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軍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129-01
現(xiàn)在,絕大多少孩子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的提高,孩子數(shù)量的減少,家長都當寶貝似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過分的溺愛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的行為習慣。而好的行為習慣一定要從幼兒階段開始養(yǎng)成,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如果幼兒時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后也就很難改變了。一個著名的科學家在談到他所取得的成就時,出人意料的說自己之所以能取得那樣的成績得益于在幼兒時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見幼兒時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多么的重要。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認為養(yǎng)成幼兒的行為習慣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對比法
幼兒園老師可以錄制一些孩子自己穿衣、吃飯、自己照顧和管理自己的錄像片,或者在幼兒園內(nèi)選擇一些做得好的小朋友做表演,組織小朋友看,然后再舉一些與此相反的事例,讓小朋友去對比,從中分辨是與非,好與差,讓孩子通過比較體會自己在生活中和幼兒園里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
二、情景法
幼兒園可以根據(jù)孩子的不同的特點和大中小班不同的需求,創(chuàng)設情景,還可以與家長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把正反兩方面的形象表演給小朋友們看,鼓勵小朋友向做得好的小伙伴學習。
三、示范法
對最基本的技能,由老師做示范,然后指導小朋友一步一步照著做,同時還可以根據(jù)每位小朋友掌握的程度,加以改正和指導。
四、游戲法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游戲中加入教育的元素,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幼兒游戲時根據(jù)需要先明確一個主題,然后讓小朋友參加這種游戲,在參與中快快樂樂地學會某種本領,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個方法在幼兒園中可由老師帶領。
五、問答法
對小朋友的行為習慣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進行歸類梳理,事先擬定好針對性的問題。
把這種方法和游戲結(jié)合起來,讓小朋友們思考后回答。通過提問和回答問題,明確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
六、故事法
一般的幼兒都喜歡聽故事,特別是童話類故事。教師選擇和自編一些關于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不好的行為習慣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幼兒教師不必去強調(diào)哪些行為習慣好,哪些行為習慣不好,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她們明白一定的道理,從而知道怎樣做對,怎樣做不對。另外,對于大中班的孩子,可以組織小朋友自己講故事,通過他們自己學來的故事,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七、激勵法
在幼兒園里,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一些活動,內(nèi)容可以包括幼兒的衛(wèi)生、說話、認真聽老師說話、和其他幼兒相處等等,采用比一比、評一評、看一看等形式,讓幼兒們自己評出行為習慣好的小朋友,凡是進步的,哪怕一點一滴都給予肯定和表揚,并在自制的評比表上貼上小紅花,鼓掌祝賀。不僅可以進行單人比賽,還可以進行多人的比賽。這樣通過榜樣來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鼓勵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另外,還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做的事,如洗臉、刷牙、梳頭等,編入活潑歡快的樂曲中,編成小的歌曲,教給小朋友。也可以把一些事情編成順口溜、兒歌教給小朋友。這樣便使幼兒通過娛樂的形式學會了一些本領。另外,矯正幼兒的行為習慣還要注意針對性,每個小朋友都有每個小朋友的特點。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上述方法解決和矯正,如果是特殊情況就要一對一的悉心引導小朋友改掉壞毛病,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幼兒教育中總結(jié)出的養(yǎng)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但是幼兒年齡小,在具體操作中不能過于生硬,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另外,每個時代的幼兒都有他們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還要不斷的去研究、總結(jié),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