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將近三十年的滄桑巨變,《平凡的世界》再度被搬上熒屏——1988年小說出版后,1989年曾有 14集的電視劇上演。經歷了春節(jié)城鄉(xiāng)間大回流、故鄉(xiāng)親情洗滌、懷舊潮沖擊,目睹了故鄉(xiāng)的或繁榮或蕭條,或昂揚或消沉,觀眾在熒屏前共享黃土地上孫氏兄弟和眾鄉(xiāng)親的人生悲歡浮沉。勞動與愛情、成長與挫折、普通人的尊嚴與親情、日常生活的悲歡離合與大時代的跌宕巨變,一一在熒屏中呈現(xiàn)。成長于 80、90年代,如今已成“社會中堅”的中年人士,似乎劈面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更年輕的 80、90后似乎也看清了某種“來路”——這屬于他們的父母輩,也屬于經過某種折射后的自己:1975——1985年,“改革”的起點處,也是農村與“改革”最為融洽的最初十年,擺脫饑餓和貧困的奮斗的勇氣和決心如此強烈;青春涌動,意志強悍,“世界”遙遠而美好,人可以“平凡”,卻要走向“世界”;卑微的“平凡世界”中,因為誠實的勞動,“平凡的人”獲得了尊嚴,鐫刻在當代社會結構中的“身份政治”也才有了打破的可能;在這個“新歷史”的起點上,改革是上至省地縣各級干部,下至普通農民的“共識”,而正因為有了對幸福、尊嚴、誠實良善的上下一致的追求,改革的真正動力便恰恰來自“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的人。在電視劇的結尾,俯瞰節(jié)日中煙花燦爛的雙水村,遠游者歸來,病痛和衰老者攜手站立,一種根基于普通中國農民的“中國夢”似乎在空中開放。是啊,“平凡的人照樣也能過得不平凡!”這不正是改革開始時的某種共識和動力嗎?
《平凡的世界》的上映,是春節(jié)后中國百姓享用的第一頓“文化大餐”,與眾多行色匆匆從都市回歸家鄉(xiāng)與家人團聚的游子一樣,它也是“現(xiàn)實主義”在中國文學中的短暫回歸,是進入新一輪改革的中國人對改革起源的再次回顧。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無疑已成為當代文學的經典,它不僅深刻地記錄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段跌宕起伏的歷史,而且在一代代人的精神成長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不可否認,電視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對原著的忠實有關。
大約在最終完成三卷本《平凡的世界》四年后,路遙又寫了長篇創(chuàng)作談《早晨從中午開始》,在這篇創(chuàng)作談的結尾,他寫道:“無疑,這里所記錄的一切和《平凡的世界》一樣,對我來說,都已經成了歷史。一切都是當時的經歷和認識。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社會生活以及藝術的變化發(fā)展,我的認識也在發(fā)生變化和發(fā)展。許多過去我所倚重的東西現(xiàn)在也許已不在我思考的主流之中;而一些我曾輕視或者未觸及的問題卻上升到重要的位置?!庇捎诼愤b的英年早逝,我們無從知道在他的認識和思考中,問題意識的升降變化;我們也無從知道,假如路遙活到今天,讓他來評價他這部長篇作品的電視劇改編,甚至由他自己來操刀改編,會是什么樣子?有一點我們可以推測,路遙是一位關心政治、與社會變化棲息與共的作家,面對 30年滄桑變化,雙水村、黃原和黃土高原上的“平凡世界”肯定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所以,盡管電視劇編劇聲稱盡量“忠實于原著”,而且采取了“正面強攻”的“寫實”手法——電視劇對 80年代前后陜北農村生活場景的描述不可謂不細致。但正如路遙所言,“一切都已經成了歷史”,任何改編其實本身都是某種改頭換面后的當代敘述,在電視劇的改編中,我們還是能解讀出很多當代文化、社會和思想的癥候,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從小說到電視劇,第一主人公如何從孫少平變成了孫少安?!捌健薄鞍病钡母〕粒烤挂馕吨裁??
《平凡的世界》有三條線索,分別以三個 /組人物來組織。一條線由田福軍貫穿,這可稱為一個改革題材的小說,提供了一條從省、地、縣到公社、村的線索,故事的展開主要圍繞要不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的矛盾進行。改革題材小說在 80年代風行一時,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合法性敘述,改革小說也征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深厚的啟蒙敘述傳統(tǒng)。另一條線圍繞孫少安,可以稱作農村題材小說,將農村的社會變革與鄉(xiāng)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主要展示鄉(xiāng)村的日常生活及其矛盾。農村題材小說在中國當代文學中有強大的生命力,是當代小說主要的題材和類型,當代中國農村巨大的變化和農村生活豐富復雜的細節(jié),幾乎都能在這類小說中得到體現(xiàn)。第三條線以孫少平為主,是一個關于青年人“成長”和“出走”的故事,這一類型的小說源頭可以追溯到 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但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也不乏著名的先例,關于青年的故事,本身就是“少年中國”現(xiàn)代性之路的主要主題之一。因此,從小說史上看,《平凡的世界》中每條線都有其“原型”,但也都有變異,改革題材不再有那么清晰的“改革”和“反改革”兩條路線之爭,也不再訴之于對舊體制的大量控訴;農村題材方面,農村社會變革和鄉(xiāng)村日常生活敘述大量集中于鄉(xiāng)村倫理和苦難敘述;而“成長小說”方面,則主要集中于城鄉(xiāng)分治、愛情、勞動和個人尊嚴的敘述。評論家李陀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紅色通俗小說”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融中國敘事傳統(tǒng)、現(xiàn)代追求和革命價值于一體,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應放在傳統(tǒng)中理解,而路遙超越“紅色通俗小說”傳統(tǒng)之處則在于對時代和日常生活整體性和超越性思考的努力。
再回到電視劇的改編,電視劇保留了小說中的上述三條線索,但作了相應變動,其中最大改動之處是極大限度地擴大了孫少安的線,保留和適當增加了田福軍的線,收縮和改變了孫少平的線。具體而言,電視劇用大量的篇幅,圍繞孫少安,增加了很多故事和橋段,如集體化時期少安如何反抗過“左”的農村政策;年紀輕輕,如何為承擔家庭重擔含辛茹苦;旱災中如何孤身一人,深入上游罐子村和石圪節(jié)村,以頭拍磚的江湖手法,幾乎只手力挽狂瀾;還有諸如沒用彩禮,只身到山西柳林醉娶媳婦,從運磚挖得第一桶金到辦磚廠中的幾起幾落,以及與田潤葉纏綿悱惻、深情哀怨道義具備的愛情故事,再加上演員王雷略帶強勢和混不吝氣息的表演,完全把孫少安塑造成了一個具有先知先覺的個人英雄主義氣質,同時又帶有一絲鄉(xiāng)村“無產者”的“愛誰誰”的習氣,卻又不失鄉(xiāng)村倫理中孝義仁厚、勇于承擔、有情有義的“當代農村英雄”,這與小說中塑造的那個既想改變現(xiàn)狀卻又有些逆來順受、安于現(xiàn)狀的孫少安確乎判然有別。
令人驚奇的是,在最近 20多年關于路遙和《平凡的世界》的討論中,幾乎很少涉及孫少安的評論。換句話說,在當代文學批評和研究中,孫少安幾乎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角色,相比于電視劇中的濃墨重彩、極盡渲染,這確乎是意味深長的現(xiàn)象。在原來的敘述機制中,是什么因素抑制著孫少安,使他在感人之余,一直無法被言說呢?今天,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從一位原來無法言說的角色,上升為這個時代的“當代英雄”呢?粗略說來,原因有二:其一,農村改革經過三十余年的沉洗,似乎格局已定,聯(lián)產承包、解放農村生產力的勢能一朝用盡,經過市場社會的淘煉,如今的農村已是“能人”的天下,曾經試圖擺脫臉朝黃土背朝天命運束縛的孫少安在電視劇的敘述中,就快步邁進了農村“能人”的行列;其二,在所謂高揚傳統(tǒng)文化價值,文化保守主義強勢崛起的今天,孫少安身上重情義、仁厚樸實、承擔犧牲的品格被輕松嫁接到了當代農村社會的變遷敘述中,孫少安因而成了一個能被言說和理解的“當代人”。
田福軍那條線與孫少安的線是相互呼應的。田是一位改革家,本來,改革意味著什么?改革對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意味著什么?對改革者本身又意味著什么?在改革的過程中,普通人,其利益和位置如何安置?都是需要思考和追問的,
但在電視劇中,改革的邏輯被簡化了,田福軍一再強調,內心驅動他投身改革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讓“黃原農民從吃黑面饃變成白面饃”,而全然沒有顧及改革是涉及到社會關系的重組、利益關系的重新調配、新的價值觀的確立等一系列問題的全面工程。所以,編劇在電視劇末尾添加了一段田的妻子無意中收受裝了錢的茶葉罐,從而造成受賄的事實時,既顯得突兀,又顯得意味深長??赡芤舱窃谶@時候,作為地委書記的田福軍才真正面對了他一直推行的“改革”的真實內容,套用一句現(xiàn)在經常說的話:改革進入“深水區(qū)”了。
孫少平那條線本是路遙小說中用力最著之處,通過少平的“成長”和“出走”,時代巨變過程中遺留在普通人身上的傷痛、掙扎、自尊等價值得以顯現(xiàn),也只有在少平這里,“平凡”才最后通向了“世界”。但在電視劇中,孫少平的故事線被簡化為愛情線,他關鍵的“出走”,由于離開了對尊嚴、價值、無限的可能性的追求,在一種物質回報的邏輯里,變得無法理解。有年輕批評者曾指出孫少平身上“特殊地具有的不假外求的自我創(chuàng)進的力量,從未喪失‘對那個不管多么狹小但在其中我們選擇做喜歡之事的領域的信念,在不斷放棄中自由選擇”的作為“文學青年”的氣質,擴大而言,這種“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尋求自我磨練、改造的“氣質”恰恰是推動二十世紀中國巨變的“現(xiàn)代”品質。遺憾的是,在成長就是日益世故,成熟即是加入利益爭奪的今天,這種品質已日益罕見并變得不可理解。
因此,在電視劇中,我們能感覺到孫少安是一位“今人”,是今天農村中的“當代英雄”。無論是在“農村強人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家”的邏輯中,還是在后尋根和文化保守主義的語境下,他的故事和人格都充滿魅力和可書之處,因為在前一個邏輯中,少安是農村“新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在后一個語境下,少安身上被想象出的無論是強悍、精明還是仁義、擔當,都成了想象中的傳統(tǒng)文化的投射,實際上,“孫少安的故事”也在相當?shù)某潭壬匣\罩了當今的農村敘述。
相反,電視劇中的孫少平卻如一位“古人”,一位作為“打工仔”前身的歷史中的人,他固執(zhí)的“出走”,他持守的自尊,他對知識和“遠方”的執(zhí)著,已顯得古板、莫名和可笑,他只能披上一些當代的外衣,比如他與田曉霞的“羅曼蒂克”的精神之戀,才能被辨認為一個當代的人物塑造。而事實上,更符合攬工漢孫少平身份的,似乎應該只能作為 90年代大量出現(xiàn)的打工者的前身。
孫少平的“被歷史化”是一個當代悲劇。我們無法將孫少平當代化,因為在今天,我們已很少有可能看到孫少平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通過個人奮斗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可能,我們也很難理解凝結在一個底層人身上的基于勞動和自我超越之上的自尊和動力。在農村,隨著集體經濟的解體,為集體勞動失去了價值依托,勞動只是在換取物質報酬的意義上才能被理解,用馬克思的概念,勞動被等同于它的交換價值,勞動的絕對價值,也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的本質被無限制地掩蓋起來了。在這樣的理解中,勞動只能是一種純粹的“受苦”,或者是一種技術,少平在煤礦的師父就因為是一個優(yōu)秀的斧子工才受人尊敬,相反,單干后,王滿銀、孫玉亭卻因為沒有農業(yè)勞動的技能和體力而變得十分凄惶。也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理解孫少平因下煤礦不缺工而用多領到的工資換取同屋工友的各種“稀罕物”——這是一種交換的原則,卻不能理解他自虐式的攬工漢生活,更不能理解他將勞動變成一種精神的磨礪,一種人格上的蛻變的舉動。
今天我們已處在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所謂純粹鄉(xiāng)村共同體已經解體的時代,幾億農民工進城打工,大規(guī)模的城鎮(zhèn)化正在展開。實際上,文學批評界討論“鄉(xiāng)村敘事的終結”也已歷多年——在我的理解中,離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理解,離開對勞動、尊嚴的理解和訴求,離開對鐫刻在當代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身份政治的控訴,而談論“鄉(xiāng)村敘述的終結”,如果不是文化精英們的傲慢,也應是毫無心肝的批評的囈語。按照這樣的邏輯,當我們講述今天的中國農村時,我們的想象中只會有“老農民”,而當農民“老”去,農民在形象和人格上也不再能直起腰來,我們只能以既有的歷史和文化安排去圖解一種類型化、抽象化的“老農民”,正像去年熱播的電視劇《老農民》那樣,這部按照已有主流歷史觀圖解 60多年當代農村變化的電視作品,將已經在歷史敘述中被傳奇化的一些著名故事拼湊進來,如二桿子式的破產農民分地主的地、占地主的房、睡地主的女人;《創(chuàng)業(yè)史》中梁生寶買稻種的段落;集體化后期小崗村式的農民摁手印簽生死文書私分土地的傳說等等,以構成一種粗陋、生硬的歷史觀的圖解式表達。而且,“老農民”們在形象上也骯臟、猥瑣,目光短淺,一切行為似乎只能在追逐私利的邏輯上才能被理解。在這點上,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一種處理方式頗具癥候性:每當鏡頭拉遠,雙水村或黃原就被籠罩在一個看似用電腦做出來的夢幻般的天穹下,虛幻的、變幻不定轉瞬即逝的背景,似乎就是一個關于當代農村的隱喻。
事實上,怎樣表現(xiàn)作為底層的農民的自尊和奮斗,表現(xiàn)農民中的“新人”的成長,一直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議題,離開了“新人”的塑造,當代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就無法想象。在我的理解中,路遙小說中孫少平這個不斷游走的,奮進而自尊的“文學青年式”的“新農民”,也可以被理解為當代農村“新人”畫廊中的形象之一。也是在這一意義上,我相當程度上肯定也是去年熱播的另一部農村劇《馬向陽下鄉(xiāng)記》,它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向當下農村問題及其情感和人心的開放姿態(tài),而且,農民也并未“老”去,農村里的事似乎還可以“有的商量”,而并未事件化、喜劇化。也正是從這樣的角度,我愿意寄望于更多貼近農村和農民的作品的出現(xiàn):真正的鄉(xiāng)村敘述不是終結了,而是還沒有開始。
何吉賢,文學博士,60年代后期生人,曾從事專職翻譯,現(xiàn)為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 20世紀中國文學和文化。
本欄責任編輯 張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