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道茂被休的那年,王獻之開始患足疾。
要拆散他和郗道茂的力量太過強大,他以為這樣新安公主就能打消對他的癡念,逼他休妻的詔令也將撤回,他唯一能做的、最后能做的便是自殘。
他點燃艾草,將雙腳架了上去。煙熏火燎中,他雙腳劇痛,卻也比不上心痛。他的對抗只是螳臂當車,即便瘸了又如何?新安公主不在意。
這樁姻親已不屬于他個人,是整個王氏家族與皇家攀系的政治砝碼,他抵不過雙重威力,最后只能含淚休妻。只是這無法言說的痛也楔進了他的肉體,成了他時時發(fā)作的隱疾。
陌上公子人如玉,一次偶然相見,他成了新安公主的意中人。這消息很快以詔令的形式得以確認,書壇才俊王獻之將休妻再娶。
除了他自己,整個王家沒有任何人覺得不妥。能與皇室聯(lián)姻是莫大的恩賜,盡管要以犧牲郗道茂為代價。
但這是怎樣一種痛不可抑的辜負!
彼時他們情深正篤,她是他青梅竹馬的表姐。郗家本也是望族,當初王羲之替兒向郗家提親時,是多么滿心期待又歡喜的語氣:“中郎女頗有所向不?今時婚對,自不可復(fù)得?!?/p>
婚后的幾年時光,她陪他寫字作畫,流連山川美景,度過了平常又嫻靜的歲月。
后來,郗道茂以棄婦的身份離開王家。父母皆已離世,只能投奔叔父以寄余生。此后她似乎看破紅塵,對王獻之仍懷一腔未了的凄切深情,一個人咀嚼著內(nèi)心蒼茫的懷念,孤寂地走完了昏暗的漫漫余生。
“思戀,無往不至。省告,對之悲塞!”后來,王獻之寫在《思戀帖》里的這些話,每一筆仿佛都隱藏著淚光。
想起她日后的凄苦纏綿,除了長愁嘆息,又能如何?他雖擁金攬玉,身沐浩蕩皇恩,卻眼睜睜看著至愛之人孤苦潦倒,無法施以援手,這是怎樣一種如芒在背的慘切?
他給她寫信,每一字都是思念的悲聲:“俯仰悲咽,實無已已,惟當絕氣耳?!痹詾槟芘c子偕老,奈何命運反復(fù)人生無常,望斷長天厚地,哪一條路可重返昨日?怕也只能是長辭人間后,于林泉地下執(zhí)手相看淚眼。
一別經(jīng)年,他有了女兒,仕途也扶搖直上。內(nèi)心的傷痛漸漸彌合,但腳痛卻暗流涌起,如潮濕的黃梅雨不絕不休,在體內(nèi)蟄伏。每一次痛都提醒他曾經(jīng)與她痛別的不舍,曾經(jīng)點燃艾草寧可自殘也要與她在一起的決心,曾經(jīng)百轉(zhuǎn)千回的深情。
43歲,他便匆促地走完了一生。臨終前,有人問他此生的功過得失,他低聲答:“不覺有余事,唯憶與郗家離婚?!?/p>
那是他深埋心底的郁結(jié),唯有長留此痛,才可償還她本應(yīng)絢爛,卻半生荒涼……