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獨特的樂器,古箏在所有樂器中占據(jù)特殊的位置。教育是古箏藝術宣傳和傳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推動音樂與技術在教學中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古箏教學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并進一步解釋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發(fā)揚古箏文化,注重音樂和科技的融合,推進古箏教學的未來發(fā)展。
關鍵詞:古箏教學音樂;技術;融合
0 引言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演奏古箏,古箏的音色較軟、清脆,不僅適合獨唱,也適合同其他樂器合奏。在實踐的過程中,練習古箏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僅要著眼于古箏本身的技巧,也應該講究古箏音樂的技術和方法,從而提高古箏實踐水平。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古箏,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要加強古箏教學,就應重視音樂和技術的融合。
1 古箏教學中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有古箏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是不能把技術和音樂相融合。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假如技術是我們的身體,藝術是我們的心臟,技術通過某種形式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一段音樂的表達展現(xiàn)藝術,就是整首樂曲的靈魂,反映個人藝術風格的表現(xiàn)。但在古箏教學中,教師往往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能,而忽視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的培養(yǎng),導致在演奏一段樂曲的時候就只是機械性地演奏,但演奏不出任何情感色彩,這是很難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的。
此外,另一個客觀原因是現(xiàn)代人缺乏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了解,學習古典類型的樂器只是為了陶冶藝術情操,對古典樂器的真正含義沒有理解。想糾正這個情況并不立即生效,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實踐,所以想要成功演奏一段樂曲,不僅體現(xiàn)在技術熟練的演奏水平,也要深刻地認識到音樂靈魂所在,以促進技術、藝術之間的融合,做到技藝組合。
2 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相融合的重要性
從目前古箏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學模式主要分為遠程教學和面對面教學,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落后。這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同時,再加上社會舉行的關于古箏文化交流的活動比較少,而古箏競賽和古箏考級卻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種矛盾而復雜的情況下,導致古箏的教學更側(cè)重于技術方面的東西。
然而,將古箏教學中的“技術”與“音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提髙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肢體語言和音樂語言,幫助他們了解音樂背后的含義,促進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例如,在《林沖奔夜》《春江花月》作品中,將學生的音樂情感結合肢體語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認知,而且還能提高音樂的感染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融入音樂之中。
3 古箏教學要素
3.1 活躍課堂氛圍
當前中國古箏課堂中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師在采用的講課方法是亙古不變的,造成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難以把握課堂的精髓。另外,教師過于強調(diào)等級制度,學生為了測試最高級的需求,就需要不斷參加競賽,以此來獲取名次。因此,教師將課堂教學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事實上,經(jīng)常參加一些社會文化活動,可以使學生更喜歡這個樂器古箏,讓學生從潛意識里來認識古箏。總之,只有音樂和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學生在性能水平有新的進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2 加深音樂的理解能力
音樂是一個國際性的“語言”,不管你來自世界各地的哪個地方,音樂將會給你心靈以不同的感覺。因此,可以證明學習古箏只需要加強技術的改進是完全錯誤的觀點。學習樂器最重要的是學習對音樂的情感如何表達,把音樂帶到人們心目中,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
4 如何促進古箏教學中音樂與技術的融合
4.1 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技術是一首音樂作品達到優(yōu)秀標準的重要保證。在傳統(tǒng)的古箏教學中,主要采用口傳心授的教學手段,將演奏技術、音樂韻味傳授給學生。而在現(xiàn)代古箏教學中,講求的耐力、速度、技巧等方面的技術訓練,對新作品進行大力的挖掘。尤其是近幾年以來,隨著對古箏創(chuàng)作音樂的不斷創(chuàng)新,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演奏技術,導致傳統(tǒng)的技術訓練已經(jīng)無法滿足人們對古箏學習的要求。于是,專項訓練與節(jié)選片斷的技術訓練便成為了各個古箏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之一,該教學手段能夠針對古事作品中的重難點,要系統(tǒng)地訓練學習者,從而提高其演奏性能。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特別注意的是,技術僅僅是一個古箏演奏的手段,如果缺少音樂內(nèi)容,那么對于技術培訓也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4.2 多聽多練,提高音樂領悟力
古箏練習是一個逐漸進步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很有必要多聽、多練。經(jīng)常引導學生多聽多練經(jīng)典古箏作品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yǎng)和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古箏藝術的理解。在練習古箏過程中,應積極加強對所有類型音樂的聆聽和實踐,才能有效提高對古箏練習的能力。你可以選擇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和不同題材的古箏作品工作,并加強對這些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僅僅是對其簡單聽,更應從學習的實踐中加入更多的古箏處理技巧。在練習者學習的過程中,應多聽一些經(jīng)典曲目,以及多種類型的組合練習,以此提高古箏演奏的整體水平。
4.3 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與演奏技巧
聽老師師范演奏和錄音是一個學習的好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和認識水平,一般挑一些淺顯、優(yōu)美、短小的作品錄音讓學生聽錄音,并通過一些經(jīng)典作品為主,讓學生在自己心中的音樂產(chǎn)生一些圖像和想象,甚至產(chǎn)生共鳴,逐漸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此外,聽他們的音樂,通過“聽”,逐步加強和改善聽他們的演奏內(nèi)在感覺。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應學會在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只有充分了解傳統(tǒng)藝術的文化才能真正了解古箏音樂,把握音樂的精華,把音樂和技術兩者完美融合。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在扎實的基礎上理解和演繹音樂,并從傳統(tǒng)的音樂中吸收營養(yǎng),并且可以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演奏技巧,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因而,學習傳統(tǒng)音樂是很有必要的。
4.4 加強肢體語言的教學
在古箏演奏的過程中,肢體語言是古箏的重要組成部分。肢體語言的表達足夠靈活,能夠?qū)殴~水平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很多人在演出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肢體語言的協(xié)調(diào),或者是肢體語言的運用看上去比較刻意,身體看起來非常僵硬,完全聽不出來古箏和柔軟的感覺。肢體語言是一種音樂表現(xiàn),而且它也屬于技術性的語言。當演奏的時候的如何協(xié)調(diào)肢體語言,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演奏的時候,使手指可以是柔性地變動古箏琴弦,促進音樂和技術的相互融合,古箏彈奏起來會更加自然。
5 結語
根據(jù)目前古箏教學現(xiàn)狀以及在古箏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需要“技術”和“音樂”全面實施融合,促進音樂和技術的統(tǒng)一,這是古箏教學改進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與此同時,演奏者必須加強對音樂本身的理解,從而提高對古箏音樂的認識,然后才能夠把自身的感情融入演奏中去,以情動人。
參考文獻:
[1] 王淑玲.關于建立科學規(guī)范社會古箏教學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4(8).
[2] 趙魯琴.高校古箏教學的創(chuàng)新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
[3] 蘭君茹.淺談古箏教學中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xiàn)的結合和統(tǒng)一[J].東方教育,2015(08).
作者簡介:徐文鳴(1993—),女,就讀于中國礦業(yè)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古箏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