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麗娟
摘 要:“先學后教”模式是基于學生發(fā)展、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學促教,以學定教,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做到舉一反三。文章結(jié)合教學實踐,將這種方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關鍵詞:“先學后教”模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5B-0062-01
在新的課程理念中,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課堂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我們的教學就是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授人以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前都是老師帶領學生從粗讀課文到精讀課文,從字詞理解到段意總結(jié)、主旨概括,思路比較單一,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F(xiàn)在我們可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先學后教”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改變教學觀念,傳授自學方法
“先學后教”是一種新的教學觀念,是一個整體體系,囊括了課前預習、課上指導和課后練習鞏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是根據(jù)學生實際制定的一種自學模式。我們要摒棄過去“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學習的方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先學”就是提出問題、形成問題,以讓學生進入思考狀態(tài),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課堂。在《草原》一課的教學中,我在導入之后,讓學生找出草原的兩大特點——景色宜人、熱情好客。然后讓學生尋找不懂的地方,在小組中討論并明確解決的問題和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有的小組的學生指出“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詞語不好理解,其他小組也表示同意。這時候老師適時介入,并為大家解答疑惑。
教不是盲目的,而是有針對性地教,有了學生的自學做基礎,我們教的效率提高了。
二、出示自學提綱,明確具體要求
在這種模式下,老師一般會激趣導入,為學生構(gòu)建一個情境;然后可以采用導學案,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細化問題,體現(xiàn)本堂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當然,自學提綱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基礎鞏固到重點內(nèi)容,梯度要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并明確自學的時間、方法、測驗標準等,做到有的放矢。
在《田園詩情》一課的教學中,我事前給學生發(fā)了預習提綱,并附有基礎知識,讓學生總結(jié)有關田園的詩句和名言。課上,我使用大屏幕導入,一幅幅優(yōu)美的荷蘭田園風光圖配合恬靜的樂曲讓學生眼前一亮?!敖裉煳覀円黄鹑ヒ惶藲W洲西部的素有花園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美稱的荷蘭,去感受一下那里的異域風情,去感受其中的田園風光和詩情畫意……”之后,我發(fā)給大家自學提綱,包括:解題(“田園”指的是什么,而“詩情”又讓你想到哪個詞語,傳達出了作者什么情感?)、初讀感知(你對荷蘭的第一印象)、抓重點品讀感悟(反復品讀你喜歡的詞句,你感受到怎樣的詩情畫意)、小組交流(文中一共描寫了哪幾幅畫面,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總結(jié)歸納(真正的荷蘭是什么樣的?)、拓展遷移(積累背誦、詞句訓練、看圖寫話等)。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根據(jù)老師的提綱要求,或者自我品讀,或者獨立思索,或者討論交流,老師則在一旁指導,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和答案,層層做好鋪墊。
在明確的要求下,學生知道自己要學哪些內(nèi)容,學到了哪些內(nèi)容,需要在哪些地方力爭上游,學習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條不紊。
三、激發(fā)學生思維,力求舉一反三
一般而言,在該模式之下,我們的閱讀教學思路是從整體、部分再到整體,學生從初步感知到根據(jù)問題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還要做好總結(jié)歸納,這都要學生全程參與,讓學生既能獨立學習、思考,又能與同學交流探究,力求做到舉一反三,熟悉這種學習模式,提高學習質(zhì)量。
在《姥姥的剪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按照提綱要求做好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自學,大家無不為姥姥精湛的剪紙技術震撼,都像作者一樣發(fā)出由衷的感嘆,極力地贊賞姥姥的為人處事,欣賞姥姥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在自學提綱中,我特別給學生提到了“祖孫深情”這個話題,文章中關于姥姥對外孫的疼愛,更是在字里行間能體味出來,那富含童趣的三幅剪紙飽含了姥姥對“我”的慈愛。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們展開討論,說說自己和長輩之間的深情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自己的溫馨、溫暖的故事與大家分享。“那么,你對長輩又如何呢?你們從文中找找我對姥姥的感情?!边@樣的探究是在情感調(diào)動之下的探究,有了前面的鋪墊,自然也會水到渠成。最后,我們一起欣賞了各類剪紙,并由學生說出了本堂課的收獲。
從文本感知到情感升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單是提高了學習能力,也獲得了審美熏陶,更為以后的學習做好了準備,真正實現(xiàn)了舉一反三。
能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我們追求的??傊?,“先學后教”讓小學閱讀教學從灌輸式和填鴨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讓學生獲得了更大的發(fā)展,可以推而廣之。
參考文獻:
[1]袁兆龍.先學后教:還學生一個真正課堂[J].甘肅教育,2011,(9).
[2]曹穎,李云紅.關注語文課堂,追求有效教學[J].新課程,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