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賽英
【摘 要】隨著教育資源城鎮(zhèn)化,農(nóng)村高中的語文教學面臨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是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越來越低,另一方面是學生們?nèi)找娌恢匾曊Z言文字應用的學習。本文針對農(nóng)村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這種矛盾現(xiàn)狀,嘗試提出幾種在語文教學中滲透語言文字應用的途徑和方法,希望能幫助農(nóng)村高中的語文老師找到一條適合農(nóng)村學生的教學道路,讓語言文字應用在夾縫中生存。
【關(guān)鍵詞】滲透;閱讀教學;課外活動;公開課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然而,隨著教育資源集中化,優(yōu)秀的學生都到城里去了,留在農(nóng)村高中的學生基礎(chǔ)知識都非常薄弱,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也很低。雖然如此,在課程安排上農(nóng)村高中卻跟城鎮(zhèn)高中沒有兩樣,比如一個學年完成四個必修課程的學習,這對農(nóng)村高中的學生而言無異于囫圇吞棗。農(nóng)村高中的學生有一大部分是沒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的,但這些學生都需要正常的生活,而正常的生活又怎能少了語文,少了語言文字應用知識?為了農(nóng)村高中孩子的未來,在不改變課程安排的前提下,我們只能把語言文字應用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希望能化被動為主動,潛移默化,慢慢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以下是筆者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滲透途徑和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語言文字應用知識
語文離不開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語言文字應用知識是最佳途徑。教學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時,針對首句“我的同事希臘文教師別里科夫兩個月前才在我們城里去世”,我讓學生談?wù)劇安拧?字的妙處。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平時的表達“你怎么才來呀?”“我才到一會兒?!比ンw會句中的情感。由于貼近生活,學生討論異常激烈,最后形成兩種意見:別里科夫才死去啊,他早該死了;告訴我們一個客觀事實,別里科夫剛死去。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這是語言文字應用在閱讀中的滲透,嚴格講是推敲字詞,它提醒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多點字詞斟酌。
教學《邊城》一文時,我讓學生分析“裝成狡猾得意的神氣笑著”中“狡猾”一詞。學生知道這是貶詞褒用,可貶詞什么時候可以褒用?可否舉幾個貶詞褒用或褒詞貶用的例子?有學生說,面對聰明伶俐的孩子說“這孩子怪狡猾的!”;有學生說,評價背叛自己的朋友說“可真夠朋友啊!”還有學生舉《包身工》中的句子“有幾個慈祥的老板”。據(jù)此我總結(jié)說:這些都可稱為反語,“反語”需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可見,語言環(huán)境很重要;漢語的表達內(nèi)涵很豐富。
通過這樣具體可感的閱讀滲透,學生逐漸認識到語言文字應用的生活化、趣味性,從而慢慢地喜歡、重視語言文字應用知識。
二、開展趣味十足的語言文字應用專題公開課
有些語言文字應用知識趣味十足,教師可以此為公開課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目光,讓他們真切感受到語言文字應用的活潑有趣。選擇公開課,是因為公開課時,老師們會更用心備課,更注重課堂互動;加上那么多聽課老師,感覺特別隆重。在這樣的專題公開課中滲透甚至直接教授語言文字應用知識,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比如說到對聯(lián),很多學生不喜歡,畢竟對聯(lián)涉及的知識太多,農(nóng)村學生雖非胸無點墨,但也是墨水稀少??商崞稹按郝?lián)”,他們就有興趣了,因為學生大都有購買或張貼春聯(lián)的經(jīng)歷。為了把《奇妙的對聯(lián)》講好,我從“春聯(lián)”導入,介紹對聯(lián)知識;從普通的對聯(lián)說到“奇妙的對聯(lián)”;引導學生欣賞各種妙聯(lián)——合字聯(lián)、拆字聯(lián)、隱字聯(lián)、頂針聯(lián)、回環(huán)聯(lián)、諧音雙關(guān)聯(lián)等。課上分析有典例,如“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增加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對王之王對穿腸”視頻和《對韻歌》,給學生巨大的視覺沖擊力。一節(jié)《奇妙的對聯(lián)》公開課后,學生們開始關(guān)注對仗知識,不僅是沿途人家門口的春聯(lián),還有報紙、雜志、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的奇聯(lián)妙聯(lián)。雖然學生還無法對出像樣的對子——這個要求對農(nóng)村學生而言也不切實際,但他們喜歡對聯(lián),關(guān)注對聯(lián),教學目標就算達到了。往后他們在這方面能有多大造詣,就看他們的付出了。我覺得這是專題公開課獨有的魅力。
三、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滲透語言文字應用知識
教學一定要牢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原則,教師要給方法,讓學生“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作為農(nóng)村高中的語文老師,必須多開展積極有效的語文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滲透語言文字應用知識。
為糾正學生的錯別字,我舉行了一次漢字聽寫大賽。備戰(zhàn)中,學生仔細翻閱文本,認真研讀,力求準確書寫。先不說學生們比賽成績?nèi)绾?,單看他們的備?zhàn)態(tài)度,教師就足以自慰,畢竟咱們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喜歡上語言文字,一旦喜歡上語言文字,就可能隨時隨地學,提高和進步只是時間問題。
說到錯別字,沒有農(nóng)村高中教學經(jīng)歷的老師是無法想象什么叫“錯別字連篇”:名句默寫中有,閱讀答題中有,寫作中更是比比皆是。消滅錯別字的方法從理論上講的確很多,但切實有效的還是從“形”“音”“義”三個方面進行強化。漢字中的形聲字占著很大的比重,教學生通過“形”來辨字、通過換“形”來認知其他漢字是一種很實用的滲透方法。如“百舸爭流”中比較難的字是“舸”,“舟”旁,“可”音,指船。我跟學生一起回憶跟“舟”相關(guān)的句子——“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滕王閣序》),“舳艫千里”(《赤壁賦》)和“只恐雙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在明確“舸”的寫法之后學生又掌握了“舳”“艫”“舴”“艋”的寫法。當然,還有“船舷”、“艄公”、“小艇”等。然后我引導學生給“舸”字換偏旁,常用字有:“柯”“苛”“軻”“何”“河”“呵”“訶”“奇”等。在換偏旁的過程中,學生能形象地感受到漢字的形旁與意義的密切相關(guān),感受到漢字的神奇變身,這樣的滲透講解可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其他簡答而有效的語文活動,如課前三分鐘說話訓練;“每天一點‘典”積累活動;定期時評訓練,如怎么看待家庭主婦穿睡衣上街的現(xiàn)象;怎么評價行人湊夠一撥闖紅燈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都是學生熟知的,平日里見怪不怪,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并用合適的語言闡述觀點。當然,要求不必太高,觀點明確,言之成理即可。
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滲透語言文字應用知識也是如此。只要語文老師足夠重視語言文字應用知識,就肯定能找到一個適合農(nóng)村高中學生的教學方法。
四、結(jié)束語
農(nóng)村高中的語文教學必須有別于城鎮(zhèn)高中,應注重語言文字應用教學,提高語文的實際應用能力,降低升學要求。因為他們更需要的是如何正確地說、準確地聽。為了完成這樣的教學目標,僅僅是在課堂上“滲透”肯定是不夠的,還得有更多的語言文字應用專題應運而生。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2]李鏜.《高中語言文字運用教學研究》
[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①—⑤》
[4]選修課程《語言文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