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愛紅
摘 要: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了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以學生為主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氛圍;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B-0032-01
新課程改革進度不斷加快,明確要求教師需要培養(yǎng)出全面綜合發(fā)展的學生,不僅將知識充分掌握,還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建立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開闊語文視野,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
一、構建愉悅而輕松的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大多是將文章內容通讀一遍,讓學生閱讀文章幾遍,顯得特別枯燥乏味,加上學生的天性愛玩,這種教學方式會直接抹殺學生的天性,需要教師不斷地開發(fā)情感教學,讓師生在課堂教學中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營造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讓學生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
1.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帶著微笑和關懷走進課堂,給予學生關愛,真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任課教師。
2.找出文章教學的重點與實際生活中的聯系,進而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無處不在,拉近與語文知識的距離。還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用豐富多彩的畫面吸引學生的眼球,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視頻教學,增強學習的愉悅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看菊花》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從網上下載關于菊花的圖片,讓學生可以通過清晰的畫面認識菊花的樣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內容,描述的是滿園菊花在冬天里不畏嚴寒,爭奇斗艷的繁盛景象,表達出作者對菊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質的贊美,這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學習重點,要多學習菊花的品質,高潔淡雅的可貴氣質。
二、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發(fā)現,要想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離不開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參與各項自主合作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時掌握主動權。同時,可以明確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改變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現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小組合作才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學習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而設計更合理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學習成果,真正實現共同進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分組,之后在小組之間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篇文章。第一步需要學生搜索資料,關于這篇文章的背景,之后有感情開展朗讀,在閱讀中去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間表現的情感思想,讓學生掌握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表達出作者對白衣戰(zhàn)士的贊美之情,讓學生更加精準地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三、建立多方激勵的評價機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需要從教學效果入手,讓學生學會對課堂教學加以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確立學習目標,進而采用各種方式實現學習目標。由于小學生處于特殊的年齡段,渴望得到同學和教師的肯定,這時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回答,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及時做出合理的教學評價。當然,教學評價來源的單一性會制約學生的發(fā)展。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不同的學生可以在評價中找到閃光點,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四、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融入課堂,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烘托語文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熱愛學習語文知識。音樂融入到課堂中,可以讓學生的壓力得以舒緩,有更多的時間傾聽文章內容,學習主動性更高。
例如,在學習《燭光里的媽媽》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去搜索符合文章意境格調的音樂,通過符合文章主題思想的音樂,讓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達成共鳴,讓學生在感動之余深深理解父母的不易,更加尊重和體貼父母,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教學課堂時,離不開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這時就需要教師始終以服務學生為宗旨,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出合理的課堂教學,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在快樂的語文課堂中學習和成長,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吳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4,(3).
[2] 蔣英美.新課改理念下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J].課外語文,2014,(2).
[3] 袁素霞,胡慶玲.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華少年,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