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長英
簡筆畫就是根據(jù)物象的結(jié)構(gòu)、姿勢和動態(tài),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圖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使物象更具有幽默和童趣。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運用簡筆畫教學,不僅能加速學生的感知,理解,反映課文精髓,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且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簡筆畫作為傳播教學效果信息,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應在語文教學中巧妙地應用。下面談談自己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簡筆畫的體會。
一、巧妙運用簡筆畫,激發(fā)學習興趣
對每篇新課文,學生都有一種新鮮感。妙用簡筆畫導入新課,能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獲取新知識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如教學《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我采用了講故事和簡筆畫有機結(jié)合的方法來吸引學生,導入新課。我邊講故事邊畫圖:從前有一位農(nóng)民嫌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慢,長得矮小。他千思萬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能幫助禾苗長高的辦法。一天,他來到田里,把每一棵禾苗都往上拔了一節(jié)。學生聽完了故事,圖畫也勾勒完成了。我問學生:“農(nóng)民這種做法能幫助禾苗長高嗎?為什么?從中你明白了什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揠苗助長》這則寓言?!边@樣巧妙導入,開宗設疑,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動機,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了起來。
二、巧妙運用簡筆畫,學習自然知識
語文中包含著許多自然知識,在教學語文知識的同時,也會涉及到自然知識。如教《植物有辦法》一文時,首先要使學生弄懂植物媽媽要旅行靠的是啥辦法?我就邊讀兒歌邊畫圖:降落傘,帶刺的鎧甲,豆莢。學完了第一部分,接著又學第二部分:“降落傘旅行靠什么?(風)帶刺的鎧甲靠什么?(動物)豆莢靠什么?(太陽)?!眱刹糠謱W完了,整個示意圖也全部完成了,學生通過耳聞目睹,掌握了植物生長的過程。
三、巧妙運用簡筆畫,理解課文內(nèi)容
語文教學中,根據(jù)內(nèi)容特點,圍繞課文中心,抓住重點,簡筆勾畫,畫龍點睛,學生對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就會了然于胸。如教學《白楊》揭示課題后,我就畫一棵高大的白楊。接著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中介紹的白楊特點的語句,再仔細觀察,我所畫的白楊圖。則對白楊那種不怕艱苦,哪里需要它就在哪里扎根,茁壯成長的特點,有了具體的感性認識,接著我在大白楊的旁邊畫了幾棵小白楊,再讓學生對照圖畫,認真閱讀后一句話:“突然,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了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的方向,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也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苯?jīng)過圖文對照,學生理解了爸爸那微笑的深刻含義,這樣學生也輕松地領會了文章的中心。
四、巧妙運用簡筆畫,說明變化過程
根據(jù)課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有些課文可作分解式的簡筆畫。教師邊講邊畫,用形象傳神的簡筆畫,逐層勾勒,這樣較難理解的問題就簡化了。如教學《刻舟求劍》一文時,學生往往搞不清運動中的事物相對位置的變化。我一邊講述,一邊做分解式簡筆圖畫,很快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了“刻舟求劍”的經(jīng)過和刻舟卻得不到劍的道理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簡筆畫,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