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配合南水北調水廠輸水管線工程建設,對臨城縣西古魯營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為2000平方米,主要清理了商代的遺跡、遺物,為研究邢臺地區(qū)商代晚期各文化之間的分布與交流提供了新的資料。
【關鍵詞】河北臨城;西古魯營;商代遺址;發(fā)掘簡報
西古魯營遺址位于河北臨城縣西古魯營村西870米處,西距縣城2.75公里,東南3公里為泜河。遺址西鄰太行山余脈和低緩丘陵崗坡,地勢高平,局部有起伏,遺址范圍內被季節(jié)河分割成數塊小臺地(圖一)。
該遺址于1985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2008年,為配合107國道加寬,在西古魯營村東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2009年,為配合石武高鐵工程建設,對西古魯營村西進行了考古發(fā)掘。2014年配合南水北調水廠輸水管線工程的建設施工,在2009年發(fā)掘區(qū)的東800米處,又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為2000平方米。
該遺址地處西古魯營村西的一處長約800米、寬約1500米左右的臺地上,臺地地勢北高南低,為土崗地貌。我們通過臺地上遺址分布情況進行勘探,確定在輸水管道范圍沿管線方向布方,采用坐標法共布5×5米探方21個、10×10米探方10個,定名為Ⅰ發(fā)掘區(qū)。發(fā)掘進度近半時,由于出土遺跡、遺物不甚豐富,加上工程部門對施工范圍的追加,為了進一步了解該遺址的性質與分布情況,在Ⅰ發(fā)掘區(qū)東又布了5×5米探方16個,定名為Ⅱ發(fā)掘區(qū)。以西南角為基點,基點坐標為N37°25′39.2″,E114°52′48.4″?,F(xiàn)將發(fā)掘情況報告如下。
一、 地層堆積
此次發(fā)掘以Ⅱ區(qū)的南部遺跡、遺物最為豐富,且Ⅰ、Ⅱ區(qū)地層堆積基本一致,現(xiàn)以T0305東壁剖面為例說明如下(圖二)。
第①層,耕土層,厚10—20厘米。
第②層,黃褐色細砂土層,厚25—60厘米,向東北逐漸變厚。該層包含物較純凈,應為近年農田改造建設平整土地形成。Ⅰ、Ⅱ區(qū)所有的灰坑、墓葬等遺跡均出土于該層下,并且打破生土。其中Ⅱ區(qū)東南部遺跡間疊壓打破關系復雜。
第③層,黑褐色細砂土層,最厚20厘米,僅在Ⅰ、Ⅱ區(qū)的少數探方內局部有發(fā)現(xiàn),包含物多為夾砂灰陶陶器殘片,可辨器形有鬲、盆等,可復原器有陶墊、陶紡輪。
二、遺 跡
此次發(fā)現(xiàn)的遺跡主要為灰坑、灰溝,均開口于②層,打破③層與生土。
1.灰坑 共49座。根據開口形狀可分為圓形、橢圓形、不規(guī)則方形、不規(guī)則形;灰坑形制可分為直壁平底、斜壁平底、斜壁圜底、斜壁斜平底、袋狀平底、斜壁不規(guī)則底等類型。
直壁平底灰坑
20座。
H5 位于Ⅱ區(qū)T0204北部,開口呈圓形,口徑1.2米,口部距底深1米,口距地表深1.2~1.3米,直壁,平底,填土為淺灰褐色細砂土,土質致密,出土遺物多為陶片,可辨器形有B型鬲口沿、鬲足、罐口沿等,可復原器物有A型鬲、缽、卜骨(圖三)。
斜壁平底灰坑 9座。
H20 位于Ⅱ區(qū)T0502中部,開口呈橢圓形,口徑1.32~1.4米,口部距底深0.4米,口距地表深1.05~1.15米,斜壁,平底,填土為灰黑色粉砂土,土質較硬,出土遺物均為陶片,可辨器形有甕口沿、盆口沿、罐口沿、罐底等。
斜壁圜底灰坑 23座。
H1 位于Ⅰ區(qū)T0205中部,開口呈橢圓形,東西長1.45米,南北長1.15米,口部距底深0.3米,距地表深0.65米,斜壁,圜底,填土為淺灰褐色粉砂土,土質較疏松,出土遺物多為陶片,可辨器形有A型鬲足、B型鬲口沿、罐底、罐口沿、盆底等,可復原器物為罐。
斜壁斜平底灰坑 5座。
H26 位于Ⅱ區(qū)T0203東部,打破H33、H43,開口近圓形,南北長2.7米,東西寬3.5米,口部距底深0.67~0.95米,口距地表深0.95~1.05米,斜壁,斜平底,填土為黑灰色細砂土,土質致密,出土遺物多為陶片,可辨器形有罐口沿、盆底、鬲足等,可復原器物有陶拍、石鐮。
袋狀平底灰坑 1座。
H32 位于Ⅱ區(qū)T0402東北部,被G1打破,并打破H38、H39、H42,開口呈圓形,口徑1.84~1.9米,口部距底深1.04米,口距地表深0.95~1米,袋狀,平底,填土為灰褐色細砂土,土質較致密,出土遺物多為陶片,可辨器形為罐口沿、B型鬲口沿、C型鬲口沿等,可復原器物為深腹盆、B型鬲、D型鬲、龜甲、陶拍(圖四)。
斜壁不規(guī)則底灰坑 1座。
H15 位于Ⅱ區(qū)T0403南部,打破H19,開口呈不規(guī)則長條形,東西長4米,南北長3米,口部距底深0.25~0.75米,斜壁,不規(guī)則底,填土為灰褐色細砂土,土質疏松,出土遺物均為陶片,可辨器形有B型鬲口沿、罐口沿。
2.灰溝 共 8條。
G2 貫穿Ⅰ區(qū)T0303、T0403、T0503、T0404、T0504,長13.15米,寬3.6米,口部距底深0.9米,距地表深1~1.3米,斜壁,平底,填土為黑灰色粉砂土,土質致密,出土遺物均為陶器殘片,可辨器形有A型鬲口沿、鬲足、盆口沿、罐口沿等。
三、遺 物
出土遺物主要為陶器殘片,其次是石器、骨器等。
1.陶器 出土陶器殘片絕大多數為生活用器,生產工具僅見陶拍與紡輪。陶器的陶質、陶色為夾砂灰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泥質紅陶、泥質黑皮紅陶等,器表紋飾多為粗繩紋、中繩紋,并有素面、磨光、附加堆紋、交錯繩紋、指甲紋、弦紋、弦斷繩紋等。器類以平底器最多,次為三足器,圈足器極少。平底器主要是盆、罐、小口甕和缽,其中以盆、小口甕最為常見;三足器主要是鬲;圈足器主要為豆和簋。
鬲 數量較多。深灰色夾砂陶,有的呈黑灰色、淺褐色。方唇,斜折沿,唇下緣凸棱較明顯,腹部弧度較平緩,分襠較低,錐足較高,足腹界線比較清晰。腹飾繩紋,口沿下多殘留未被抹去的繩紋。根據其特征分為四型。
A型 胎較厚,器型較為規(guī)整。折沿,唇下緣有明顯凸棱。沿面多見一道淺凹槽,沿下多出現(xiàn)一道較寬的刮抹痕跡。矮襠,袋足較深,粗足根。足部多殘。
標本Ⅰ區(qū)H7∶1, 方唇,唇下緣凸棱較明顯,腹飾粗繩紋??趶?1.3厘米,殘高21.4厘米(圖五,1)。
標本Ⅱ區(qū)H5∶1,腹飾中繩紋,袋較深,口部與足均殘。殘高24厘米(圖五,2)。
標本Ⅱ區(qū)H13∶1,鬲口沿。折沿,沿面較寬并可見一道淺凹槽,唇下緣凸棱較明顯且靠下,腹飾粗繩紋??趶?3厘米,殘高7.2厘米(圖五,3)
標本Ⅱ區(qū)H5∶2,鬲口沿,折沿,沿面較寬微凹,唇下緣凸棱較低,沿下可見一道殘留未被刮抹凈的繩紋,腹飾中繩紋。口徑31厘米,殘高7.6厘米(圖五,4)。
標本Ⅰ區(qū)H7∶2,鬲口沿。方唇,唇下緣凸棱明顯且靠下,沿面可見一道淺凹槽,腹飾粗繩紋。口徑20厘米,殘高9.2厘米(圖五,5)
標本Ⅰ區(qū)T0205③∶1,鬲口沿殘片。方唇,折沿近平,沿面微凹,腹飾粗繩紋。殘口徑7.6厘米,殘高7.6厘米(圖五,6)。
標本Ⅰ區(qū)G2∶3,鬲口沿殘片。方唇,折沿,沿面微凹,唇下緣凸棱明顯。殘口徑8厘米,殘高4.4厘米(圖五,7)。
標本Ⅱ區(qū)H23∶4,鬲足。矮襠,深袋,飾中繩紋。殘高9.2厘米(圖五,8)。
標本Ⅱ區(qū)H23∶3,鬲足。矮襠,袋較深,飾粗繩紋。殘高11.6厘米(圖五,9)。
標本Ⅱ區(qū)H23∶1,鬲足。矮襠,飾粗繩紋。殘高9.6厘米(圖五,10)。
標本Ⅱ區(qū)H39∶1,鬲足。低襠,實足根較小,襠部拼接痕跡較明顯,飾中繩紋。殘高6.4厘米(圖五,11)。
標本Ⅰ區(qū)H1∶1,鬲足。低襠,實足根較小,襠部拼接痕跡平滑,飾細繩紋。殘高7.6厘米(圖五,12)。
標本Ⅱ區(qū)H8∶2,鬲足。深袋,飾中繩紋。殘高9.6厘米(圖五,13)。
B型 胎較厚,器形多較大。折沿,唇部微凹,形成上下二道凸起,沿下刮抹痕跡較窄,分襠較高,袋較深,實足根高且直立,足部多殘。
標本Ⅱ區(qū)H32∶4,尖唇,唇下部微凹,沿面內側近唇部可見一道凹弦紋,腹飾粗繩紋??趶?0.7厘米,殘高30厘米(圖六,1)。
標本Ⅰ區(qū)H2∶3,鬲口沿殘片。尖唇,沿外側微凸,沿面較平,可見輪制痕,飾粗繩紋。口徑24厘米,殘高5厘米(圖六,2)。
標本Ⅱ區(qū)H15∶2,鬲口沿。方唇,沿外側微凸,飾中繩紋。口徑33厘米,殘高9.2厘米(圖六,3)。
標本Ⅱ區(qū)H15∶3,鬲口沿。尖唇,沿外側微凸,沿面較平可見輪制痕,飾粗繩紋,口徑14厘米,殘高8厘米(圖六,4)。
標本Ⅱ區(qū)H32∶2,尖唇,沿內側近唇部飾一道凹弦紋,沿外側微凸,沿面較平可見輪制痕,飾粗繩紋。實足根較高??趶?0厘米,殘高32.6厘米(圖六,5)。
標本Ⅱ區(qū)H23∶6,鬲口沿。方唇,沿外側微凸,飾粗繩紋??趶?8厘米,殘高12厘米(圖六,6)。
標本Ⅱ區(qū)H2∶1,鬲口沿。尖唇,沿外側微凸,沿面可見一道刮抹痕跡,飾中繩紋。口徑30厘米,殘高16厘米(圖六,7)。
標本Ⅱ區(qū)H8∶3,鬲口沿殘片。尖唇,近唇部飾一道凹弦紋,沿外側凸起,飾粗繩紋。殘口徑14.4厘米,殘高10.8厘米(圖六,8)。
標本Ⅱ區(qū)H43∶2,鬲口沿殘片。尖唇,近唇部飾一道凹弦紋,沿外側凸起呈棱,飾粗繩紋。殘口徑10厘米,殘高7.6厘米(圖六,9)。
標本Ⅱ區(qū)H12∶3,鬲足。夾砂黑皮紅陶。實足根較高且直立,飾粗繩紋,殘高11.2厘米(圖六,10)。
標本Ⅱ區(qū)H23∶2,鬲足。夾砂灰陶。實足根直立,飾粗繩紋,內部袋窩較深。殘高16厘米(圖六,11)。
標本Ⅱ區(qū)H10∶4,鬲足。夾砂灰陶。厚胎,足根較矮,飾中繩紋,內部可見制陶時手指刮抹的痕跡。殘高8.8厘米(圖六,12)。
標本Ⅱ區(qū)H13∶9,鬲足。夾砂紅陶。胎較薄,飾粗繩紋。殘高11.2厘米(圖六,13)。
標本Ⅱ區(qū)H33∶4,鬲足。夾砂紅陶。實足根高且直立。殘高8.4厘米(圖六,14)。
標本Ⅱ區(qū)H28∶1,鬲足。胎較厚,飾粗繩紋。殘高11.6厘米(圖六,15)。
標本Ⅱ區(qū)H44∶1,鬲足。胎較薄,飾粗繩紋,足根與袋拼接痕跡明顯。殘高10厘米(圖六,16)。
C型 均為口沿殘片。方唇,折沿較窄,沿下刮抹痕跡較為平整。
標本Ⅱ區(qū)H8∶4,鬲口沿。方唇,唇面微凹,沿面可見輪制痕,腹飾中繩紋??趶?3厘米,殘高7.6厘米(圖七,1)。
標本Ⅱ區(qū)H10∶8,鬲口沿。夾砂紅陶。方唇,唇面微凹,沿下刮抹較為規(guī)整,腹飾中繩紋??趶?0厘米,殘高10厘米(圖七,2)。
標本Ⅱ區(qū)H32∶7,鬲口沿。夾砂灰皮紅陶。方唇,腹飾中繩紋??趶?2厘米,殘高13.6厘米(圖七,3)。
標本Ⅱ區(qū)H32∶8,鬲口沿。方唇,沿面可見一道凹槽,腹飾中繩紋。口徑20厘米,殘高13.5厘米(圖七,4)。
標本Ⅱ區(qū)H33∶1,鬲口沿殘片。方唇,沿面微凹,腹飾中繩紋。殘口徑6.8厘米,殘高7.2厘米(圖七,5)。
D型 圓唇,折沿較寬,腹與袋界線不明顯,袋較淺,分襠較高呈圓弧狀,三足內撇。
標本Ⅱ區(qū)H23∶3,夾砂灰陶,口部從折沿處殘。腹飾粗繩紋,斜弧腹,三足內撇。殘口徑10.8厘米,殘高12.5厘米(圖八,1)。
標本Ⅱ區(qū)H32∶1,夾砂紅陶。圓唇,折沿,沿面微凹,沿下可見用工具刮抹痕跡,腹飾細繩紋,斜弧腹,襠部呈圓弧狀,三足微內撇,實足根呈牛角狀??趶?7.2厘米,高16.4厘米(圖八,2)。
標本Ⅱ區(qū)H10∶1,方唇,折沿,斜弧腹,腹飾中繩紋,襠部呈扁圓弧狀,三足內撇明顯,實足根呈牛角狀??趶?3厘米,高20厘米(圖八,3)。
標本Ⅱ區(qū)H13∶8,鬲足。夾砂紅陶。粗牛角狀,飾中繩紋。殘高10厘米(圖八,4)。
標本Ⅰ區(qū)H1∶2,鬲足。夾砂灰陶。飾粗繩紋,足根較細。殘高7.6厘米(圖八,5)。
標本Ⅱ區(qū)H13∶7,鬲足。夾砂紅陶。粗牛角狀,飾中繩紋。殘高9.6厘米(圖八,6)。
標本Ⅰ區(qū)T0105③∶1,鬲足。夾砂灰陶,飾中繩紋。殘高8.8厘米(圖八,7)。
標本Ⅱ區(qū)M2填土∶1,鬲足。夾砂紅陶。粗牛角狀,飾粗繩紋。殘高10厘米(圖八,8)。
標本Ⅱ區(qū)H23∶1,鬲足。夾砂灰陶。飾粗繩紋。殘高9.6厘米(圖八,9)。
標本Ⅱ區(qū)H23∶5,鬲足。夾砂灰陶。粗牛角狀,飾粗繩紋。殘高10厘米(圖八,10)。
標本Ⅱ區(qū)H10∶3,鬲足。夾砂灰陶。粗牛角狀,飾粗繩紋。殘高10厘米(圖八,11)。
標本Ⅰ區(qū)T0105③∶4,鬲足。夾砂灰陶。殘高5.2厘米(圖八,12)。
標本Ⅱ區(qū)H33∶5,鬲足。夾砂紅陶。牛角狀,飾粗繩紋。殘高6.8厘米(圖八,13)。
標本Ⅱ區(qū)H13∶6,鬲足。夾砂紅陶。粗牛角狀,飾粗繩紋,殘高10厘米(圖八,14)。
標本Ⅰ區(qū)G2∶1,鬲足。夾砂紅陶,飾中繩紋。殘高9.2厘米(圖八,15)。
標本Ⅰ區(qū)H2∶6,鬲足。夾砂灰陶,飾中繩紋。殘高8厘米(圖八,16)。
盆 依據腹部深淺特征分二型。
深腹盆 圓唇,卷沿,深弧腹,平底。
標本Ⅰ區(qū)H7∶3,泥質灰黑陶。圓唇,卷沿,腹中部飾有一組寬7厘米紋飾帶,上端和下端各飾兩道凹弦紋,中間飾較細的豎繩紋,平底,底部可見雜亂得拍印繩紋??趶?0.2厘米,高24.4厘米(圖九,1)。
標本Ⅱ區(qū)H32∶5,泥質灰陶。圓唇,卷沿,沿下可見未刮抹凈的繩紋,腹中部飾有一組寬1.6厘米紋飾帶,上端和下端各刮抹一道淺磨光痕以代替弦紋,中間飾豎中繩紋,平底,底部可見未被磨損掉的繩紋??趶?9.6厘米,高28.8厘米(圖九,2)。
標本Ⅱ區(qū)H32∶3,盆口沿。夾砂黑皮紅陶。圓唇,卷沿,沿下可見未刮抹凈的繩紋,腹中部飾有一組寬1.6~2厘米紋飾帶,上端和下端各一道淺抹痕以代替弦紋,中間飾較細豎繩紋??趶?7厘米,殘高12.8厘米(圖九,3)。
標本Ⅱ區(qū)H28∶2,盆口沿。泥質灰陶。方唇,折沿,腹中部飾有一組寬1厘米紋飾帶,上端和下端各飾一道凹弦紋,中間飾豎中繩紋??趶?0厘米,殘高10.4厘米(圖九,4)。
標本Ⅱ區(qū)H30∶1,盆口沿。泥質灰陶。圓唇,卷沿,腹部僅殘存紋飾帶上部的凹弦紋,上部相反斜向飾繩紋??趶?5.6厘米,殘高8.4厘米(圖九,5)。
標本Ⅱ區(qū)H12∶1,盆口沿殘片。泥質灰皮紅陶。圓唇,卷沿,腹中部飾有一組寬1.6厘米紋飾帶,上端和下端各飾一道凹弦紋,中間飾豎中繩紋。殘口徑10.4厘米,殘高8.8厘米(圖九,6)。
標本Ⅱ區(qū)H13∶10,盆底。泥質紅陶。腹部僅殘存紋飾帶的下端凹弦紋,中飾中繩紋,平底。底徑15厘米,殘高14厘米(圖九,7)。
標本Ⅰ區(qū)H7∶4,盆底。泥質灰皮紅陶。底部可見未磨損凈的拍印繩紋。底徑12厘米,殘高3.2厘米(圖九,8)。
標本Ⅰ區(qū)H7∶5,盆底。泥質灰陶。腹部飾中繩紋,底部可見雜亂的拍印繩紋。底徑17.8厘米,殘高6.8厘米(圖九,9)。
淺腹盆 圓唇,折沿,斜腹,微弧,平底。
標本Ⅱ區(qū)H8∶3,泥質黑皮紅陶。窄斜折沿,腹中部飾有一組寬2.4厘米紋飾帶,上端和下端各飾兩道凹弦紋,中間飾豎粗繩紋,平底??趶?5.4厘米,高11.5厘米(圖九,10)。
標本Ⅱ區(qū)H10∶2,盆口沿。泥質灰皮紅陶。方唇,窄斜折沿,腹部飾中繩紋??趶?8.8厘米,殘高6.4厘米(圖九,11)。
標本Ⅱ區(qū)H33∶2,盆口沿殘片。泥質灰陶。方唇,窄斜折沿,沿下可見未刮抹凈的繩紋,腹飾粗繩紋。殘口徑9.4厘米,殘高8厘米(圖九,12)。
標本Ⅰ區(qū)H1∶4,盆口沿殘片。泥質灰陶。方唇,卷沿,腹部飾寬1.9厘米的紋飾帶,上、下各飾一道凹弦紋,中間飾豎細繩紋。殘口徑7.2厘米,殘高8.4厘米(圖九,13)。
標本Ⅰ區(qū)H2∶5,盆口沿殘片。泥質灰陶。方唇,卷沿,腹部飾弦斷細繩紋。殘口徑10.8厘米,高10厘米(圖九,14)。
標本Ⅱ區(qū)H29∶1,盆口沿殘片。泥質灰陶。圓唇,窄斜折沿,腹飾中繩紋。殘口徑8.4厘米,殘高9.2厘米(圖九,15)。
標本Ⅱ區(qū)H33∶8,盆口沿殘片。泥質灰陶。圓唇,窄斜折沿,腹飾繩索狀附加堆紋,下飾中繩紋。殘口徑6厘米,殘高11厘米(圖九,16)。
罐 出土數量較少。
標本Ⅱ區(qū)H15∶4,罐口沿。夾砂黑皮紅陶。方唇,折沿,沿下可見一道刮抹帶,下飾中繩紋??趶?4厘米,殘高10.5厘米(圖一○,1)。
標本Ⅱ區(qū)H8∶1,罐口沿。夾砂灰皮紅陶。方唇,折沿,腹飾中繩紋??趶?6厘米,殘高8.8厘米(圖一○,2)。
標本Ⅱ區(qū)H9∶1,罐口沿。泥質紅陶。方唇,折沿,腹飾中繩紋??趶?9.2厘米,殘高11.2厘米(圖一○,3)。
標本Ⅰ區(qū)T0105③∶3,罐口沿殘片。泥質灰陶。方唇,窄卷沿,腹飾豎中繩紋。殘口徑9.6厘米,殘高4.8厘米(圖一○,4)。
標本Ⅰ區(qū)H7∶6,罐底。夾砂紅陶。飾細繩紋,下腹部可見器耳,底部邊緣有刮削痕跡。底徑12.8厘米,殘高5.8厘米(圖一○,5)。
甕 出土數量較多,多為泥質,圓唇,卷沿。
標本Ⅰ區(qū)H1∶1,泥質灰陶。方唇,卷沿,弧腹,平底??谘叵驴梢娢垂文▋舻睦K紋,腹飾雜亂拍印粗繩紋,下腹部可見寬1.6厘米的紋飾帶,上、下兩端各飾一道凹弦紋??趶?7.6厘米,高36厘米(圖一一,1)。
標本Ⅱ區(qū)H26∶1,甕口沿。泥質灰陶。方唇,矮領,廣肩,沿下可見未刮抹凈的繩紋,下飾粗繩紋。口徑19.6厘米,殘高5.6厘米(圖一一,2)。
標本Ⅰ區(qū)H6∶2,甕口沿。泥質灰陶。圓唇,矮斜領,廣肩,肩部近口沿一帶抹光,下為寬2.5厘米的紋飾帶,上、下兩端各飾凹弦紋,中部飾細繩紋。口徑13.6厘米,殘高9.4厘米(圖一一,3)。
標本Ⅱ區(qū)H10∶1,甕口沿。泥質灰陶。方唇,矮領,廣肩,近口處飾凹弦紋,下飾粗繩紋??趶?4.4厘米,殘高6.8厘米(圖一一,4)。
標本Ⅱ區(qū)H13∶4,甕口沿。泥質紅陶。方唇,矮領,弧肩,飾粗繩紋??趶?2厘米,殘高13厘米(圖一一,5)。
標本Ⅱ區(qū)H13∶5,甕口沿。泥質灰陶。方唇,矮斜領,廣肩,飾中繩紋??趶?3厘米,殘高5.2厘米(圖一一,6)。
標本Ⅰ區(qū)H2∶4,甕口沿。泥質紅陶。方唇,矮斜領,弧肩,腹飾細繩紋,上腹部飾一道寬1.5厘米紋飾帶,上下兩端各飾一道凹弦紋??趶?7厘米,殘高13.2厘米(圖一一,7)。
標本Ⅱ區(qū)H20∶1,甕口沿。泥質灰陶。方唇,直領,廣肩,飾中繩紋??趶?4厘米,殘高10.4厘米(圖一一,8)。
標本Ⅱ區(qū)H43∶3,甕口沿。泥質灰陶。方唇,矮領,弧肩,飾中繩紋。口徑16.4厘米,殘高6.8厘米(圖一一,9)。
標本Ⅱ區(qū)H10∶6,甕底。泥質灰陶。飾粗繩紋。底徑11厘米,殘高9厘米(圖一一,10)。
缽 出土數量少。
標本Ⅰ區(qū)H5∶1,泥質灰陶。圓唇,斂口,弧腹,平底,飾粗繩紋??趶?0厘米,高12.8厘米(圖一一,11)。
標本Ⅱ區(qū)H33∶3,缽口沿。泥質紅陶。方唇,斂口,弧腹??趶?2厘米,殘高6.8厘米(圖一一,12)。
標本Ⅱ區(qū)H12∶2,泥質灰陶。方唇,口微斂,斜壁,平底??趶?4厘米,高8.5厘米(圖一一,13)。
豆 出土數量少。淺盤,假腹。
標本Ⅱ區(qū)H39∶2,泥質灰陶。窄平沿,腹飾凹弦紋??趶?4厘米,殘高5.6厘米(圖一一,14)。
標本Ⅱ區(qū)H10∶7,泥質灰陶。厚平沿,磨光,腹飾凹弦紋??趶?7厘米,殘高7.2厘米(圖一一,15)。
簋 出土數量少,均為口沿殘片。
標本Ⅱ區(qū)M1填土∶3,簋口沿。泥質灰陶。方唇外凸,磨光,腹飾一道寬0.8厘米指壓泥條??趶?6.4厘米,殘高7.6厘米(圖一一,16)。
陶墊
標本Ⅱ區(qū)M2填土∶1,泥質灰陶,橫截面呈橢圓形,中央穿孔。長徑9.4厘米,短徑8.8厘米,孔徑3.6厘米(圖一二,1)。
標本Ⅱ區(qū)T0401③∶1,泥質灰陶。橫截面呈橢圓形,中央穿孔。長徑9.6厘米,短徑6.5厘米,孔徑3.6厘米(圖一二,2)。
標本Ⅱ區(qū)H26∶2,泥質灰陶。橫截面近方形,中央穿孔。長8.8厘米,殘寬4.6厘米(圖一二,3)。
標本Ⅱ區(qū)H32∶3,泥質紅陶。素面,窩頭形。長8.8厘米,寬7.5厘米,孔徑4.6厘米(圖一二,4)。
陶紡輪 泥質,圓形餅狀。
標本Ⅱ區(qū)T0104③∶1,泥質灰陶。直徑7.3厘米,孔徑1厘米,厚1.4厘米(圖一二,5)。
標本Ⅱ區(qū)H22∶1,夾砂灰陶。磨光素面。直徑6.1厘米,孔徑0.9厘米,厚2厘米(圖一二,6)。
標本Ⅱ區(qū)H23∶2,夾砂紅陶。中央略厚鼓。直徑5.7厘米,孔徑0.8厘米,厚1.7厘米(圖一二,7)。
標本Ⅱ區(qū)T0104③∶2,泥質灰陶。磨光素面,器形規(guī)整。直徑5厘米,殘孔徑0.8厘米,厚1.7厘米(圖一二,8)。
標本Ⅱ區(qū)H22∶2,夾砂灰陶。素面。直徑5.7厘米,孔徑0.9厘米,厚1.2厘米(圖一二,9)。
標本Ⅱ區(qū)H33∶1,泥質灰陶。磨光素面,窩頭狀。直徑4.9厘米,孔徑0.4厘米,厚3.6厘米(圖一二,10)。
圓形陶片 標本Ⅰ區(qū)H7∶4,泥質灰陶。近圓形,外飾指甲紋。直徑5.2厘米,厚0.6厘米(圖一二,11)。
2.石器
石斧 標本Ⅱ區(qū)H8∶5,石斧刃部。磨光,底端可見打制痕。殘長6.8厘米,寬4.9厘米,厚1.2厘米(圖一三,1)。
石鏟 標本Ⅱ區(qū)H40∶1,石鏟頂部。兩側可見打制痕,殘長9厘米,寬7厘米,厚1厘米(圖一三,2)。
石鐮 標本Ⅱ區(qū)H10∶2,石鐮尖刃部。殘長6.6厘米,寬3.9厘米,厚0.9厘米(圖一三,3)。
3.骨器
卜骨 標本Ⅱ區(qū)H5∶2,可見兩個圓形鉆孔,有灼痕。殘長10.3厘米,寬8.6厘米,厚0.5厘米(圖一三,4)。
骨錐 標本Ⅱ區(qū)H23∶1,通體磨光,尖部可見刮削痕,殘長6.3厘米,寬0.6厘米(圖一三,6)。
標本Ⅱ區(qū)H8∶1,通體磨光,長7.6厘米,寬0.7厘米(圖一三,5)。
龜甲 標本Ⅱ區(qū)H32∶2,可見一穿孔,殘長7.7厘米,寬7厘米,厚0.5厘米(圖一三,7)。
四、結 語
西古魯營遺址地處太行山東麓余脈的泜河流域,從地理位置上看接近邢臺地區(qū)商文化的中心區(qū)域,也是商周遺址較為集中的一個區(qū)域,因此,這次考古發(fā)掘的主要收獲深化了這一地區(qū)商代中晚期考古文化的分布與時代特征的認識。
西古魯營遺址遺跡種類及功能較為單一,主要為灰坑,窖藏坑較少,且上部文化層已被破壞,所有遺跡基本屬于一個平面,兩個發(fā)掘區(qū)最豐富的區(qū)域位于臺地的東南角邊緣處,該處聚落的中心應再向東南,但已被耕地取土破壞,故無法分析聚落的形態(tài)和結構功能。
從此次發(fā)掘出土的器物來看,其與2009年古魯營遺址[1]以及周邊的東先賢[2]、葛家莊[3]等商周遺址出土器物具有許多相似性。A型鬲與2009年古魯營遺址二期Ⅲ式鬲、東先賢遺址一期A型Ⅰ式鬲及曹演莊[4]中商時期Ab型Ⅱ式鬲較為相似,B型鬲與2009年古魯營遺址二期Ⅲ式鬲及葛家莊遺址四期Aa型鬲較為相似,C型鬲與2009年古魯營遺址二期Ⅳ式鬲較為相似,D型鬲與東先賢遺址二期A型Ⅱ式鬲、葛家莊C型Ⅱ式鬲較為相似,深腹盆與2009年古魯營遺址二期、東先賢遺址二期、曹演莊遺址A型Ⅱ式盆相近,假腹豆與東先賢二期出土陶豆相近。綜上所述,此次考古發(fā)掘的商代文化遺存約相當于殷墟一期。
此次發(fā)掘出土器物即保留了該地區(qū)邢商文化的特征(如D型鬲),又吸收了中原商文化的特性(如A型鬲),可以看出祖乙遷邢后本地文化與商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對該遺址的發(fā)掘與整理為研究商周時期邢都地望等課題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附記:參加發(fā)掘人員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任雪巖、郭少青、李瑞林、谷自強、張賀新、郭強等,臨城縣文物管理所王信忠、張志軍、趙慶國。發(fā)掘過程中得到臨城縣文化廣播電視局張治中局長及文物管理所索麗霞所長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在此深表感謝。
領隊:任雪巖
執(zhí)筆:任雪巖
繪圖:郭少青、張志軍
[1]段宏振.邢臺商周遺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2]a.段宏振,牛世山,何元洪.河北邢臺市東先賢遺址1998年的發(fā)掘[J].考古,2003(11);b.賈金標,郭瑞海,任亞珊.河北邢臺縣東先賢遺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2002(3)。
[3]a.郭瑞海,任亞珊,賈金標.河北邢臺葛家莊遺址1996年發(fā)掘簡報[M]//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b.任亞珊,郭瑞海,賈金標.1993—1997年邢臺葛家莊先商遺址、兩周貴族墓地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獲[M]//《三代文明研究》編輯委員會.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臺中國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c.郭瑞海,任亞珊,賈金標.邢臺葛家莊先商文化遺存分析》[M]//《三代文明研究》編輯委員會.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臺中國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4]唐云明.邢臺曹演莊遺址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 1958(4).
〔責任編輯:張金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