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
摘 要:在當代文學作家群中,王安憶不僅作品豐厚、富有深度而且藝術自變力強、創(chuàng)作變化大。她從不滿足于自我的重復,她的創(chuàng)作始終保持著不斷生長的狀態(tài),她在文學上的這種進步和成就,是與她的寫作意識分不開的。她對創(chuàng)作的反思和對自我的剖析,展現(xiàn)出了她與小說同步共生、相輔相成的姿態(tài)。本文選取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王安憶的小說創(chuàng)作,以小說的“真實性”為切入點,闡釋王安憶的小說創(chuàng)作與其創(chuàng)作意識的關聯(lián)和互動,敘述的突破和精神渴求的焦慮。
關鍵詞:王安憶 寫作意識 真實性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賀州學院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3ZXSK10)
無論是八十年代初的“雯雯系列”,還是八十年代中期的《大劉莊》、《小鮑莊》、“三戀”,王安憶所講的鄉(xiāng)村故事都在同一個大背景下發(fā)生,那就是她的“知青”經(jīng)歷的背景——“大劉莊”、“小鮑莊”、“小崗上”等。①也就是與其自傳經(jīng)歷相對應和契合的實際生存場景empirical setting:它們既是實際的地理位置又是小說標題的命名。對于當時的王安憶而言,這樣的故事背景是需要的,換句話說,這種背景意味著小說“真實性”的一個出發(fā)點,王安憶不僅肯定了它,而且企圖在它所提供的邏輯下展開敘事。也就是所有虛構的故事都必須留有一個真實世界的印記,由外部世界的真實賦予其小說文本的“可信性”。
而九十年代以來的王安憶,卻對這個出發(fā)點有所警覺。九十年代以來的王安憶小說合作有一個非常值得注目的現(xiàn)象,那就是她非常集中地推出了一系列文章來闡述自己的小說觀念,比如《小說的定義》、《作家的處女作》、《小說的情節(jié)和語言》等等。她宣稱:“她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藝術觀已經(jīng)很成熟了?!雹冢约赫龔氖轮笆澜缬^重建的工作”③,此時的王安憶比任何時候都樂于推銷自己的小說理論。她常用一些特別的詞來解釋小說創(chuàng)作:抽象、虛構、邏輯、神界……
在這些被頻繁使用的描述小說的術語里,透露著王安憶的焦急。她急于把自己的小說和現(xiàn)實世界分開,把小說和紀實文學、電影等她所認為能真實地反映生活的藝術分開,她一再地重申,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并非小說的義務:“因為長久以來,我們以為真實,是我們的目的,尤其是在文學走過了一個相當長久的虛偽的道路以后,我們非常重視真實,真實是我們的理想。我們花了許多力氣和代價去爭取到小說的真實,可今天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是,真實是否真的是小說的理想?!雹芡醢矐浀拇鸢革@然是否定的,她想用一種否定的方式來告訴大家小說是什么。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并非是小說的真實,現(xiàn)實生活里的邏輯也并不是小說的邏輯。
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對現(xiàn)實生活“真實性”的背向的企圖,《叔叔的故事》誕生了。在1989年擱筆一年之后,1990年,王安憶發(fā)表了中篇小說《叔叔的故事》。較之以前的小說,王安憶這篇小說的敘事方式顯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評論家把它命名為“元小說”或者是“后設性小說”。但是,這樣的敘事方式在九十年代的文壇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相對于蘇童、余華等先鋒小說家,王安憶是不是有些后知后覺了?對于王安憶而言,一切才剛開始,她才剛從她的“出發(fā)點”那調(diào)過頭來、剛嘗到“虛構”的甜頭,王安憶這樣表述過她的想法:“我現(xiàn)在對所謂個人自傳和紀實的東西越來越缺乏信任感,我竭力追求某種形式的東西,類的東西,超出經(jīng)驗的東西,直接地說,就是虛構和抽象的東西?!雹菡缢救私o自己小說詮釋的那樣,顯在的,在《叔叔的故事》中,現(xiàn)實與小說構造的那種緊密聯(lián)系松弛了。王安憶也不再重視“真實地名”在小說文本中的締造,以及二者之間相互印證的關系。甚至她也無意于虛構出一個地名,像馬原虛構出來的西藏的某個地方。《叔叔的故事》也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安憶寫作的“四不要原則”的實踐。
沿著《叔叔的故事》這條路,王安憶又走了一段,走到了九十年代初的幾部中長篇小說,《烏托邦詩篇》、《歌星日本來》、《傷心太平洋》等等。在這幾部小說里,她完全拋棄了對世俗生活畫卷的精細描摹,也放棄了傳統(tǒng)小說的完整的故事形態(tài),故事都是零碎松散的。此時的她更是不屑于簡單地重現(xiàn)個人化的生活經(jīng)驗,而是把故事的敘事置換成對經(jīng)驗和一些歷史事件的理性分析和議論。連篇累犢的議論、分析遠遠超出了故事本身的含義,大量充斥在這些文本中的抽象的分析和議論當然也是王安憶的個人生活感悟,但是它們不再以“故事”的形式顯現(xiàn),而是變成了講故事的方法。敘事人的分析和議論顯然替代了客觀情節(jié)的推演。正如李潔非所說:
假借《紀實和虛構》、《傷心太平洋》,小說家王安憶所欲建設的那個命題就是:小說敘事能否擺脫一切參照系而將某種獨立的“真實”陳述出來。這個命題從理論上講,其含義則是:既然小說本質眾所周知在于“虛構”,那么,這種“虛構”本質應該可以達到它自身的純度,亦即無須依附別的前提而單獨地具有意義。⑥
小說無須外部世界的“認可”來保有其真實性,敘述是去“虛構”某件事情,而非“證明”某件事情。這幾部小說都可以看成是王安憶“小說的邏輯力量”、“虛構”的深刻表達。在此可以發(fā)現(xiàn),她特意規(guī)避客觀現(xiàn)實的邏輯在小說中的呈現(xiàn),而強調(diào)一種不同于客觀現(xiàn)實的小說世界的邏輯,強調(diào)虛構本身的力量。她要摒棄任何“前提”,遠離“現(xiàn)實生活”這個地面進行精神飛升和超越,要用龐大而嚴密的邏輯推動力去建立一個空中樓閣。
然而,這樣的路走到了《紀實和虛構》,走到了一個極致,也走到了盡頭。⑦這部長篇小說在結構上處處體現(xiàn)著王安憶的獨具匠心。比如,由“是哪個家的孩子到底怎么樣成長的?”問題,如何延伸出小說的縱橫結構布局;小說的兩部分——“我”的成長史和“我”尋找家族起源,兩部分如何交叉、何時銜接?這些都依靠縝密的邏輯來推動,王安憶從始到終都讓敘述人進進出出,不僅要展示一個虛構的世界,而且要表明這個虛構的世界是如何誕生的。可以說,王安憶在這部小說的“虛構”層面煞費苦心。然而,正是這部她耗盡心智創(chuàng)作的、當然也得到了不少好評的長篇,卻也正如郜元寶的質疑:“我們這個時代的確需要培植健全的理性,但是這種沉重的文化使命最好不要首先落到像王安憶這樣的作家身上。有時候,他們倒是更應該從統(tǒng)治一切的理性權威中拯救出人們內(nèi)心深處那份未死的靈氣?!雹?/p>
乍看郜元寶的批評有點不著邊際,何為“理性”?又何為“靈氣”?其實不然,郜元寶所談之“理性”與王安憶所談之“理性”形成了一種對話關系。王安憶曾為長篇小說做過這樣的注解:“一部長篇必須是一部哲學。長篇總體上講應該是理性的,不能靠感覺去完成一部長篇小說。”⑨ “寫長篇需要有一個井然有序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依靠邏輯來推動。”⑨王安憶所提到的“理性”,從敘事形態(tài)上講,也就是“邏輯”與“推論”?!袄硇浴薄ⅰ斑壿嫛?,在王安憶這,有著共通性,它們都被統(tǒng)攝于“虛構”之下。郜元寶的質疑其實就是對王安憶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過于強調(diào)“邏輯”的質疑。因為小說不是數(shù)學公式,它所需要的、所依賴的不僅僅是“推論”、“演繹”,它蘊藏著人類巨大而豐富的精神秘密。
此時,越來越濃重的“理性”痕跡破壞了小說的感性表達,過于強調(diào)小說是“技術”和小說的“虛構”,也損壞了小說的精神性顯現(xiàn)。王安憶剛剛放開手腳“大膽虛構”的時候,卻又發(fā)現(xiàn)了重重阻撓。她說:我們都是血肉之軀,無術分身,我們只能在時間和空間中占據(jù)一個位置,擁有兩種現(xiàn)實談何容易,我們是以消化一種現(xiàn)實為代價來創(chuàng)造另一種現(xiàn)實。有時候,我有一種將自己掏空的感覺,我在一種現(xiàn)實中培養(yǎng)積蓄的情感澆鑄了這一種現(xiàn)實,在那一種現(xiàn)實里,我便空空蕩蕩。⑩
摒棄“現(xiàn)實生活”這個地面建立的空中樓閣有些搖搖欲墜了,盡管,王安憶在小說的物質邏輯層面能夠層層推進,在敘述上變得靈活多樣、游刃有余,語言也綿密、老道得多了,但是這些與小說的嚴密宏偉的思想不見得就是互為表里的?!靶≌f家王安憶所欲建設的那個命題”是樹立起來了,卻也在此,在小說的“虛構”層面,她幾乎把自己給掏空了。(在“雯雯系列”小說那,她把個人經(jīng)驗掏空了)“元小說”、“后設小說”等等都嘗試過了,小說怎么再往前走?
深愛自我剖析和自我反省、厭惡重復自我的作家王安憶,似乎早就有了警覺,有關小說創(chuàng)作的思考不會戛然而止,小說創(chuàng)作也不會停滯不前。在九十年代中期寫了《紀實和虛構》、《長恨歌》等上海故事的王安憶,再一次轉身,重新注視她插隊的那片遼闊的“淮北平原”。 從1997年的《蚌埠》開始,她寫下了一系列反映她的知青生活的短篇小說如《青年突擊隊》、《招工》、《小邵》、《王漢芳》,以及《文工團》、《姐妹們》、《隱居的時代》等中篇小說。這些小說的地名和敘事細節(jié),卻又重刻了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性”印記——小鮑莊、大劉莊、小崗上。王安憶不是以她的小說理念否定了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等于小說的真實,現(xiàn)實生活里的邏輯等于小說里的邏輯嗎?對于王安憶這樣的作家,在看似回歸的道路上,她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出發(fā)點,又展開了新的小說命題和理解,這樣勇于探索的精神,充滿了挑戰(zhàn)與變化,成為王安式寫作最為醒目的標志。
注釋
① 王安憶.關于小鮑莊的對話之王安憶致陳村》[J].上海文學,1985(9):92.
② 陳思和,王安憶,等.王安憶:輕浮時代會有嚴肅的話題嗎?[A]//理解90年代[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48.
③ 王安憶.近日創(chuàng)作談[A[//乘火車旅行[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5:38.
④ 王安憶.小說家的十三堂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和文匯出版社,2003:6.
⑤ 陳思和,王安憶,郜元寶.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與“重”——文學對話錄[J].當代作家評論,1993(5):30.
⑥ 李潔非.王安憶的新神話——一個理論探討》[J].當代作家評論,1993(5):27.
⑦ 王安憶.作家的壓力和創(chuàng)作沖動[A]//王安憶說[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9:245.
⑧ 郜元寶.應該保留更多的靈性—簡評(紀實和虛構)[A]//拯救大地[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156.
⑨ 王安憶,等.當代文學中的“輕”與“重”[J].當代作家評論,1993(5):38.
⑩ 王安憶.關于<紀實與虛構>的對話[A]//乘火車去旅行[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