(fā)現了強暴她并因此改變她一生命運的胡列,她以傷害自我的極端方式閹割了胡列,殘酷的報復讓笨妮身陷囹圄。然而命運并沒有讓這個可憐而又可敬的女人絕望,最終她和六小重歸于好。
麻姑與笨妮都出身農村,她們是麻莊新一代女性的代表。她們雖然出身農村卻向往城市生活,希望融入城市,過上拿工資的日子。煤礦符合她們的期待,也最容易實現她們的這一夢想。她們先后以不同的方式進入礦區(qū),但煤礦改變了她們的命運。不盡如意的現實,讓融入礦區(qū)的她們付出種種慘痛的代價。她們的“離去”與“歸來”,折射了社會轉型期鄉(xiāng)村青年女性的命運。
二是以肖芳、阿細為代表的城市女性形象。小說在塑造一批農村女性的同時,還塑造了一批城市女性群體形象。她們或者在麻莊有著正式的工作,如肖芳是衛(wèi)生室醫(yī)生;或者有著地位,如礦長陳爾多的老婆阿細。與麻姑、笨妮等農村女性不同,她們衣食無憂,渴望愛情,追求情欲的滿足。來自上海的肖芳有著城市女性的知性溫柔,一直暗戀著蔣飛通,深藏著自己的愛意。在得知蔣飛通即將與麻姑結婚的消息后,驚慌失措的她主動坦露了心意,卻無力改變即將發(fā)生的事實。蔣飛通結婚后,肖芳并未放棄蔣飛通,雖然明知無法改變現實,卻努力地與他保持情人關系。在蔣飛通不堪受辱自殺以后,肖芳卻意外懷孕了,然而孩子并不是情人蔣飛通的,而是風流成性的礦工胡列的?;蛟S是對情人的愧疚,或許無法面對流言蜚語,肖芳最后選擇了自殺。肖芳的命運是悲慘的,明明深愛著蔣飛通,卻因為害羞錯失了機會。在蔣婚后,卻又不顧名分地與他保持情人的關系,這種為愛犧牲的精神,在女人如玩物的麻莊世界里顯得尤為珍貴??墒锹榍f礦這片詛咒之地卻沒有放過這個勇敢的女性,她也沒有逃離被強奸的詛咒。剛烈的她選擇了與蔣飛通同樣的不歸路。
阿細在小說里出場不多,顯得有些神秘,而在這個人物身上所發(fā)生的故事更是匪夷所思。阿細是礦長陳爾多的老婆,在礦區(qū)有著極高的地位。她美麗善良,過著貴婦的生活??墒瞧届o的生活終究因被黑衣人強奸而被打破,她成了礦區(qū)里明爭暗斗的犧牲品。被強奸的她非但沒有得到丈夫的同情安慰,反而遭到丈夫的拋棄和責罵。經歷重重打擊的阿細竟與村長喜貴走到了一起。來自大城市的阿細美麗高貴,來自麻莊的喜貴年老貌丑,這兩人的結合既有人的情欲也有人性的黑暗。礦里的工人們玩弄了農村的姑娘,而村長喜貴對阿細的占有,不僅因為阿細是女人,更重要的是城里的女人,是礦長的老婆。
肖芳、阿細們來自大城市,在情感上都表現地極為勇敢,一個不顧名分,一個不顧地位,大膽熱烈的追求情愛。然而在充滿欲望的麻莊礦,即使高貴如礦長夫人也無法擺脫被強奸的厄運。她們的結局也是悲慘的,一個自殺而另一個淪為交易的砝碼。作者塑造的這群城市女性形象大膽追求愛情,突破世俗倫常,在黑暗的麻莊世界里顯得尤為光彩。
三是以紫秀、花鼓和春天為代表的其他女性形象。小說除了塑造以上兩類女性形象外,還有一些女性人物,她們不是主要人物,游離于兩大群體之外,卻與兩者密不可分,她們的存在豐富了小說人物的群體形象。
紫秀來自溫州,既不屬于礦區(qū)家屬又不是麻莊村民,在礦區(qū)里依靠皮肉生意生活。她們作為特殊的一類群體表現的是礦區(qū)女性中自甘墮落的形象?;ü谋臼侵?,為了能早日回到城里找公社書記理論,不幸被強奸,回城的事卻仍沒有解決,花鼓大受刺激變得瘋瘋癲癲。文革以后,又遭受種種折磨最后徹底瘋了。在花鼓去世之后,善良的麻莊村民接受了她,將她埋在麻莊,她成為第一個埋在麻莊的異鄉(xiāng)人?;ü氖锹榍f年老女性的代表,她的回城與麻姑的進礦遙相呼應,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麻莊最早的融入城市的嘗試,然而結果卻是失敗的。春天是六小撿來的小姑娘,聰明可愛,也不幸被礦工誘奸。麻莊似乎是片詛咒之地,所有的女性都逃不出被強奸的厄運。她是麻莊小一輩的代表,她的經歷表明,在這片詛咒之地上似乎所有女性都逃不出這樣的厄運,即使還是年幼的姑娘。年輕一代的女性正重復著上一輩的厄運,黑暗的現實已經在侵蝕麻莊的年幼一代。
小說塑造了眾多的女性形象,從年幼的春天到年長的花鼓,從麻莊的笨妮到上海的阿細,都遭到同樣的厄運——強奸。她們的命運無疑是悲慘的,其原因既有社會原因也有性格原因。小說的背景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正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先后經歷了農村土地改革,城市企業(yè)改革,尤其是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化目標提出后,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社會經濟取得了極大發(fā)展。在如此背景下,全國各地都在經歷著企業(yè)股份制改革,農民進城務工已經成為潮流。小小的麻莊也在經歷著這一變革,傳統(tǒng)封閉的麻莊隨著煤礦的到來開始了城鎮(zhèn)化進程。礦區(qū)的擴大給村民提供了就業(yè)機會,礦工的娛樂需要推動了麻莊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麻莊的一切就像中國大地上各處發(fā)生的一樣經歷著沖突與融合。麻莊是封閉保守的傳統(tǒng)鄉(xiāng)村文明,礦區(qū)是先進的工業(yè)文明,二者相遇在一起不可避免的發(fā)生著碰撞與交融。麻莊要發(fā)展必須吸收工業(yè)文明的成果,礦區(qū)要擴大也必須依賴麻莊。面對現代文明的誘惑與沖擊,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文明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在鄉(xiāng)村文明中成長的麻莊村民們面臨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考驗。工業(yè)文明在麻莊村民眼里意味著財富,在巨大的金錢誘惑面前,人們往往把持不住心中的道德,向現實屈從。麻姑和笨妮先后走上了出賣肉體的道路正是屈從現實的壓迫。
性格決定命運,現實的逼迫是催化劑,而性格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麻姑的性格是懦弱猶豫的,與六小青梅竹馬卻不能堅持到底,嫁給蔣飛通后又不能斷絕關系,在得知丈夫婚外情后隱忍不發(fā),最終造成丈夫自殺的悲劇,這都是性格的懦弱猶豫造成的。肖芳的性格則剛烈勇敢,不顧名分與蔣飛通保持情人關系。情人死后,她卻遭到強奸而懷孕,羞愧難當,選擇了自殺。這樣的命運抉擇也是與她性格剛強有關的。小說中沒有完美的人物形象,她們或多或少都有著性格的缺陷,這也是最真實的狀態(tài),她們的命運也因為性格悄然改變。
小說中麻姑與笨妮都愛著六小,可是青梅竹馬的麻姑卻嫁給了蔣飛通,六小也最終娶了笨妮,乍一看似乎是一個三角戀的愛情故事,其實作者這樣的安排是深有寓意的。麻莊新女性群體突破了傳統(tǒng)麻莊女性依賴男人的生活的桎梏,她們向往礦區(qū),希望過上拿工資的生活。她們象征著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文明被先進的工業(yè)文明吸引,主動融合的嘗試。麻姑笨妮是麻莊新女性的代表,麻姑經歷千辛萬苦終于融入礦區(qū),她象征著鄉(xiāng)村文明與工業(yè)文明的融合雖然困難重重,卻最終成功的嘗試。笨妮在見識到礦區(qū)光鮮外表下的丑惡后選擇了逃離,這意味著鄉(xiāng)村文明與工業(yè)文明融合中存在著退縮、失敗的現象。麻姑和笨妮都愛戀著六小,她們三人都出身在麻莊,生活環(huán)境、風俗習慣都相同,有著天然的吸引力。這表明雖然在工業(yè)文明的吸引下,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文明依然眷戀著它的過去,傳統(tǒng)的力量很難改變,在融合的過程遭到挫折后,部分人往往選擇回歸。肖芳阿細代表的城市群體女性,她們有著光鮮的外表,體面的身份,她們不用為生活打拼。小說里著重刻畫她們的精神追求,她們的存在表明工業(yè)文明下的人們物質上雖然充裕,精神上卻存在著道德缺失、情欲放縱的現象。
二、命運輪回的精神指向
輪回是佛教用語,是流轉之意。輪回,有循環(huán)、如輪轉動、周而復始、無有窮盡之意。《富礦》總共有71章節(jié),然而在目錄上,它的標明章節(jié)是0,1,2,,,,69,0.第一章跟最后一章都是“0”。如此極為獨特的安排,顯然是作者故意設置?!?”是一個圓,從0上任意一點轉動最終都回到原點。小說在經歷了69個章節(jié)的發(fā)展之后,一切又回到原點。而最后一章卻鮮明地以“輪回”為題,而“0”正是寓意著“輪回”。原始佛教采用業(yè)感緣起的學說解釋輪回之道,認為眾生今世不同的業(yè)力在來世可以獲得不同的果報,貪嗔癡等煩惱可造成惡業(yè),由惡業(yè)招感苦報??鄨笾?,果上又起惑造新業(yè),再感未來果報,往復流轉,輪回不止[3]。作者以“輪回”為題,并不是宣揚佛家的因果循環(huán)的報應,而是著力宣揚命運輪回的主題。小說的“輪回”不僅指向大地,也指向生活其上的人。麻莊的煤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這個輪回暗示著八九十年代社會的轉型。麻姑嫁給老來,六小、笨妮出獄重歸于好,她們由迷失沉淪到靈魂的凈化實現了命運的輪回,這個輪回喻意著人的命運輪回。
煤礦的發(fā)展變遷既展現了大地的輪回,同時也構成了小說敘事的線索。麻莊礦古已有之,歷史上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曾起到巨大作用。改革開放后,麻莊礦面臨新的生機。麻莊礦的新建需要從麻莊招工,這次招工笨妮、福妮等進入礦區(qū),成為礦上工作人員,而麻姑在這次招工中落選。隨著麻莊礦的擴大,礦工的增多,解決礦工婚姻問題成為留住礦工的關鍵。在這一前提下,麻姑以家屬的身份進入礦區(qū)。為了滿足礦工的各項需求,麻莊礦相繼新建了發(fā)廊,菜市場,影院等等,麻莊的城鎮(zhèn)化道路自此開啟,封閉的鄉(xiāng)村文明開始了它的轉變之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提出后,麻莊礦成為自負盈虧的試點,必須精簡人員提高效率。福妮、寶妮等人相繼下崗,麻姑在這樣的背景下,走投無路只能走上出賣肉體的道路。麻莊出現大規(guī)模的坍塌之后,國家縮小麻莊礦的規(guī)模,并對坍塌區(qū)進行農業(yè)綜合開發(fā),把麻莊礦塌陷地改造成魚塘和風景區(qū)。麻莊礦的規(guī)模又縮小到從前。麻莊礦的興衰既是我國煤礦行業(yè)的縮影,也是國家曲折的發(fā)展道路的例證。改革開放后,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煤礦行業(yè)不斷擴大規(guī)模,一味地追求效益,忽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生態(tài)壞境嚴重破壞的惡果。市場經濟目標提出后,國企相繼改革,精簡人員提高效率,改變吃大鍋飯的局面在麻莊礦中也有所體現。隨著發(fā)展認識的深化,國家越來越重視環(huán)境保護,重視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要求體現在麻莊礦就是對坍塌區(qū)進行農業(yè)開發(fā)。小小的麻莊礦正是時代的縮影。 麻莊礦由小到大再有大到小,這樣一個輪回象征的正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發(fā)展的曲折道路。
女性的回歸,既顯示了人的命運輪回,也成為推動小說的發(fā)展的另一條線索。麻姑笨妮是不幸的,在社會轉型的大潮下,她們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在融入礦區(qū)的過程中,二人都經歷了重重挫折,所不同的是麻姑選擇了堅守,笨妮選擇了逃離。堅守的代價是慘痛的,失去丈夫后的麻姑只能出賣身體,依靠一個個男人生存,在失去所有靠山后,不可避免地淪為“大洋馬”?;蛟S之前的麻姑還能讓人原諒,畢竟一個沒有工作的農村婦女在礦區(qū)生活很艱難,在淪為“大洋馬”之后,麻姑徹底放棄了最后一絲尊嚴。此時麻姑的靈魂是墮落的、沉淪的。然而幸運的是老來不計較她的過去,真誠地接納使麻姑走出厄運的泥淖,過上了平靜的生活。逃離的笨妮并不幸福,婚后的生活充斥著背叛與不幸,隨著丈夫的入獄,走投無路的她開始了“回歸”礦區(qū),這種“回歸”卻是以出賣肉體和靈魂實現的。在經歷了報復與入獄之后,笨妮的靈魂也隨著丈夫遲來的“專一”而凈化。麻姑嫁給老來,六小、笨妮出獄后重歸于好,她們由迷失沉淪到靈魂的凈化實現了命運的輪回。這個輪回象征的是人們在社會轉型的大潮下,往往沉淪于物欲的泥淖中,只有實現靈魂的凈化才能回歸人性。
三、命運輪回的藝術表達
葉煒的《富礦》展現礦區(qū)生活形態(tài)和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態(tài)給了人們很大的反思,這種反思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二是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念下,人們如何堅守道德準則。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歷史的寶貴經驗,是人類肩負著的重大使命與職責。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相互促進發(fā)展、相互扶持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只有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4]。不顧一切的追求效益,導致麻莊礦發(fā)生礦難,麻莊大規(guī)模的坍塌,傳統(tǒng)的經濟增長方式終于迎來了惡果——自然的報復。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轉型,往往導致人們沉淪于物欲的追求,忽視道德的堅守。麻姑和笨妮不是特殊的存在,她們是底層勞動人民的代表。她們的經歷展現的是底層勞動人民的生存狀態(tài),她們的沉淪墮落展現的是底層勞動人民的精神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小說展現的既是一部礦山的興衰史,更是底層勞動者命運的沉浮史。
《富礦》是一部極富地方特色的小說,在這部小說里,葉煒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了一個他所熟知的鄉(xiāng)土世界。他在吸收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了文學史上新的“地標”——位于蘇北魯南的麻莊。新“地標”的建立奠定了葉煒在文壇上的地位,也寄托了其藝術追求。他的追求在于利用文學的形式,表達自己的鄉(xiāng)土情懷。
中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改革的時代,二十多年里中國經歷了深刻的變革,農村在變革,城市在變革,土地在變革,企業(yè)在變革,人心在變革,所有的一切都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1世紀的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難發(fā)現狹隘的發(fā)展理念給我們社會帶來種種苦果。國家開始修正發(fā)展觀念,提出注重讓群眾有尊嚴的生活。這段歷史也體現在《富礦》這部小說里,葉煒用一個充滿佛家智慧的詞——輪回,來歸結這段歷史。命運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小說里既指大地的命運,也指生活其上的人的命運。葉煒尤其注重人的命運,表現在人物命運的安排上運用了獨特的藝術手法,通過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表達命運輪回這一深刻主題。
葉煒深受馬爾克斯的影響,在小說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運用到魔幻現實的手法。一般來說,現實題材的長篇小說特別是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很容易就把人物和故事寫實了。當然寫得太實也沒有什么不好,能把農村和農民的基本現狀和精神面貌藝術性地表現出來也是難能可貴的。但這樣的作品讀起來往往還不夠有味,不夠過癮,不夠靈動,不夠飄逸。[5]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葉煒巧妙地運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賦予了小說“神性特征”,使得小說在精神層次上兼具魔幻和現實的雙重性。小說最大特色就在于魔幻現實手法的運用。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jié),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現實的政治社會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jié)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這種手法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6]小說里對魔幻現實手法的運用主要表現在人物命運的安排上,尤其是主人公之一的麻姑。麻姑身上既具有“魔幻性”——神性的特征,又具有“現實性”——人性的特征。
麻姑的神性體現在她的出生和使命。魔幻性常常帶有濃厚的本土色彩。小說里的本土色彩即是指盛行于蘇北魯南農村中的巫神信仰、土地信仰。巫神信仰幾千年來一直盛行于民間,尤其是封閉落后的農村仍然保留著這一習俗。在過去的農村,巫婆神漢往往被視為神靈的使者,在農村有著極高的地位。小說里對麻姑的身份也有這樣的設定。麻姑并不是常人,小說的開篇講述了一個有關黑雪的傳說,傳說的主人公官婆即麻姑的前世,作為庇佑麻莊的大仙,她在一場祈求降雪中犧牲了自己。幾十年之后,作為官婆的轉世,麻姑被當做再次拯救麻莊的“救世主”。
前世的官婆為救麻莊而死,今生的麻姑仍然承擔了這樣的使命,她的使命在于為新時期麻莊村民的生存探索出路。改革開放的號角已經吹響,麻莊的生存已經不止是一場降雪那么簡單,麻莊要生存必須吸收工業(yè)文明的成果——依靠麻莊礦實現自身的發(fā)展。在這一要求下,麻姑進入礦區(qū),作為第一批進入礦區(qū)的女性,麻姑承擔了為麻莊村民的未來開路的使命。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但結局卻是幸運的。麻姑被老來的愛情感化,并最終與麻莊礦的新礦長老來結合。麻姑的經歷給麻莊村民做了很好的示范,她與老來的結合也預示著麻莊村民未來的命運必將是與礦區(qū)緊密相連,麻莊未來的出路也在于與礦區(qū)的緊密結合。
麻姑的使命還在于對災難的預警。小說除了開頭的傳說還有兩處極重要的夢境描寫。小說第64章節(jié)花大半章節(jié)的篇幅寫了兩個夢。一個是官婆的托夢,一個是二老爺的托夢。托夢的主旨都是講麻莊即將有滅頂之災,麻莊村民必須開展自救??墒乾F實中,麻姑將夢境告訴他人卻遭到眾人的嘲笑,她也慢慢放棄了這種在別人看來無謂的勸說。[7]最后一章節(jié)也寫了這樣一場夢,夢中的場面是海水吞沒了整個礦區(qū)和麻莊,薩滿預言的災難終于成真。小說最后一章節(jié)已經寫道國家開始重視保護礦區(qū),麻莊礦已經收縮,塌陷區(qū)也進行了農業(yè)開發(fā),麻莊沉陷的可能已經不大。麻姑的這場夢預示著災難本將發(fā)生,幸虧國家及時的保護才得以避免發(fā)生。兩處夢境的描寫意在表現過度開發(fā)造成的災難后果,警醒世人注重生態(tài)保護。這種生態(tài)保護意識,又蘊含了另一層信仰——土地信仰。中國農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土地信仰一直是中國農民最重要的信仰。面對工業(yè)文明的誘惑,麻莊村民并沒有堅持自己的信仰,土地信仰已被現實的麻莊村民拋棄。這種信仰的缺失給麻莊帶來深重的災難,麻莊的塌陷根源上源于信仰的缺失。夢境的警示也意在重新喚起人們對土地的認識,重塑土地信仰。
麻姑的人性則體現在她的悲慘經歷與靈魂的沉淪。魔幻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是“變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實”。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實”二字,所有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都以此作為基本立足點。[8]小說在情節(jié)安排上并不因為麻姑“大仙轉世”的身份而給予特殊的待遇,在麻莊這個大染坊中,所有的女性不可避免地經歷著同樣的厄運。這種現實性的描寫,真實的展現了底層女性在轉型大潮中的痛苦地經歷與悲慘的命運。
魔幻現實主義的運用使得小說在人物命運的安排上既充滿了宿命論中命運輪回的意味,又體現了時代的特征——社會轉型時期底層女性的普遍悲慘的命運。同時,葉煒的藝術追求、創(chuàng)作動機也在此體現,他希望自己的家鄉(xiāng)也有類似麻姑的“救世主”出現,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探索出路,帶領鄉(xiāng)親們走出貧窮的困境??傊?,這種亦真亦假,亦實亦虛的手法使得小說既有反映農村真實狀態(tài)的現實主義,又有浪漫主義色彩。
《富礦》總體給人一種沉重感。掩卷長嘆,在這個不算幸福的故事里,兩位女主人公都有了相對圓滿的結局。因為對土地和人們的關懷,葉煒給了圓滿的結局。但刻意追求圓滿的結局也會降低小說的深刻內涵,影響對小說主題進一步深化。葉煒眷戀著蘇北魯南這片生養(yǎng)他的土地,這種鄉(xiāng)土之愛迫使他為自己的家鄉(xiāng)尋找出路。或許他不能改變現實狀況,于是他用一支筆盡情的在麻莊的世界里抒寫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家鄉(xiāng)山清水秀,于是黝黑的煤礦開始了生態(tài)保護,他希望鄉(xiāng)親們都生活的好,于是迷途的人們實現了靈魂的升華。我們仿佛看到一雙飽含深情的眼睛注視著這片廣袤的大地,讓我們在反思中重拾淡忘已久的鄉(xiāng)情。
注釋:
[1]葉煒:《富礦》,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初版,青島出版社,2015年6月再版。
[2]葉煒:《富礦》,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頁。
[3]百度百科詞條,更新日期:2013年8月6日。
[4]牛心宇:《論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5]葉煒:《小說的“神性”、農民的中國夢和創(chuàng)作的尊嚴》,揚子江評論,2013年,第6期。
[6]劉爽:《魔幻現實主義中國化》,書匯網,2013年1月28日。
[7]葉煒:《富礦》,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44頁。
[8]劉爽:《魔幻現實主義中國化》,書匯網,2013年1月28日。
參考文獻:
[1]葉煒.《富礦》和《后土》里的蘇北魯南[N].徐州礦工報,2014-1-17.
[2]葉煒.小說的“神性”、農民的中國夢和創(chuàng)作的尊嚴[J].揚子江評論,2013,(6).
[3]葉煒.在艱難中尋找尊嚴[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螅?013-11-13.
[4]朱云霞.被表述的“她”,解讀煤礦書寫中的女性形象[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3,(2).
[5]劉新生.《后土》:真實的再現與深情的闡述[N].文藝報,2014-5-5.
[6]王麗.道教和佛教關于死后歸宿輪的異同,新浪博客,2011-9-1.
[7]王志彬.反思中國鄉(xiāng)土文明的《后土》[N].文藝報,2013-11-25.
[8]葛紅兵.鄉(xiāng)土中國的發(fā)現與重構[Z].青年作家葉煒作品上海研討會,2013-12-4.
[9]涂桂林.葉煒:十年完成精神還鄉(xiāng)[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11-5.
[10]郝敬波.鄉(xiāng)土中國的形象藝術建構[J].南方文壇,2014,(3).
(沈鵬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