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華
摘 要:如果“銜接教育”能真正圍繞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結(jié)構(gòu),探索出語數(shù)外等學科小學與初中知識點銜接的簡單滲透層次、整合層次、創(chuàng)新思維層次,并輔以一定范圍的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程,既拓寬知識的橫縱向遷移,也使各學科有機地銜接在一起,就會大大提高知識的遷移性與運用的靈活性。
關鍵詞:中小學;銜接教育;提高;綜合素質(zhì)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20-01
一、前言
中小學銜接,是指小學和初中這兩個學段之間的前后接替,其任務主要是如何導引小學生的順利過渡,促使教與學、師與生、生與生盡早盡快地相互適應、協(xié)調(diào)運轉(zhuǎn),增強學校的發(fā)展后勁。
二、出現(xiàn)的問題
1、學生家長這樣的抱怨:為什么孩子在小學各科都是八九十分,甚至一百分,而到了中學就不行了呢?
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學那么乖,上了中學就性格大變樣了呢?
2、學生這樣的困惑:我到底是不是讀書的料啊,為什么小學念那么好,中學就不會念了呢?為什么小學的方法在中學就不管用?
三、主要原因有這幾方面:
1、是年齡與心理的變化。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自覺性差,依賴性大,老師總是盯著學生,整天帶著學生學習,直至學生畢業(yè),孩子是被老師牽著手度過了小學階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大,升入初中后,小學畢業(yè)生以中學生的面貌出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初中老師也不再把他們當作小學生,也不再是牽著學生走路了,而是引導著學生走路,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這就要求中學生有一定的自覺性和自主學習獨立的能力。而這個時候的中學生恰恰處于“心理斷奶期”,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要逐漸從依賴性向獨立性轉(zhuǎn)變,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
2、是學習內(nèi)容的變化。在小學階段,學習科目較少,主要是思想品德、語文、數(shù)學、自然常識等課,內(nèi)容淺顯易懂,教師大多運用于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小學學習習慣于形象思維。而到了初中,增加英語、地理、歷史、生物等許多新課程,課程數(shù)量巨增,內(nèi)容增多,難度加大。
3、是學業(yè)壓力的變化。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畢業(yè)班,雖然考試科目較少,但作業(yè)負擔普遍偏重,除課堂作業(yè)外,家庭作業(yè)也很多。而上初中,雖然科目有所增加,但作業(yè),特別是家庭作業(yè)相對減少。小學畢業(yè)班學生為迎接畢業(yè)考試和升學考試,學習普遍緊張,升入初中后,學生有松一口氣的思想,思想一下子松弛了下來。這也是造成一部分中學生成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采取的措施有:
1、改進教學,注重持續(xù)發(fā)展
七年級教師需要比較系統(tǒng)地鉆研小學教材,通過閱讀教材了解學生在小學所學過深度,掌握一個合格的小學畢業(yè)生在知識上應達到的標準;同時了解小學畢業(yè)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他們實際掌握了哪些知識,以達到自然銜接。我們要在七年級著力推進課改,提倡“先學后教”,從學生的已知出發(fā),選擇和研制最切學生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以達到課堂上的高效。
2、培養(yǎng)習慣,保障高效學習
小學生的學習, 主要靠教師指導, 比較缺乏獨立思考和自制力,學習以記憶為主。進人中學, 教材的容量、知識的深廣度以及學科的設置, 要求學生在學習上要深入鉆研, 獨立思考。在學習上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與自覺性, 要求能主動安排自己的學習, 并注意自己學習的質(zhì)量。如果仍然沿用小學階段的方法去掌握知識, 就不能適應中學的多學科、多思維的特點再用機械記憶方法進行學習, 勢必應付不了多學科的知識。所以小學階段我們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做好思想方面的轉(zhuǎn)化
(1)、我們要研究學生生理與心理變化,促成學生身體心理健康發(fā)展。學生在生理上有三個明顯特點:一是身體長得快;二是能量代謝快, 活動量大, 精力充沛, 好奇心強;三是第二性特征開始出現(xiàn)。因此學校和家庭應共同努力, 及時開展青春萌動期教育, 及時關心他們思想行為的變化, 盡心引導教育, 使他們能正確對待這些特殊情況。家長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 注意做思想工作時, 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2)、學生家長要注意配合學校做好中小學銜接教育工作。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時,家長要特別注意與學校保持聯(lián)系和溝通,及時掌握學校的教育導向和孩子思想、情緒動態(tài),與學校共同做好中小學銜接教育工作;要特別注意孩子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情緒變化。著重注意孩子有沒有失落、緊張、焦躁等不良情緒;二是注意孩子對學校教師、管理等方面以及人與事等方面述說和評價。孩子在訴說和評價學校、老師、同學的時候,往往容易流露出孩子真實思想、感受、情緒以及對問題的看法,從而暴露出孩子的真正心跡。家長要注意耐心地傾聽,有意識地分析判斷孩子的思想和情緒的變化,家長要分析孩子哪些是積極的、健康的,哪些是消極的、悲觀的,甚至不良的苗頭,引導孩子由小學學段順利過渡到初中學段,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初中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學校與教師的管理方法、中學的規(guī)章制度等,從而使孩子順利渡過“斷奶期”,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五、結(jié)論
如果“銜接教育”能真正圍繞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結(jié)構(gòu),探索出語數(shù)外等學科小學與初中知識點銜接的簡單滲透層次、整合層次、創(chuàng)新思維層次,并輔以一定范圍的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程,既拓寬知識的橫縱向遷移,也使各學科有機地銜接在一起,就會大大提高知識的遷移性與運用的靈活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更精彩。
參考文獻:
[1]、付秋寧,《中國科學論壇》,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第9期
[2]、夏翠翠,《小升初銜接教育——學習·心理講座.》,2009年7月20日
[3]、王衛(wèi)華 ,《小學升初中銜接一本通》,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2年4月 第1版
[4]、葉育新《數(shù)學學科的“小初銜接”策略 》福建教育雜志社,2012年第23期
[5]、任玲娟、陳昌云,《小升初數(shù)學銜接教育探索.》,2010年第31期
[6]、劉建華,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