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研究
——兼論審判團隊辦案模式的優(yōu)化

2016-06-05 15:02:49
政法學刊 2016年6期
關鍵詞:入額員額審判

田 源

(中國政法大學 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北京 100088)

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研究
——兼論審判團隊辦案模式的優(yōu)化

田 源

(中國政法大學 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北京 100088)

隨著司法改革的蓬勃推進,囿于有限的員額比例,會有相當數量的現任法官將被裁汰出員額范圍,成為未入額法官。但無論是要他們脫下法袍當“助理”,還是辭“官”不做另覓他途,都會對原本就嚴重短缺的司法人力資源造成極大浪費。從分析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形成的現實條件著手,以協(xié)助辦案機制現實運作困境為分析節(jié)點,來探討完善團隊辦案機制的路徑。

員額制改革;未入額法官;入額法官;審判團隊

引言

隨著員額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如“案多人少矛盾能否得到緩解”、“未入額法官何去何從”、“審判團隊能否實現既定目標”等問題凸顯。司法界及公眾聚焦“入額法官”,但“未入額法官”基于自身特性,其崗位與職責角色走向同樣不可忽略。目前審判團隊辦案成為通行且相對成熟的辦案模式。探索建立以法官為核心的審判團隊管理模式,優(yōu)化人員結構和資源配置,配齊配足審判輔助人員,是緩解案多人少矛盾,增強法官職業(yè)尊榮,實現法院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路徑。[1]團隊中起核心作用的入額法官多是從原有法官中遴選,業(yè)務能力及職業(yè)素養(yǎng)均經受住檢驗,但未入額法官“出額”的原因卻不能簡單等同于業(yè)務能力等的欠缺,而是有著司法實情。在員額制改革的背景下,司法及公眾將目光集中于入額法官無可厚非,但基于只有司法輔助人員配備到位才能讓法官回歸裁判者本位的司改理論基點,審判輔助人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未入額法官將要承擔的工作在團隊辦案中至關重要。于此,未入額法官如何正視存在問題及困境,調整心態(tài)融入團隊,確保規(guī)范協(xié)助法官辦案,優(yōu)化審判團隊,確保高效、良性運轉,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

一、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的改革路徑與現狀分析

法院核心工作即訴訟審判,當前辦案機制即指審判權運行機制,而其劃分主要依據則是審判組織,主要有獨任制、合議制與審委會制。審委會作為特有審判組織,通常出現在疑難復雜案件,承辦法官或合議庭的作用相對被淡化,故辦案機制主要指在獨任制與合議制中各行為主體之間相互配合辦案的工作模式。在員額制改革的背景下,辦案機制改革須充分考慮利益均衡及各方配合。

(一)員額制改革背景下“未入額法官”的生成

實行法官員額制必然導致目前法官隊伍的分流。[3]下表中的數據隱含著一些信息。

表1:選取四個不同區(qū)域部分員額制試點單位數據①一般情況下,現法官人數一般占隊伍(行政政法編制)總數的三分之二。

上表中原法官占隊伍總數比例是根據各個試點法院的內部網站隊伍建設檢索得出,入額法官占隊伍總數比例是根據試點公布的改革信息,根據前兩項數據可計算出未入額法官占原有法官總數比例。數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得知:出于長遠考慮,多是預留了一定空間,但也造成了數量龐大的額外法官。按照員額制改革思路,其中大多數將會成為輔助人員,并占據其大多數,協(xié)助入額法官辦案。本文將“未入額法官”的概念等同甚至擴大于輔助人員具有實踐基礎。綜上,“未入額法官”指原本具有審判資格,后因員額制改革而未能成為法官的群體。

(二)協(xié)助辦案機制改革的現實動因

辦案機制改革源于立案登記制及法院對審判權運行的自我審視。立案登記實施以來,法院尤其是基層法院的收案量陡增,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體現在:(1)“案多人少”矛盾進一步激化,原本有限的審判資源疲于應付日益增多的案件;(2)更多的法官將精力耗費在立案登記,審判資源的階段配置不當;(3)對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各種新類型、難度不一的案件要求團隊在內部分工及協(xié)調上進一步強化,要求輔助人員的協(xié)助能力提升。立案登記制促使協(xié)助辦案機制改革。

協(xié)助辦案機制突出輔助人員的重要作用,而未入額法官的功能則通過團隊辦案予以體現,從審判權運行機制的完善性角度來講,衡量一個審判團隊能否實現其構建初衷,關鍵在于法官與輔助人員如何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協(xié)調工作,而目前的辦案中,存在一些不“和諧”情形:(1)未入額法官因利益受損,積極性不高,有意推諉、甚至給法官的審判起干擾、相反作用;(2)未入額法官與入額法官關系不融洽、不合拍;(3)互不滿意,額外法官不服入額法官的審判業(yè)務能力,此入額法官不愿讓彼額外法官協(xié)助;(4)審判團隊形同虛設,與以往辦案模式并無實質區(qū)別等。就現有的辦案模式及改革趨向,其試圖彌合入額法官與額外法官的關系以構建完善的審判團隊的初衷,因缺乏情理溝通及制度保障,難以得到實現。員額制改革將再次觸及該問題。

(三)協(xié)助辦案機制改革的既往與現狀

協(xié)助辦案機制源于法官助理制度,在法律規(guī)范上經歷了多個文本,在實踐上經歷了“自審自輔”、“一審多輔”、“一審專輔”、“審判團隊”的歷程。1999年最高院首次提出設立法官助理協(xié)助法官工作,2004年最高院確定在18個基層法院試點法官助理制度,2007年再次確定在西部12省份開展法官助理試點,2014年6月,中央深改組出臺關于司法輔助人員管理問題意見,探索建立輔助人員協(xié)助辦案機制的實踐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直至進入審判團隊模式。[4]2014年9月15日,全國首起法官助理出席庭審的案件在上海二中院開庭,標志著輔助人員改革拉開帷幕。江陰法院、福田法院是最早進行團隊辦案模式探索的基層法院,打破原有庭室體系架構,組建以審判長為核心,包括其他普通法官、審判輔助人員等的新型審判工作機制,將團隊化審判模式作為基層法院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的突破點。河南高院明確把審判權集中到優(yōu)秀法官手中,構建以主審法官為核心的審判團隊。山東齊河縣法院構建“1+N”獨任制審判團隊,巨野縣法院積極打造“法官工作室”,以主審法官命名團隊。目前,對協(xié)助辦案機制的改革側重于以下幾方面:(1)突出主審法官的核心地位,包括具體業(yè)務、責任承擔等;(2)以強化輔助人員為契機,做好未入額法官的心理疏導及分流安置;(3)做好審判與輔助的協(xié)調工作,審判為本位,輔助不可缺少;(4)做好團隊相關保障制度的構建。成效尚待實踐檢驗。

二、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運作的現實條件與改革困境

已入額法官與未入額法官在過渡期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5]額外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的阻隔因素基于司法實情,既有內生性的心理價值因素,又有外部相關制度性制約因素?,F狀并不樂觀,辦案機制運行并不流暢,沒有達到初期目標。原因在于過于強調入額法官的重要性,忽略諸如額外法官等的作用。理應尊重法官的核心地位,但在必須從整體利益出發(fā)實現司改目標,而員額制改革順帶某些阻礙因素時,我們就不得不理性反思其根本原因并適時調整改革思路。

(一)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未入額法官的內在發(fā)力

1.“重審輕輔”理念的以一貫之消磨了協(xié)助辦案的積極性

目前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存在“重審輕輔”的認識誤區(qū)。

司法現象之一:某基層法院在一派出法庭組建審判團隊,該庭現有法官四名(庭長一名、臨退休法官一名、年輕法官兩名)、書記員一名,模式為“1+2+1+1”,即一名主審法官、兩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書記員。請示如何安排法官助理人選,回復是不具有審判資格的為書記員,然后再從兩名年輕法官中選出一位作為助理,同時書記員仍承擔著部分輔助工作。

后續(xù)結果是雖然在案件數量及結案速度上均有一定進步,但審判輔助人員即實際上的未入額法官和書記員均呈現身心疲憊的狀態(tài),難以繼續(xù)維系現階段工作狀態(tài)。

司法現象之二:某基層法院法官在2015年度辦案200余件,無論是獨任審判,還是作為合議庭主審法官,其出具的裁判文書上的書記員和法官助理署名曾出現多個不同姓名,有些是其他庭室人員。一起民間借貸案件,因涉及到凍結,而本庭具有執(zhí)法資格的人員臨時出差,就隨意從刑庭借來一名人員,之后解除凍結時去的卻又是不同的人員,而這兩個名字最終都沒出現在該案判決書中。

此現象說明法院內部法官與輔助人員間工作的不對稱性與隨意性,也說明對輔助人員的不夠重視。

上述兩種現象在基層法院雖然并不少見,也不是明顯違反法律程序規(guī)定,也案結事了,但至少說明當前對輔助人員重要性的忽視。額外法官相對于其他類型輔助人員,其重要性及作用發(fā)揮均具有優(yōu)勢,如果不能得到足夠重視,就會喪失協(xié)助辦案的積極性,產生助理惰性。[6]要確保額外法官與入額法官協(xié)調統(tǒng)一,必須對審判與輔助一視同仁。

2.功利主義的辦案價值取向違背了司法規(guī)律及本真

什么是司法規(guī)律?就是法官居中裁判、司法程序對案件做最終了結、所有審判都必須在嚴格守法和嚴格論證的基礎上進行。[7]

司法現象之三:某員額制試點基層法院,在初步確定入額法官的工資基數之后,輔助人員及書記員的工資分別為入額法官的70%、60%,未入額法官相對于入額法官,相差無幾,結果很多具備資格的法官自動放棄入額。

司法現象之四:某法院商事庭,試點前有法官五名,經過員額制,有兩名未入額法官,其中一名為臨退休不到一年,另一名為28周歲以下被任命審判員不到兩年的年輕干警。之后,該庭室的收結案數量及質量明顯下降(法院審管部門的統(tǒng)計結果),庭長面詢兩人,年長的認為自己即將退休,卻被刷下去了,說起來不好聽,年輕的則認為自己以前確實努力工作,卻換不來一個法官資格,以后工資待遇少了,晉升空間也窄了,心理上不平衡,感覺干多干少一個樣,工作起來沒干勁,所以法官交代下來的事情不想干就再推。

上述現象說明無論是自動放棄入額還是被動“出額”,很多未入額法官心里斟酌的是物質利益、名譽損失及政治前途等實際存在的利益,一旦內心的利益價值觀及功利思想戰(zhàn)勝了司法大局觀,就難以在工作中全心全意輔助法官辦案。

這都是對司法規(guī)律及司法本真追求的違背。員額制以及其他司改措施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改革涉及主要關注的是制度的合理性,而制度下主體利益的均衡性并不是設計考慮的主要因素,但任何制度都無法排除人的利益因素,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改革實際操作的難度。[8]員額制改革必然會使部分額外法官的利益受損,這既包括工資薪酬等物質性損失,也涵蓋了心理落差與重新定位角色的選擇,原本享有物質保障、職業(yè)尊崇與法官權威,與法官之間至少是平等的法院“既有最高利益獲得者”,而“出額”后,額外法官的利益被剝奪或削減,如此時內心被實用和功利價值取向左右,就會產生對所謂“現有利益占有者”的心理抵觸,不配合、不協(xié)助甚至是主觀惡意阻撓法官公正高效辦案,以致違背司法規(guī)律,也背離了司法為民的價值本真追求。

(二)未入額法官與入額法官的關系直接影響團隊辦案成效

未入額法官與入額法官曾站在“同一梯隊”,員額之后,雙方的關系有兩種變化。一是因私人關系原本就較親密,同進一個團隊后,比較容易混淆私人交情與工作,職責權屬模糊,團隊效應難以實現。當然這并不多見,多數情況下兩者屬于普通同事關系,因員額制,雙方法律工作“地位”與“角色”轉變,未入額法官與入額法官間的關系也產生變化,未入額法官對入額法官的情緒可能有以下幾種:(1)嫉妒型;(2)不屑型;(3)不滿型;(4)抵觸型;(5)敵對型。入額法官對額外法官同樣有一些不良情緒:(1)似有歉意型;(2)滿不在乎型;(3)頤指氣使型;(4)針鋒相對型。兩者之間的不良情緒反應,對于團隊功能的發(fā)揮具有負面影響。

無論是過于親密還是互有不良情緒反應的關系,對于審判團隊來說,都是一種阻礙因素,會使其形同虛設,難以發(fā)揮應有作用。

(三)相關制度制約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機制價值目標的實現

協(xié)助辦案機制有效運轉的前提在于有相應制度的保障,而行政管理模式及審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團隊辦案的質效。

1.行政管理與審判權限的模糊性

法院審判工作自覺或不自覺受到行政管理的約束。審判權在很大程度上與行政管理權被混同,表現為審判管理權的行政化。常見形式有下級法院向上級請示案件、上級法院對案件“提前介入”、下級法院執(zhí)行上級的政策和指示、審委會討論決定個案、審判長選任制度的行政色彩等。審判是高度專業(yè)化和精細化的工作,而我國現法官擔任工作中,有許多是審判輔助任務和行政性事務,不屬于審判權范疇,與法官只從事審判職能的規(guī)定相違背。[9]149若按照行政管理的模式面面俱到處理所有事務,法官就無法專心從事審判核心工作,失去核心主導人員及工作事項,也就談不上額外法官協(xié)助主審法官以團隊模式辦案。

2.傳統(tǒng)審批辦案模式的弊端

長期以來,法院尤其是基層法院堅持審批辦案,即承辦法官將制作好的裁判文書或審理意見交分管領導審批并簽發(fā)。如此看來似乎法官將案件的期待性責任轉嫁至分管領導,但無論是法律規(guī)定還是司法實踐中的錯案擔責事例,均不支持這種歸責思路。傳統(tǒng)審批模式是對入額法官辦案責任制的阻隔,未入額法官不知自己輔助的是入額法官還是分管領導,輔助工作的質效也大打折扣。

三、未入額法官自我強化及其與外部環(huán)境和制度因素抵牾之消解

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依附于審判團隊辦案模式,在現有司改背景下,期許從根本上保障完美運行具有一定困難,但順應司改潮流,遵循司法規(guī)律,進行適度改造,具有現實可能性。

(一)理性選擇,堅守角色,充分保障案件審判團隊有效運行

1.強化“入額”與“出額”的心理預期

從法官到助理的轉變在短期內難以讓人接受,這也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但處理不好也可能引發(fā)隊伍不穩(wěn)的危機,有必要強化“入額”與“出額”的心理預期。

(1)采取公平合理的員額遴選模式。確保遴選模式的公正性,最終目的雖是將那些真正優(yōu)秀、適合也愿意繼續(xù)當好一名法官的人納入法官隊伍,但此過程中給予額外法官強烈的心理暗示即入額程序是公正的同樣重要,只有這樣,未入額法官對照比較,才能正視自身的“出額”,對以后“入額”保持合理健康的心理期待。至于如何保證入額機制的公正公開,可堅持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對業(yè)務知識通過考試測驗,及通過民主測評、案件數量質量評析、政審等進行針對性考察,但不管具體方式如何,絕不能違背公開公正的基本要求。

(2)針對額外法官進行法律信仰與法治理想教育。這雖是思想化、看似毫無實際功用的“措施”,但“內因決定外因”,內心對法律信仰的尊崇和強化會對以后的實際工作產生決定性影響。很多年輕干警在未入額法官中占據多數,而且?guī)缀醵际钦?guī)本科法學院校畢業(yè),經過四年系統(tǒng)的法律知識教育,接受了專業(yè)的法律思維培養(yǎng)及法治環(huán)境熏陶,加上年輕人特有的激情,他們對法律的信仰更為純粹,對法治夢想更為堅持,對投入法律事業(yè)有著更為高尚的理想和抱負,更愿意為法律事業(yè)做出犧牲,每逢司改,總是年輕人奮不顧身身體力行。時值員額制改革,所需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堅守自己的夢想,勇于犧牲個人利益服務司法大局,即使未能入額,也要安于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很多法院通過微博宣傳、法律演講等形式,激勵年輕干警尤其是額外法官堅定信念,無論審判還是輔助都盡職盡責,確是有益的探索。

2.提升審判輔助業(yè)務能力及加強職業(yè)預期教育

(1)盡快適應輔助人員角色?!案粜腥绺羯健?,輔助與審判存在本質不同,今后審判團隊辦案要求審判核心業(yè)務與輔助事務的專業(yè)分工,而額外法官曾為審判人員,其在從事審判業(yè)務時,很少回過頭來顧及輔助業(yè)務,當他們真正開始協(xié)助法官辦理案件時,角色的回歸適應同樣需要一定的周期。額外法官應從頭開始,從協(xié)助基礎性工作做起,鍛煉協(xié)助辦案能力。

(2)加強額外法官的職業(yè)預期教育。從司改的理念和靜態(tài)邏輯的角度來看,這個階層(未入額法官作為審判輔助人員)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受制于法院內部人員數量、現有法官層次(學歷、年齡、經歷等)、法院發(fā)展規(guī)劃等因素,未入額法官并不能實現其入額的職業(yè)目標,但是基于自身曾為法官、歷經輔助工作階段、學習能力強等比較優(yōu)勢,其具備于后續(xù)階段入額的最佳條件,即使以后由于其他原因脫離了法院隊伍,但長期在實務部門工作,獲得了知識與素養(yǎng)上的成長,進入社會之后將有更加廣闊的法律事業(yè)空間,成為多種形式的法律人。這種職業(yè)預期教育能提高未入額法官繼續(xù)從事法律事業(yè)的積極性,也給他們自信以在從事輔助工作的階段內錘煉自己,提高知識儲備,歷練能力,為更快更好地成為法官奠定基礎。如果缺失職業(yè)預期教育及提升機制,必然導致對額外法官的吸引力降低,進而導致人數減少,輔助法官專心辦案的力度不夠,法官又要陷入繁瑣的案件事務之中,團隊辦案機制的建立可能成為泡影。

3.構建未入額法官與員額法官的和諧人際及工作關系

健全的審判團隊實行精細化管理,成員各司其職,無間協(xié)作,實現了各環(huán)節(jié)的高效銜接、高效流轉、高效協(xié)同,初步形成了權責清晰、運轉流暢、管理有序的團隊運行模式。[10]在團隊之中,未入額法官要為法官的審判提供全面服務,接受法官的直接指導, 其與入額法官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團隊辦案質效。

(1)嘗試打通額外法官與入額法官雙向選擇的通道。社會學中的關系支配性原理證明:在關系支配性中,個人之間的互惠、相互依賴、相互關聯是最重要的,而個人本身的因素則處于次要地位。[6]額外法官與入額法官在個人性格特質、人際交往方式、工作思路等方面存在不同,如僅根據法院的硬性安排進一個團隊,但兩者不合拍,就難以真正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入額法官有權選擇額外法官作為自己的輔助人員,同樣額外法官也可以自主選擇愿意協(xié)助辦案的入額法官,建立額外法官與入額法官相互挑選的機制[11],在此基礎上構建的審判團隊才有可能建立起和諧關系??煽紤]在法院司法行政部門中設立專門的審判團隊管理辦公室,負責雙向選擇及團隊之間人員的交流轉任。

(2)建立多維度的審輔和諧關系。心理學中著名的“共生效應”證明:在一個工作群體中,人員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相互指導、相互幫助往往會極大促進人員與群體的共同提高。相對于其他類型輔助人員,額外法官具有特殊性,與入額法官存在不和諧的可能性較大,應從多維度建立和諧審輔關系。1)建立相互平等的同事關系,主從有序。團隊中雙方各自具有專業(yè)資格和業(yè)務優(yōu)勢,審輔關系互動的背后就是合作辦案的過程,分工不同,但存在核心和附屬的主從關系,要站在服務司法大局、履行司法職能的高度,建立起相互平等、在不同階段不同業(yè)務職權有主有輔的關系;2)建立相互信賴的合作關系,分清責任。審輔之間相互信賴,維護團結,分清審判輔助過程中的責任,不相互輕視;3)建立相互支持的業(yè)務關系,共同提高。在團隊辦案過程中,法官決定案件的辦理思路及定性,而額外法官則不遺余力地協(xié)助執(zhí)行法官的辦案思路。由于額外法官從事輔助工作的特殊性,其更能跟緊法官的思維,發(fā)揮更大作用,即額外法官正視自己的司法處境和工作崗位,積極主動學習法官的辦案,提高業(yè)務能力,而法官也應尊重額外法官的勞動,在協(xié)助下做好本職工作;4)建立相互理解的真誠關系,和諧共處。辦案過程中的合作,是司法工作的需要,生活上相互體貼,則是同志間的友情,應相互體諒各自工作的辛苦,建立真誠的和諧關系。

圖2:未入額法官與入額法官間的應然和諧共生關系

(二)內部凈化,阻隔干擾,減少外部力量對協(xié)助辦案的干擾

1.有限剝離審判權與行政管理權

“去行政化”是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12]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法官團隊辦案機制的建立,需確保主審法官工作內容的標準化,即將審判權全面剝離出非審判工作。與行政管理相關的事務主要指信訪接待及其他一些臨時性、行政性工作。這些工作內容應當剝離出去,交由庭長去完成。實際上,將審判權與行政管理權相剝離的根本性措施在于取消法官等級序列與行政職務序列的掛鉤,破除法官等級序列與行政職務序列的交叉混同[13],確立法官與審判輔助人員的身份認同,將審判權從行政權中擺脫出來,逐步實現非行政化與現代化。[14]

2.特化升級未入額法官協(xié)助辦案業(yè)績考核

現有的業(yè)績考核多側重于以審判團隊為參評單位,方式單一,且很對地方將這種權力交給主審法官,由法官統(tǒng)籌發(fā)放物質獎勵及掌握名譽推薦權力,這就可能造成因不公平考核及分配的問題引起審判團隊內部尤其是額外法官與入額法官之間的不和諧,進而導致審判團隊的虛化。因此,在參照現行考核激勵機制的前提下,賦予額外法官更多的關注,以“第三人”力量確保額外法官審判協(xié)助業(yè)績考核的公開與公平至關重要。

(三)強化職責,明確分工,和諧管理審判團隊內部運行機制

1.實現審判核心業(yè)務與輔助業(yè)務的合理化、專業(yè)化分離

法官與輔助人員職責定位不明晰,分工不明確,具有隨機性,導致法官和輔助人員顧此失彼,團隊未能發(fā)揮應有效應。實際上,審判輔助工作可以細分為實體性、事務性和保障性三類。①實體性工作,指協(xié)助法官處理涉及案件實體事項的工作,事務性工作指程序性工作,主要為協(xié)助庭審準備、排期、送達、調查、校對等工作。保障性工作,包括司法警務、司法統(tǒng)計、內勤事務、文秘宣傳等工作。法官助理制度曾對助理與法官的職責權限進行了改革,現階段未入額法官作為法官助理,承擔的工作較于其他普通輔助人員具有一定優(yōu)勢,在此類工作上更有施展空間?;诖?,可以明確審判核心業(yè)務與輔助業(yè)務的業(yè)務范圍,實現核心業(yè)務與輔助業(yè)務的合理化、專業(yè)化分離。

圖3:審判核心業(yè)務與審判輔助業(yè)務的業(yè)務范圍

2.推動未入額法官“繁簡分流”辦案

基層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大概僅30%為較為復雜或者重大疑難案件其余約70%的則為簡單案件,應該嘗試建立入額法官與額外法官專門的案件分配機制,根據額內外法官的人員配備比例,確定由額外法官審理爭議較小簡單案件、簡易程序案件,而由入額法官審理重大復雜案件、普通程序案件以及部分簡單案件。當事人起訴到法院后,由立案庭根據案件標的大小、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復雜程度、社會影響性以及適用程序類型確定由額外法官或是額內法官審理。“繁簡分流”在現階段一般表現為“簡易審判”、“速裁機制”等,可以繼續(xù)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嘗試。

結語

理想和邏輯的合理性往往是靜態(tài)的,而現實往往是動態(tài)的過程。[15]額外法官成為審判輔助人員是員額制改革及司法改革動態(tài)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其職業(yè)角色定位與集體走向關乎司改大局。按照現有司改趨勢,參與審判團隊是額外法官最佳選擇,需要破除內部思想及外部壁壘的雙重阻隔,讓未入額法官尤其是年輕人看到自己在未來法治宏圖偉業(yè)中的光明前景,理想在遠方,工作在當下,與入額法官協(xié)調好關系,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同時錘煉自我,為以后承擔重任做好準備,這個期間不會太長,但法治之路任重道遠,需謹慎前行。

[1]茶瑩,姜廣鑫.省高院在試點法庭試行主審法官辦案責任制“1+1+1”模式科學配置審判資源[N].云南法制報,2015-3-18(1).

[2]莫雷.團隊式審判模式釋放“審判生產力”[J].法制生活報,2015-9-16(2).

[3]拜榮靜.法官員額制的新問題及其應對[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58.

[4]劉茵,宋毅.法官助理分類分級管理和職業(yè)化發(fā)展新模式研究——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試點實踐經驗為基礎[J],法律適用,2016,(5):88.

[5]余文唐.法官員額制推行與人案矛盾化解[N].人民法院報,2015-5-23(2).

[6]王亞明.審判團隊建設路徑探討[J].福建法學,2015(3):92.

[7]華政.責任制改革應符合司法規(guī)律[N].人民法院報,2016-04-17(1).

[8]郭世輝.專家獻策:改革如何精彩“落子”——聚焦法官員額制改革系列報道之五[N].人民法院報,2015-08-08(1).

[9]趙振平.法官員額與法官助理的探討[C].黑龍江省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職業(yè)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專輯,2003.

[10]南京市玄武區(qū)人民法院課題組.審判現代化是化解人案矛盾的必由之路[N].人民法院報,2016-3-30(8).

[11]關曉海.法官助理不是改革旁觀者[N].人民法院報,2015-7-22(1).

[12]陳顯江.審判團隊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山東審判,2014,(6):102.

[13]豐霏.法官員額制的改革目標與策略[J].當代法學,2015,(5):146.

[14]陳陟云.法院人員分類管理及審判權運行改革的實踐向度[J],中國法律評論,2014,(4):216.

[15]趙立行.理想和現實交錯下的法官助理[N].人民法院報,2016-6-22(2).

責任編輯:韓 靜

On the Assistant Trial Mechanism of Non-quota Judges-Partl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rial Team

Tian Yua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0088, China)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a large proportion of current judges will be eliminated from the post of judges and become the non-quota judges due to the implement of judge quota policy. However, whether to ask them to take off the judges' clothes and become assistant or let them resign from the post and find something new to do will be a great waste to the judicial human resou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non-quota judges' assistance in trial practice and discusses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trial mechanism of team work.

judg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non-quota judges; appointed judges; trail team

216-10-01< class="content">基金項目: 山東省法學會專項課題“訴訟風險和糾紛解決機制研究”[批準號SLS(2016)C3]

山東省法學會專項課題“訴訟風險和糾紛解決機制研究”[批準號SLS(2016)C3]< class="content">作者簡介: 田源(1984- ),男,山東單縣人,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證據科學研究院)訴訟法學專業(yè)司法文明方向博士生,從事法學理論、司法制度、訴訟法學等研究。

田源(1984- ),男,山東單縣人,中國政法大學“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證據科學研究院)訴訟法學專業(yè)司法文明方向博士生,從事法學理論、司法制度、訴訟法學等研究。

D916

A

1009-3745(2016)06-0033-08

猜你喜歡
入額員額審判
淶水縣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員額法官檢察官履職評議工作
法官員額制改革須跳出“零和博弈”的邏輯
員額檢察官如何適應檢察工作新要求
論我國法官員額制改革的困境和路徑分析
員額內檢察官退出機制研究
入額法官舉行集體宣誓
法庭內外(2016年6期)2016-09-08 01:36:56
七十年前那場文明的審判
消失中的審判
政法論叢(2015年5期)2015-12-04 08:46:28
未來審判
小說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45
審判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19
南充市| 绿春县| 称多县| 天镇县| 兖州市| 比如县| 旺苍县| 曲松县| 平邑县| 木兰县| 闽侯县| 隆林| 柳州市| 巴南区| 绍兴市| 宜良县| 临西县| 昌图县| 汶上县| 宁都县| 宜兴市| 嵊泗县| 湖州市| 台南市| 昌宁县| 安丘市| 安达市| 商南县| 龙南县| 扶绥县| 延庆县| 蒙城县| 新津县| 顺义区| 深圳市| 湄潭县| 融水| 中宁县| 军事| 蓬安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