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璨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課堂教學效率成為關注焦點。小學是整個學生階段的基礎,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刻不容緩,我準備從教育準備策略、教育實施策略、教育評價策略等三個方面入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324-01
課堂是教師完成其"傳道"、"授業(yè)"、"解惑"任務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完成學業(yè),發(fā)展智力,豐富情感,形成高尚審美情操的主要陣地。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課堂教學效率成為關注焦點。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較為陳舊,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難以被激發(fā)和調動起來,課堂缺乏互動與交流,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升。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模式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犹剿魇翘岣咝W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之所在。對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我準備從教育準備策略、教育實施策略、教育評價策略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育準備策略
1、提高備課有效性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也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備課是否充分,是否科學合理,會直接影響上課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大綱,領悟教學大綱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fā)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課的發(fā)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使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把生動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白“自學催生自信”的道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讓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習當中去,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犹剿鳎唤o學生預習的方法,設計有針對性的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真正把課前預習落到實處,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二、教育實施策略
1、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沒有目標,就像一艘船在大海上失去了航向?!苯虒W也是一樣,沒有明確的目標,就無法上好一節(jié)有效的課。由此可見,把握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前提與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目標意識,在充分分析課標、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的各種活動都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落實師生角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落實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落實有效提問
(1)提問要有思考價值
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指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設置不同角度和深度的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2)提問要具體明確
模棱兩可的問題往往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抓不到重點,因此而喪失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具體明確。
(3)提問要突破難點
教材中的難點往往是學生掌握知識、理解內容的障礙所在,抓住難點設置問題,能化難為易,點要害,通關礙,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提問要有延展性
課時有盡而課堂無窮,提問有窮而思考無限。拓展提問是好的課堂提問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內容、情感、結構或寫法進行拓展提問,也可以就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體會進行延伸提問,目的是達到拓展語文課堂的時空,并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4、完善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結構是教學的組織環(huán)節(jié),是對課堂教學的宏觀管理,課堂教學結構的合理性就是指課堂教學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順序和時間分配合理有序,穩(wěn)而不亂。教師只有掌握了合理的課堂結構分布,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育評價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策略,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或課外指導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一系列價值判斷行為,即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學與指導過程中和過程后所要做的工作。教師的評價對孩子的一種鑒定,每一個孩子那一顆顆幼小的心靈都很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一個鼓勵的評價往往能帶給學生無盡的學習動力,而一個埋怨的評價也將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評價非常重要,它既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率。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往往是一個善于評價學生的智者,用鼓勵和表揚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激勵中不斷進步。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刻不容緩,然而針對不同的學生,方法應該是不同的,我們還應在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積累,爭取能夠更好地“傳道、授業(yè)、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